2001年8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广东 > 广东:永远开启的南大门 > 开放> August 2001

广东:永远开启的南大门
广东一览
活力广东 精采纷呈
省长与洋顾问

 

 
五六十年代的“反帝前哨"
一变而为八十年代的开放门户

1997年回归之前的香港之于广东的作用是因年代而异的。五六十年代,新生的共产党中国仍处于敌对势力的威胁之下,被中共赶至台湾的蒋介石试图利用美国人的支持重新夺回对大陆的统治权,香港就成为美蒋特务进入中国大陆的必经之地。在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反特影片中,许多故事的发生场景就是距香港咫尺之遥的广东省属下的某个村镇。影片虚拟的资本主义香港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以及大异于内地的广东人的穿戴,加剧了广东在内地人心目中的神秘感。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关闭多年的中国之门开启。那个时代,香港几乎成为走私手表、香烟、录音机等大陆人不曾享用的消费品的提供地,而广东则成为通道和目的地。在当时的北方城市,一块液晶显示的走私电子手表足以让一个其貌不扬,身无所长的男人很容易地得到美丽女子的注目。这个时代的广东,对外的窗口已经变成了敞开的大门,香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涌入其中。由于是开放之初,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使得引入的香港方式不过是普通市民的品味和水准。花衬衫,喇叭裤和男人的长发使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人新奇不已。广东一下子变成“香港制造"的批发地。北京乃至更北部的城市哈尔滨等北方都市的无业游民们纷纷进入广东,批发各种仿造的香港服饰到相对封闭的内地销售。当时在北京建起了多处服装市场,广东的时尚引领着开改之初的内地人,同时造就了中国第一批暴富之人――那些率先进入广东的服装商贩。

八十年代的广东,因为与香港的地域联系,因为南大门的作用,因为率先的开放,经济的发展远在其他省份之前,遂在多数人眼中成为财富的象征。广东话,一种曾被北方人鄙称为鸟语的、与普通话完全不同的语言成为内地的时尚,夹杂着广东腔的普通话更是大行其道。风行数十年的“同志"让位于“小姐"和“先生"。广东简直就是香港的翻版,让人艳羡不已。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today@263.net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