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分子还要走多远?
本刊记者 邓树林
刘红,男,1954年10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综合研究室主任、《台湾周刊》主编。发表有关台湾问题的评论200余篇、学术论文20余篇和《国民党在台50年》、《从“执政”到“下野”》、《蒋介石大传》、《蒋家结局》、《蒋经国全传》、《蒋介石和他的助手们》、《蒋介石的幕僚们》和《历史漩涡中的蒋经国》等书。
记者:刘红研究员,你如何整体评价2003年台海局势?
刘红:就2003年台湾海峡的形势来看,2003年的两岸经贸要比2002年增长30%以上,两岸交流很热,可以说,两岸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而且越来越成为两岸中国人的共识。
就两岸关系的发展来看,两岸之间的政治危机一直存在,政治僵局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尤其是进入2003年以后,民进党当局不断炒热“统独”的议题,不断推动渐进式“台独”,尤其是就所谓“公民投票”进行了一系列猖狂的活动,到2003年11月27日,通过了他们的所谓“公投法”。尽管这个“公投法”规定不能就其“国旗”、“国歌”、“国号”进行公民投票,也就是说,它关上了“统独”公投的大门,但是,“公投法”为台湾当局搞所谓“公民投票”提供了一个法源基础。这个“公投法”实质上成了一个大篮子,什么菜都可以往里装,陈水扁最早往篮子装的就是“公投”。在这种情况下,两岸的政治僵局越来越僵,两岸的政治危机时刻都可能爆发。所以,我们观察2003年台海局势,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就是政冷经热,民热官冷。
记者:2003年11月台湾搞了一个所谓“公投”,这说明了什么?它对两岸的形势会产生哪能些重大影响?
刘红:台湾最近搞“公投”前前后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说明民进党当局,说明李登辉、陈水扁,说明“台独”势力推动渐进“台独”,分裂祖国的迫切性。我们知道,“公投”是“台独”势力的一贯主张,民进党正式成立以后,就把“公民投票”作为自己的纲领,企图通过“公民投票”实现独立“建国”的妄想。这是它的基本方针和党纲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台独”势力在岛内不断增长,1999年5月8日,在民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就明确提出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如果要统一的话,就要进行“公民投票”,也就是说,把以前的公投“台独”,变成了公投“拒统”。
2003年5月19日,陈水扁把公民投票的主张再一次喊了出来。我们知道,2002年冬天到2003年春天,世界许多地方出现了非典,这是全人类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第一次与非典进行斗争。这时,陈水扁当局利用防治非典斗争做文章,作为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理由。世界卫生组织是一个国际组织,有自己的组织法,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不是说你想进就进,不想进就不进。民进党搞的这些活动,理所当然地遭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拒绝。在这个背景下,5月19日,陈水扁提出了一个公民投票的问题,发展到11
月份就通过了他们所谓的“公投法”。
就“公投法”来讲,除了公共政策,重要政策,重要人事,重要方针公投以外,还有就是关于“统独”、“国旗”、“国歌”、“国号”的变更,都包括进去,也就是说,民进党的“公投法”,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台独法”。但在岛内民意的牵制下,祖国大陆的反对之下,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最后民进党放弃了自己提出来的“公投法”,通过了国民党、亲民党联合提出的“公投法”。国亲党的公投法,也就是最后通过的“公投法”,排除了“统独公投”,规定不能就台湾的“独立”和“统一”进行公民投票,并且就发动公投方面,提出了种种限制的条件。这个“公投法”,虽然没有沿袭进行“统独”公投,但作为“公投法”本身,还是为“台独”提供了可能。因为“台独”势力可以借着这个“公投法”进行所谓“公民投票”,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
2003年11月29日,陈水扁就借助这个“公投法”,说台湾地区领导人有权发动“防卫性公投”,提出“防卫公投”,公投的内容要求大陆撤除对准台湾的491枚导弹,这就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防卫性公投”。
事实上,这个“公投”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为什么?
第一,这个“公投”的答案是一致的,因为,在李登辉、陈水扁15年的教唆之下,台湾社会存着一种对大陆的误解,也包括对大陆的敌意,另外,这15
年来,李登辉和陈水扁在拼命煸动对大陆敌意的同时,也不断捏造出大陆军事威胁的谎言。在此前提下,搞拆除导弹的“公投“,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别的国家的公投是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公投,他们是就一个已经有了答案的事情进行公投,这是一个很荒唐的事情。
第二,大陆的导弹跟“公投”没有必然的联系。大陆的导弹是作为整体防空的一部分。保卫中国领土安全整体计划的一部分,我们说,这个并一定就是对准台湾的,但是,这个导弹确确实实是对准分裂势力的。谁要搞分裂,这个导弹就打谁。李登辉、陈水扁叫嚷这个“公投”要搞下去。美国总统布什反对台湾领导人片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的任何言行。但陈水扁不管什么国家,不管什么样人,反对这个“防卫性公投”,他一定要坚持干下去。陈水扁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自己的竞选利益,不顾美国总统的竞选利益,用“防卫性公投”这种刺击性事件,来挑战美国的国家利益,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干扰美国的一个中国的政策。我相信,陈水扁的企图是很难得逞的。
记者:为什么说台湾的领土与主权归属不容更改?
刘红:台湾领土与主权的归属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中国从哪个人手里抢过来的,台湾历史上不是无主的土地,台湾本来是与大陆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海进海退,才出现了一个台湾海峡。当然,连在一起不等于就是你的领土,世界有许多这种情况,但是有一点,谁发现了台湾,谁在台湾定居,谁在台湾生活,谁在台湾建设,谁保卫、管理着台湾,它就应该属于谁。中国人最早在台湾定居,在蛮荒时期,在洪水猛兽时期,中国人就在那里定居,是中国人在建设、保卫、管理着这片土地。尤其是明清以后,大量广东、福建地区的移民到了台湾,今天的台湾主要就是他们建设起来的。台湾的语言文字,台湾的文化,台湾的风俗,台湾的经济建设成果,包括在台湾生活的人,都是中华民族的,这不是说你否认就能否认得了。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历史事实。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讨论,也无须讨论。
从世界政治的角度来讲,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国家,一种政治势力,就台湾属于中国的问题提出质疑。没有一个国家正式提出台湾不是中国的。他们只是对谁代表中国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50多年来,两岸暂时处于分裂状态,谁代表中国有争议,但是台湾属于中国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联合国及美国和欧盟等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目前执行的都是一个中国的政策。所以,台湾的主权和领土归属不存在改不改的问题,也不需要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就像夏威夷是美国的一部分、车臣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一样,不存在讨论的问题。
记者:如何评价《开罗宣言》的历史地位?
刘红:《开罗宣言》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国际首脑会议的结论,对国际政治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罗宣言》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必然要对战争后的政治态势进行规划。在这个总体背景之下,中国、英国、美国和苏联的领袖,通过坐下来开会的形式,对反法西斯战争和对战争后的政治态势善后问题作出规划,这是正确的。《开罗宣言》的规定并没有违反国际法,并没有违反客观事实,它只是肯定了一种事实,就是说,日本应该把侵占中国的领土归还给中国,就像德国、意大利把侵占的别国领土交还被侵占的国家一样,是同一会事。所以说,《开罗宣言》只是肯定了战后战胜国取得的胜利,它代表了反法西斯胜利的一种意志。《开罗宣言》的地位在于,它作为世界首脑会议,会议的结论,既符合国际法律,也具有国际文件的效力。如果说,不是这样的话,我想世界史就要改写了,世界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或者说,世界恐怕就缺少一个规范了,缺少一个游戏准则了。
说到开罗会议的作用,我们充分肯定开罗会议对中国台湾问题的归属作出正确了的决定。话也说回来,无论有没有这个宣言,台湾都是属于中国的。二战结束,中国人民把日本侵略者赶走以后,事实上,台湾也应该,也必然自动回到中国。《开罗宣言》只不过肯定了这个基本事实。
记者:祖国大陆如何因应台海局势的变化?
刘红:祖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非常清楚的,简单归纳起来,第一,就是一个原则,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问题的核心实质上就是一个中国。台湾当局,或者说“台独”势力,竭力反对的也是一个中国。我们知道,祖国大陆强调的是和平统一,强调的是一国两制,如果台湾当局,“台独”势力拒不承认一个中国,不愿意成为中国人的话,和平统一就受到了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中国始终是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这个政治基石是不能破坏的,道理很简单,我们因为是一个国家,所以才搞和平统一。如果是两个国家,如果你要分裂,我们怎么可能只考虑和平统一?
第二,是“二八”方针。“二八方针”的“二”指的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邓小平提出来的。一国两制是迄今为止祖国完成统一最好的一种模式。到现在为止,海内外提出的二百多种方案里面,还没有一种能够从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能够从台湾和大陆双方的利益,能够从整个国际格局等等超过一国两制方针的构想的。
“二八”方针的“八”,就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八项主张在充分肯定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更重要的是,强调积极推动两岸三通,两岸交流和两岸经贸的发展。
第三,就是三条原则,也就是三个条件。事实上,“台独”活动十分嚣张,“台独”势力已经严重地侵蚀了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石,在这种情况下,祖国大陆从来就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但是祖国大陆严格限定了使用武力的三个条件:就是台湾独立的发生,迫使中国人民使用一切手段制止“台独”;第二是外国侵略,如果外国势力公开插手台湾问题,公开侵占中国领土台湾,中国人民也会选择使用相应的方式;第三个条件,如果有人把台湾问题无限期地拖下去,祖国大陆也要采取合适的手段,防止台湾问题无限期拖下去,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时期,合适的条件下,完成中国的统一。这就是一个中心,“二八”方针,三个条件。
就目前来看,大陆工作的重心,一是放在推动两岸三通方面,两岸三通有利于岛内经济转型,有利于岛内复苏,有利于两岸双赢。三通已成为两岸的共识,大陆一直积极采取有效的步骤推动三通。但台湾当局出于搞“台独”的目的,一直企图阻挠三通。第二,就是直接推动两岸交流,也是有利于两岸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共同繁荣,特别表现了祖国大陆对台湾同胞的诚意,满足台湾同胞最重要、最实际的行动。目前,“台独”势力十分嚣张,李登辉、陈水扁不断地挑衅。在这种情况下,大陆不得不把遏制“台独”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台独”势力,“台独”分子是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了,你们的行为是不是有利于台湾同胞的利益?是不是有利台湾的安全?事实上,“台独”分子的挑衅已经成为台湾同胞的最大灾难。
记者:台湾一旦出现独立,祖国大陆会不会因为奥运会之类而听任其发展?我们对台湾的最后底线是什么?
刘红:举办奥运会跟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属于同一类型的问题,也不属于同一重量级的问题。对中国人民来说,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个问题上,既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商量的余地,更没有妥协和让步的余地。所以,制止“台独”,制止分裂,是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任务。奥运会举办不举办,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它是整个人类的问题,国际的问题,如不开,造成每个国家的巨大损失,大家都准备了好几年,结果不开了,这个损失很大。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这个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动摇过,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把它开好,应该是把奥运会开成历史上最有特色的,最有规模的,成绩最大的运动会。如果“台独”分子敢于在奥运会之前挑衅,或其他任何时候挑衅,我个人认为,中国人民一定会坚决打击“台独”分子,这一点不会有含糊的。我相信,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动,完全能得到世界人民的谅解,完全能够得到世界各国运动员的理解,因为很多国家都有过这方面的遭遇,他们知道民族独立,领土主权完整的重要性,所以我个人相信,如果“台独”势力借北京举办奥运会之机挑衅是达不到他们企图达到的目的的。中国人民遏制“台独”势力和举办奥运会并不矛盾。
我们对台湾的最后底线,我个人认为,底线只有一条,就是“台独”,“台独”就意味着战争。因为这种公开分裂行为,就是踩了中国的底线,那就必然会导致战争。到底有多少条底线?当然
,“台独”的含义不一样,比如会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想挤进联合国,比如进行“统独”问题的似“统”似“独”的公民投票,显然你不是为了统,而是为了“独”,这就是公开的“台独”行为。抛弃现行的法律基础,重新制定一个“台独”的新宪法基础,这也是公开的“台独”行为。还有,公开搞公民投票,搞“台湾国”,改“国号”,这些都算最后的底线。这种底线,结果就是战争,或者说这几种“台独”行为,只要有一种的话,对“台独”势力来讲,恐怕是毁灭性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