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这不是香港,是上海的浦东!”
去年年初,记者的一位英国朋友Ian初次来到上海时,拍了几张浦东的照片,发给了他在英国的朋友,他的朋友惊奇地问:“这是香港吗?”“不,这是上海的浦东!”迎来一片赞叹。据说,现在许多欧美新版地图上都标上了上海浦东的地名。
“开发浦东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邓小平”。在东方明珠塔下,邓小平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就镌刻在紫色大理石的纪念碑上,使踏上这块土地的人,会感到一种心灵的颤动。
见证浦东的变迁
十年前,来到浦东的人都想登上这座名为天后宫的20多层的大厦,为的是鸟瞰浦东。而在这个惟一的至高点上,除看到西岸的满目繁华,再就是脚下的一片空旷。仅有沿江窄窄的还算市区的一组建筑,显得很孤单。那时候,常常有老人来到东岸,为的是钓鱼捉蟹。今天,站在高400多米、亚洲第一高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上,可以将包括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内的浦东美景尽收眼底。
世界尽头的东方路 1990年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马嘉楠,来到了当时还称为“浦东开发办公室”的下属单位经济调节处工作。十年弹指一挥间,浦东行政机构的名称由开发办,到管委会,最后变为新区人民政府,但马嘉楠的工作始终如一,与金融机构打交道,为浦东的建设筹资理顺渠道。“1990年我刚刚到浦东的时候,来到现在东方路的地方,那时只是一条被人走出来的路,路两旁的芦苇比我还高。我真的感觉像是到了世界的尽头。”
如今的东方路已是浦东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而马嘉楠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也与浦东的道路、桥梁结下了不解之缘。“浦东的世纪大道、滨江大道、陆家嘴的中心绿地等的建设,都是我们一家家跑银行、筹贷款参与下的结果,今天我再看到这些地方实在别有一番滋味。”
地图是我车上的必需品 得知记者还要到科技馆采访,华立创投的韩俊先生便执意要送行。上车之后,他很自然地从车门边拿出一张新版浦东地图,仔细研读起来。“你们常带着地图出门吗?”“当然,这是我们车上的必需品”,韩俊笑着解释说:“这里的变化太大了,几乎一个月一个样子,好多道路我都还叫不上名字,只能依靠这张地图了。有句歌词来形容这种感觉最合适了,‘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对于初到上海的人,别看有一江之隔,如果想要到浦东其实非常容易,从人民广场换乘2号线地铁就行了。这种便利的交通环境也是韩俊对浦东最满意的地方之一。“新建的机场就离我们20公里,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穿梭于国内外的人来讲方便极了。磁悬浮列车也在这里开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磁悬浮技术。”
我孩子的学校在哪里?的确,来到浦东之后,听到的最多的一种评价就是说这里变化快,地图的改版速度已远远跟不上这里实际变化的快节奏。
在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工作的蒋毅群说起前不久到他孩子学校的路上的感觉。“我有一段时间没去孩子的学校了,在我的记忆中,那所学校的前面有一条河沟,只有一条泥土路勉强可以绕行过去,很颠簸。可这次我再去的时候,几乎找不到那里了,因为那条河完全不一样了,还有一座桥可直通过去。真的很漂亮。”
全球在这里聚首
2002年12月13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经投票决定,中国的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作为会场集中地的浦东,继2001年成功刮起“中国唐装”旋风的APEC会议之后,再一次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会议中心!” 站在外滩眺望浦东,两颗镶嵌着中国和世界地图的球体,由一栋主楼所构成的“纬线”连在一起,这就是当年的APEC会址——上海国际会议中心。2500平方米的大型展厅、4400平方米的无柱形宴会厅、容纳800人的国际厅、沿江80米的观光长廊、五星级豪华宾馆……无怪乎1999年《财富》论坛会议部总裁尼德姆这样惊叹:“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会议中心!”
高起点的会议、博览中心及其配套的接待设施是举办大型会展盛事的基础硬件,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国际化的标志。为此,浦东自开发伊始就在不懈努力着。继1999年位于陆家嘴地区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启用之后,由浦东土地(控股)公司、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等多方共同投资兴建的新上海国际博览中心一期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浦东已拥有酒店、宾馆等270多家,客房1万余间,其中集中了14家设有大、中型会议厅的高星级饭店。香格里拉、君悦、洲际、紫金山假日酒店等经常被国际会议选用,国际连锁饭店集团已纷纷抢滩浦东。
架桥、修路、铺宽带 交通通信设施为浦东发展大规模会展所需要的快捷的信息沟通和海陆空交通联运体系提供了便利。
仅用三年就建成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斜拉桥南浦大桥,桥体轻灵优美,主塔两侧的几百根斜拉索将庞大的桥身抓在空中;全长2500米的被称作“二十一世纪上海东外滩”的滨江大道,犹如一条彩带镶嵌在黄浦江东岸;贯通了金融区、商贸区和行政区的以时间为主题的雕刻街——世纪大道,九根不同名称和高度的立柱仿佛是九个巨大的沙漏,仿佛记述着世纪的辰光;地铁二号线、外环线工程、磁悬浮工程等等已经或即将相继开通;高宽带、高速率、功能完善的上海信息港也正逐步建成。
全球将在这里聚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快捷优质服务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会议目的地之一。而浦东随着国际地位和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其会展效应已然凸显:“'99财富论坛年会”、“2001年APEC系列会议”、“上海六国元首会议”、“亚行年会”,已经为浦东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进入2002年11月份之后,ATP网球大师杯、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海工业博览会以及12月3日申办成功的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一切都说明着这样一个事实,浦东的会展业将使全球在这里聚首!
据有关方面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浦东各会议中心和宾馆共举办以国际会议为主的各类会议约180次,2000年近400次,2001年达600多次,到2002年上半年已达407次,同比增长52.9%。
当记者步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大厅时,由上海钻石交易所支持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珠宝展正在这里举办,同时2002中国BPEC上海会议也即将在这里召开。据说最远的会议已排到了2004年。面对着这块会展业的蛋糕,浦东已为她的发展作好了准备!
与国际接轨的“阳光政府”
中国加入WTO,更确切地说,是政府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加入,因为WTO里的23个协议、492页纸加在一起,是一本厚厚的巨典,其中只有两条是针对企业,其余全都是为了规范政府行为而制定的。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新的需要,这在浦东新区政府看来并不是一件难事。
早在2000年7月,上海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就在浦东正式挂牌成立。对此,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说,“浦东新区政府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的人员,借助专业机构,认真研究WTO规则和中国与各国签订的有关协议,把工作重心从行政直接管理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建立稳定透明的法律体系上来。”尤其是在备受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浦东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并实行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行之有效地加大了保护力度,相应案件结案率达100%。
在全区范围内建立“阳光政府”、“责任政府”,使浦东在全国率先构建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2002年年初开始,新区政府做出了一个新举措:每月最后一个周六向所有市民开放。走进浦东新区行政办公中心,中心大厅的便民指南触摸屏系统、接待演示系统、5~22层的各工作部门办公室以及23层的特设观光层,都让市民更贴近地了解新区政府的工作状态。
12月30日下午,在办公中心的二层,由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民政局主办的首届涉外婚姻庆典活动就在这里举行。9对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马来西亚、以色列以及赤道几内亚的新人,在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舞台背景的衬托下,接过了他们的征婚卡和以浦东标志性建筑为模型的金钥匙。代表致辞的英国人Stephen
Askin的一番话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我们外国人非常兴奋能来到上海浦东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我们更兴奋的是,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可以说,我们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得到了实惠,愿我们的爱情和上海的明天一样美好!”
“外商投资企业公关经理沙龙” 目前在浦东落户的外商投资企业已经达到8000多家。很多人都认为,跟外企打交道很难,尤其是新闻采访等活动。考虑到这种情况,新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全力策划,于2002年4月19日成立浦东外商投资企业公关经理沙龙。通过这个活动,大家都觉得沟通很容易、融洽,也多了一条相互了解、交流的渠道。现在这个沙龙非常火爆,正式成员已达30多家,很多时候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做成一件事。直到现在可口可乐还在希望能够得到它的冠名权,IBM等公司也正在积极申请入会。
感受不同文化下的零距离沟通 身为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数码产品部项目经理的Virginio
Scott Nitti先生,给自己取了一个音近且颇有意义的中国名字聂志高。他来浦东工作生活已有3年的时间了,他的孩子们也是在这里的国际学校上学,能够亲身感受不同的文化和异国的巨大变化,他和他的家人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在他看来,是浦东稳定发展的大环境和高科技的氛围吸引柯达来这里拓展业务,“这里的政府机构工作状态非常积极,执行的政策使相当一部分像柯达一样的跨国公司来参与中国和国际投资。”
目前浦东海关正在与柯达积极协商,以简化柯达公司在进口原件和出口成品方面的许可程序。“在这一点上,浦东政府机构建立了一个正确的‘公式’,即坚持听取、理解并逐步改进,以便更好地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上海落户发展。”
在浦东停留的时间虽短,但感受到的震撼却不是用时间所能衡量的。在一周多的时间里,我乘坐了各式交通工具,从观光车、公交车、地铁、隧道到出租车、私家车,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亲近着这里的人与事。
回到北京之后,读着眼前的一切,脑海中却浮现出上海浦东的画面。如此贴近国际市场和技术的脉搏,如此包容性的国际文化的交汇,使上海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新世纪中国城市国际化的象征。它从另一个侧面印证着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由浦东引领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