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两岸交流>

两岸交流

陈水扁过去四年都干了些什么?

“比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记来自台湾的红娘胡蔡安


陈水扁过去四年都干了些什么?

采访时间:2004年2月9日

嘉宾:刘 红

采访:本刊记者 邓树林

刘红,男,1954年10月出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台湾问题专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综合研究室主任、《台湾周刊》主编。发表有关台湾问题的评论200余篇、学术论文20余篇和《国民党在台50年》、《从“执政”到“下野”》、《蒋介石大传》、《蒋家结局》、《蒋经国全传》、《蒋介石和他的助手们》、《蒋介石的幕僚们》和《历史漩涡中的蒋经国》等书。

本刊第1期,刊发了刘红先生就2003年底台湾的“公投制宪”发表的评论。第2期,刘红指出两岸至今仍未能实现直接、双向、全面的“三通”,其症结是在于陈水扁推行“一边一国”论。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本刊网址,读到上述两篇文章的全文。网址是:chinatoday.com.cn

记者:今年三月是陈水扁上台四周年,请你对陈水扁这四年所作所为做一个总体评价?

刘红:对这个问题,事实已很清楚,无论是岛内的民众,还是岛内的媒体,以及在野党,包括民进党在内的很多人,看法都比较一致。

四年来,台湾老百姓有没有得到了实惠,社会有没有前进,经济有没有发展。这些回答都是负面的,在岛内都有共识。 给我的感觉也是陈水扁四年来好像不是在忙经济,没有好好领导台湾社会,也没有如他竞选时讲的,要搞改革,扫除黑金。陈水扁是在吵吵闹闹中过去了,经济上留下了的是一片空白。

陈水扁在竞选的高潮中拼命吹自己的政绩,实在也挤不出来。挤了半天,挤了所谓的大中型企业的扭亏为盈问题。事实上,岛内的工商界,岛内政界都知道得很清楚,纯粹是一笔烂账,一笔假账,一笔伪账。算不清楚的一笔账。所谓扭亏为盈,实际上成为民进党、陈水扁派到这些大中型公营企业里边的人捞钱的一个机会。关于这些,台湾媒体已揭露出不少。如台湾糖衣公司,陈水扁派去的人都是利用借买台糖的土地捞取不义之财。当然,他们也从捞取巨额的利益拿出一部分来填补亏空。但他们并没有想通过发展经济和提高效益及经管理水平来扭亏为盈。更为可怕的是,很多经营效益非常好的公营企业,如中华电信,也被陈水扁的改造弄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逼得台湾几乎所有的公营企业都有人上街示威抗议。 陈水扁大吹持吹的另一个政绩说是解决了高雄水的问题。说高雄的水质太差,几十年没解决,他上台四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是像他讲的那样。事实上,高雄的水源离垃圾场很近,台湾的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一直有自己的看法。从长远来看,现在高雄饮用水的水源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的,甚至对身体有害。

记者:难道陈水扁在台上四年这么长时间一点“政绩”都没有?

刘红:如果一定要讲陈水扁四年的“政绩”,可以归纳出三个方面。

第一,不搞经济搞台独。就台湾现有的经济体制来讲,特别是这四年来,台湾经济衰退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之下,陈水扁在领导经济上如果正确的话,是很容易出成绩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人们所期望。在陈水扁执政的四年,没有开工一项大的工程,没有完成一项大的经济工程。这四年也完成了一些工程,不过不是陈水扁开工的,有些是国民党执政时期多少年前已经开工建设的,延续下来的,比如有些公路、高速公路,他来扫扫尾,然后就归到自己的账上。

我们大家都知道,台湾要建一座“核四”,就是第四座核电站。这个“核四”工程,在国民党执政时,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就动工建设了,当时的投资是1500亿元左右(新台币,下同)。这么大的一个动力工程,陈水扁说停就停,然后在全社会一致反对下,又复工。停了三个多月,每天损失上百万元。复工了,陈水扁还想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停建这个项目。如果停建了,造成的经济损失,有人计算,超过4500亿元。

我举的这个例子就可看出陈水扁搞经济是外行,也没有诚心想搞经济,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今天心血来潮弄出一个决策来,对发展经济没有任何好处,特别是“核四”这么重大的项目,怎能说停就停。这样下去,当然他的经济就弄不好。民进党的财政预算,比国民党时期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但是,台湾的经济没有发展,建设项目没有增加,反而还在压缩。

那末,人们要问,陈水扁这些年都干什么了呢?他不搞经济,搞台独,他的重点是在搞台独,推动渐进性台独,到公开搞台独,直到2004年3月20日要举行所谓“防卫性公投”。2006年12月10日写进台独新宪法,2008年5月20日实施台独新宪法。

第二,不搞稳定搞动乱。在台湾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稳定很重要。在台湾这个被李登辉、陈水扁搞乱了的社会背景,社会更加需要稳定,这样,社会才能发展,经济建设才会有好的社会环境,民心才能稳定。

陈水扁上台以后恰恰相反,他采取了很多极端化的措施,来激化社会基本矛盾,比如说,他挑动省籍矛盾,挑动族群矛盾。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是一个移民的社会,由于移民社会的先来后到,移民社会的特殊发展背景,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族群,有闽南人,有客家人,有外省人,还有当地的高山族。起码有这四大族群。这四大族群本身就存在矛盾,存在冲突。陈水扁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人,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四大族群团结起来。

本来,岛内也确实存在统独矛盾,50多年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进行了大量的反共教育,李登辉、陈水扁执政以来,又进行了大量的分裂祖国的活动,煽动民众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在台湾形成了对大陆的不同看法,对两岸关系的不同看法,对祖国统一的不同看法,这是很多正常的。

陈水扁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人,应该尽量在这其中找到平衡点,以促进台湾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但我们看到的现实不是这样的,陈水扁极力鼓动省籍矛盾,极力挑动统独矛盾,把整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提出什么爱台和卖台,什么本土政权和外省籍,民主和反民主之争等许多极端化的口号。这种极端化的口号和极端化的行动,以是否赞成或反对台独来划线,凡是反对他搞台独的,凡是不赞成台独的,决策就通不过,政策就通不过,这个人就不能重用。整个台湾社会在陈水扁的煽动下,四分五裂,民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很难发展,经济复苏就缺少必要的条件。当然,在这其中,陈水扁本人也要付出代价。搞动乱,最后也冲击到他自己头上,民众对他的真面目认识越来越清楚,对他的本性认识越来越清楚。

第三,不讲诚信。或者说耍无赖,这话不好听,粗俗了些,档次也不高,但是,只要关心台湾的人,看到的陈水扁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人,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恐怕世界很多地区的领导人也不会有这样的表现。白天说的话和晚上说的话不一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今天的话,明天推得一干二净。他天天都在重复“四不一没有”,而到2003年底,一下子说“四不一没有”一直就不存在。那他讲了三年多了,他又怎么解释呢?又比如“三通”,他曾说过,“三通”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两岸是同一屋檐下的亲兄弟,反过头,转过脸他就讲“三通”不是台湾经济的万灵丹,不要整天把中国挂在嘴上。陈水扁出尔反尔,不讲诚信,信口雌黄,胡说八道,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台湾导弹演习打不中目标,他也信口雌黄来一句,说你们不要着急,慢慢打,一直到打准为止。说明这个人说话太随意了,有用的不说,没用的整天胡说。这就是陈水扁失信于台湾民众最重要的原因。

陈水扁说话不算数,台湾同胞深受其害。今年春节,很多台商回台过年,陈水扁找了一些台商去,对他们宣读了对台商的四大照顾措施。台商的第一个反应是,他随便说说,我们也就随便听听罢了。为什么有这个看法?就是四年来,陈水扁不讲诚信耍无赖给人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陈水扁作为年富力强的人,四年前走上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岗位,四年后,面临有可能下台的危机,这个不是人家要害他,也不是在野党在要害他。老实说,这是他自己害了他自己,是民进党害了民进党。陈水扁今天的结果,完全是自作自受。

记者:陈水扁没有什么“政绩”,哪他这四年都干什么去了,他工作的重点都放到哪里去了?

刘红:简单说来,就是他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执政时间和执政舞台,推动台独向前发展。这成为他执政四年的工作重心。

陈水扁上台的时候提出了“四不一没有”,不搞台独,不另立国号。事实上,他一刻也没有放松搞台独,推进渐进台独是他四年主要的工作。李登辉在台上的12年 间进行了很多实质性的台独活动,搞了六次修宪,建立起实质性的台独政治架构。由于台独的环境有限,很多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去做罢了,他下台后,把希望寄托在陈水扁身上。陈水扁上台以后,加紧了台独的活动,把李登辉还没有来得及完成的去完成。

陈水扁都搞了哪些台独活动呢?

一是去中国化。

众所周知,台湾文化也好,台湾语言也好,文字也好,台湾的思维习惯也好,都是中国的。走上台湾街头,看到的表面现象,还是表面现象后面的真实的东西,都是中国的,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陈水扁公然提出去中国化,凡是跟中国挂上勾的都要取消,凡是与中国有关的招牌都要取消。去中国化成为陈水扁推动台独的重要内容。

二是文化台独。

陈水扁要隔绝两岸之间的文化联系,挖两岸联系的根。他篡改历史,把两岸之间历史交往隔绝开,把历来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台湾说成是无主的土地。他鼓吹、宣扬殖民文化。 台湾文化是标标准准、彻彻底底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他硬要把台湾文化说成是美国的、荷兰的、西班牙的、日本的西方文化、海洋文化的混合物。为了实现他的图谋,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文化台独教育体制。

在小学,推行通用拼音教学。把“台语”上升为教学语言,人人必学的语言。从初中开始,有一个认识台湾的教科书,关于社会历史部分,宣扬的就是文化台独的内容。高中更彻底,把台湾的近代史,中国的近代史,中国的现代史,都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包括中华民国开国的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都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在大学,把中国历史,中国文学,通通都把它跟台湾历史,台湾文学隔离开来,把非台湾部分中国的那一部分都作为世界的。

由此不难看出,文化台独是陈水扁搞台独,分裂祖国图谋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能把台湾的中华文化取消?你能不说中国话,不写中国字,不吃中国菜,不看中国字的书?我看他没有这个本事。我对陈水扁搞的文化台独不担心,他要得逞是不可能的。只能暴露出陈水扁搞台独的本性及急迫性和台独欲望。

三是军事台独。

这一点在李登辉的基础上,陈水扁走得更远。李登辉为了实现武装拒统,购买了300多亿美元的先进武器,陈水扁不但把这些武器完善化,而且继续采购。未来十年,每年准备拿出700亿美元购买新武器。更重要的是,他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他在李登辉武力拒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全面的防御政策,变成决战自卫,甚至叫嚷要到大陆来打仗,他要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他宣称要把大陆沿海的十个城市作为他打击的目标。陈水扁的军事台独比李登辉更嚣张,但也更加可笑,因为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他打击大陆的十个城市的目标都不过是海市蜃楼,吹吹牛皮还可以,没有任何可行性。

第四点,随着陈水扁执政时间的缩短,越来越着急,从2003年起,他走得更远了,完整地提出了台独的时间表,也就是他跟李登辉在进行“台独”竞赛,李登辉在前几年提出在2008年提出了“台独建国”时间表,陈水扁更冒进,2003年12月进行了“防卫性公投”。陈水扁的“防卫性公投”动机很多清楚,就是要挑动两岸对立,实际上是向大陆叫板。

对于“防卫性公投”,美国、日本、欧盟,包括法国的态度很明确。法国总统希拉克就讲得很明确,说防卫性公投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大家都看清了,第一步,陈水扁的防卫性公投不在乎什么样题目,而在乎他的动作,他要把防卫性公投付诸实践,变成同大陆对抗,变成下一步走向台独的公开一个法理机制。

第二步就是要实行台独新宪法。大家知道,台湾50多年来,一直是按照当年带到台湾去的“中华民国宪法”作为它的基本大法,李登辉上台以后他就对这个“中华民国宪法”进行了六次修宪,他的修宪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改变一个中国的架构,把台湾变成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实质内涵。正如李登辉自己讲的,经过六次修宪法后,这件衣服已经破烂不堪。在这个情况下,陈水扁明确提出要制定新宪法,实行台独性宪法,完全按照台独的架构来制定新宪法,亦即是公开台独。台独新宪法完成之时,就是他公开台独之日。也是就是他公开宣战。

第三步是在2008年5月20日在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上台的时候,同时实施台独新宪法。陈水扁的台独欲望,越来越强。他利用自己为数不多的日子,要把整个台独计划付诸实施,他正在同李登辉进行台独竞赛。

现在,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了,陈水扁四年来没有政绩的核心就在这里,因为他专门搞台独,台独引起社会动乱,社会不稳,从而造成台湾社会缺少稳定的环境,台湾经济缺少稳定发展的条件。

记者:据了解,陈水扁没有政绩,但又想连任,于是他在2001年6月,他提出了拼经济的口号。这个口号取得了什么实质性的效果没有?

刘红:陈水遍一上台,台湾的经济就下滑,下滑的原因很多,陈水扁搞台独,社会不稳定,领导经济是外行,决策错误百出,出尔反尔,是造成台湾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最近一年,经济出现了缓慢复苏的迹象,总体上看,陈水扁拼经济始终处在一种拼口号的阶段,始终是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没有取得大的经济效果。 为了拼经济,他开过很多大型的会议,提出过很多激动人心的口号,什么要把台湾建设成硅谷,要把台湾建设成全球五百家大公司的运营中心、开发总部之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他的经济建设计划要多少万亿新台币,他每年的财政支出是1.6万亿元,其中还有2600亿元是赤字,这都不算了。在这个总预算里面,有1.1万亿元是强制性支出,就是维持台湾地区公共机关的正常运转的费用。每年大概可用于经济建设的只有2000多亿元。这2000多亿元,民进党又怎样花的呢?他都是化整为零,他到“立法院”要一个指标,县市长一分就拿来走了。根本都听不到响声。四年间,他投入经济建设的总资金大概不到一万一千亿,真正用到实处的,用到重大工程的一分都没有。他一年的财政就那么一点,你加起来多少万亿的经济支出,试问,钱从哪里来?他根本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钱。 拼经济不行,于是,又把拼经济变成了拼福利。他出了大量的拼福利的支票,有人给他算了算,他拼福利的支票已经超过1.25万亿元,相当于一年的财政总预算的80%。按照台湾实际,没有这么大的支付能力。老百姓心里也是明白,他这个福利支票,并不是为老百姓好。时间一长,老百姓也就清醒了,都知道陈水扁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陈水扁的拼经济没有效果,变成了拼福利。拼福利,现在也被大家认识得更清楚了。

记者:3月20日,台湾又要搞另一次“大选”,你对此有何评论?

刘红: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换届选举,2000年实现了政党论替,四年后,很多人也想实现第二次政党论替,国民党和亲民党当年被挤下去,这其中的因素很多,如包括他们内部的分裂。经过四年的改造后,他们看到了陈水扁给台湾社会带来的危机,对两岸关系带来的危机以后,他们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来为台湾社会,台湾同胞谋取利益,保证台湾社会的稳定,他们想通过2004年3月20日的选举,上台执政,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样也想为两岸交流做点事。 陈水扁也很清楚,他知道这四年他自己都干了些什么,他的台独政策,台独行为,对台湾社会造成了危害。他没有把台湾社会的稳定,台湾同胞的福祉放到首位,他的首要目标跟李登辉一样,是在抓到权力之后,利用执政的机会,执政的舞台,执政的条件,加快推动台独的发展。这成为李陈二人解不开的死结。陈水扁拼命搞台独,带来的是四年无政绩,没有政绩,带来的结果是,2004年的选举他面临危机。在这种情况之下,拼经济拼福利失效之后,他大打“统独”牌,挑起两岸对立,挑起对大陆的敌意,把它转换成对“泛蓝军”的打压。

他极力鼓吹“防卫性公投”,他就是最后实践台独的图谋。他一方面,做了很多有关台独的活动,另一方面,今年新春以来,发表很多所谓善意谈话,他在元旦的讲话中,他又把他曾经否定过的“四不一没有”重新捡起来。又比如说,台商春节回台,他又宴请他们,拉拢他们,对两岸交流提出了一些设想。2月3日,他又提出了所谓“一个原则,四大议题”,呼吁两岸建立和平稳定互通的架构。但只要他拒绝一个中国的原则,拒绝“九二共识”,他的任何建议都变得不可能。

3月20日的选战,现在已经是如火如荼,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后选人之间你骂我,我骂你,台湾特定的选举文化,决定了它不可能有纯正的民主政治。任何人,只要你符合台湾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你就能在台湾站得往脚。你不放弃分裂祖国的企图,你要搞台独活动,推动所谓的“防卫性公投”,这些,恐怕最后,都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玩火者必自焚”,中国文化的经典名言,一点都不是空话。陈水扁上台四年,紧张了四年,动乱了四年,今天又面临严峻的局面,就是最好的注释。

不管选举的结果如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得人心者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