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太平洋西岸的曙光
约500年前,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为证明地圆说,带领5艘航船在茫茫的海面上西行,经过南美洲南端海峡后,便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汪洋,麦哲伦将其命名为“太平洋”!
太平洋区域有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上海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点,从太平洋吹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海风,掠过浦东的港湾。
今天,当人们徜徉在浦东外滩的观光码头时,只见一个巨型铁锚矗立在江边,这是有70多年历史的上海求新造船厂的旧址。旁边一块巨石上写着“此处原为旧船厂的码头”,浦东的创业者用这只飘游过世界、大洋,历经沧桑的巨锚,纪念创业的艰辛,也记载了那一代人面向大洋的梦想。
两年前的法国巴黎:中国的上海、韩国的丽水、俄罗斯的莫斯科等5个国家的城市代表,正在热情地陈述着申办世界博览会的理由。自1851年,英国首开世界博览会至今,世博会已经由原先的各国商业洽谈、技术交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世界经济发展讲坛,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代表中国的演讲者是世界著名的罗氏公司委派到上海担任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威康凯勒,这位外国人是以一个上海永久公民的外国人的身份去巴黎参加陈述的。在演讲结束时,他说:“我的家就在浦东,请信任上海,给上海投上一票!”那一瞬间,演讲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罗氏集团目前在中国投资1.6亿美元,总计6个大项目中,5个落户浦东。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不久前在《上海的朝气》一文中这样写道:“在四十年代,印度大使潘尼卡先生称上海为‘太平洋的皇后’,现在上海堪当此名了。”“上海面向着太平洋及环太平洋国家,上海将是太平洋地区的全球性大都会,将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联结起来,是整个地区促进国际理解的中心,持此观点的并非只有我一个人。”
曾参与中美建交的美国黑格将军在参观浦东时说,“来自大洋彼岸的战略研究家们,已把目光投向了浦东这块大地。”
现在在浦东东南杭州湾的大小洋山岛上,正在修建深水港:洋山港,港口由一座30公里长的跨海大桥与浦东连接。2005年一期工程建成后,上海港可达到1200万标箱的吞吐量。上海人深知,搞金融必须要先有贸易,金融活动要通过贸易集散功能来实现。上海要成为这样的金融贸易中心就必须要有深水港。
原上海港在黄浦江岸绵延近100公里,货物吞吐量在全国位居第一。开发浦东已将港口从黄浦江内航道,移位到黄浦江入长江口的浦东外高桥地区,但那里的长江航道仍然较窄,五万吨的船要“候潮”而进。现在那里搞了共4期工程,增加到12个泊位,可达到600万标箱。但在上海市政府看来,这样还不够,必须拥有自己真正的深水港。
当记者问及跨海大桥及港口建设需要多少投资、谁来掏这钱时,浦东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庭辉说:洋山港工程投资近百亿元人民币。上海愿做投资方,将来形成的财政收入归浙江,长远地看上海是受益者。原来上海的巨轮不能直接从家门口较窄的长江航道进入国际主航线。有了大量的货物吞吐,才能更多地吸纳金融。也只有这样,上海才能真正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闻此,人们不禁惊叹:上海的气魄太大了,这的确是国际大都市的胸怀!
大桥建成后,宁波和上海两大港口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上海港满载货物的巨轮横渡浩淼太平洋将更加便捷,这块土地会更令人心生激动。
浦东,与世界的距离缩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