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经济视野 >

经济视野


浦东,使负重的上海舒展双翼


全球饮料业最大品牌可口可乐,在中国投建了25条生产线,其中,投资额最大的生产线就落户在浦东。很是感谢这些尊重历史的美国人,他们在为人们提供着清凉饮料的同时,还为这座城市保存了经典的记忆:这家公司伴着百米长的生产线,展示着近百幅明星广告画,那些身着漂亮旗袍、烫着卷发的摩登“墙上女郎”,正将英国汽车、法国香水、美国饮料等舶来品带进上海市民的生活。 电梯、消防等伟大工业革命的成果,产生于欧美,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在海外风行,上海得海外风气之先,仅于30年后就将其吸收引进。此后,造船业、缫丝等工业也在上海蓬勃兴起,上海在整个中国社会由中世纪向近代工业转换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性的颇有气魄的重要港口城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作为重要工商业城市,仍在财政税收、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共和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财政收入的1/7都来自上海。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南方四座滨海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先行,深圳,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十年过去了,深圳改革开放成功了,上海却面临着空前的困难,有着深厚经济基础的城市营运迟缓,工厂设备年久失修,房屋建筑拥挤不堪,那时的上海,各个零部件都显得落伍了。上海人心有不甘,想发展,但这座负重百年的城市,缺少的是发展空间。

据专家们介绍,上海曾有意向北面的宝山区扩展,于是在那里建了宝山钢铁公司,但北面的地盘终究有限,再走几步就是滚滚的长江水;向西去,是江苏和浙江的地盘,那里经济虽然比较发达,但弱点是不临近大海,仍然无法让上海重温远东金融中心的梦想;第三个方案,只有跨过黄浦江,到浦东。


浦东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面,面积556平方公里,是上海面积的1/12。但在过去,“浦东”这个称谓仅表示她的位置在黄浦江的东面,与上海老城区浦西隔江相望,地图上不见其标志。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蜿蜒114公里,从西南方流入上海,横穿市区后直抵东面的吴淞口,注入长江,通向太平洋。

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当时,在浦江两岸还有一些码头、工厂和仓库,它们占据了黄浦江的大部分岸线。到上世纪90年代时,浦东已有了千余家企业,工业总产值近200亿元。但浦东广袤的地区还都是以农业为主,当地名声最响亮的,是农业大县——川沙县,曾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名。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规划中的浦东新区面积几乎是“寸土寸金”上海老城区浦西区的7倍多。有外国商人说:“上海的根基稳固,而且得天独厚地有浦东这样一块处女地。一个大城市旁边有这样一块可待开发的处女地,全世界罕见。这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地方。”

开发浦东,这是历史的呼唤。 ——浦东开发第一年,上海市被誉为“金融年”。目前有3300多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上海;排名世界前50位的大银行,80%以上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

——亚洲第二高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高度东方明珠电视塔,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同时在这里汇聚。

——从2000年起,上海的第三产业产值已经超过GDP总量的一半,这意味着上海在迈向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目标上又上了一个台阶,浦东已成为连接世界经济的桥梁。

——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浦东召开,浦东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考察了浦东新区。 

——2002年,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成功,上海·浦东将再一次让全球在此聚会。

今天,浦江两岸上飞跨着三座大桥,两条流光溢彩的过江隧道穿江而过,地铁线以及轻轨、高架环路和磁悬浮列车,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立体交通网络,把浦东与浦西真正联在一起。

一位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裁访问浦东时,特意送给新区管委会一本美国权威的艾特拉斯地图出版社新出版的世界地图册,他说:“浦东在世界上已经有名气了,‘浦东’二字已经标到这本地图册上。”

有位美国记者也曾经这样提问:“开发浦东,是否是为韶华已逝的上海整妆美容?”当地的一位官员妙语作答:“上海并没有老,而浦东开发只会使她更加年轻。就像流行的一句广告用语‘去年二十,今年十八’,这就是上海!”浦东开发给上海带来了新的活力,尽管她姗姗来迟,距上海开埠整整晚了150年。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