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唯一的一本多语种综合性对外报道月刊
2003年2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中华情缘 >

中华情缘


两岸情浓

文/范 焱  图/本刊记者 李 钺

“两岸情缘”征文颁奖晚会

是“一种珍藏在心底深处的情怀,是血脉的、自然的、根性的民族情怀”,是“人在台湾,心怀祖国,一水之隔,梦寐随之”的思念,是“期许海峡两岸的同胞们,一本赤诚,携手合作,为共同促成一个统一而富强的中国而努力”的心愿。

为了沟通海峡两岸民众的感情, 2002年3月至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对台湾广播节目中,开展了题为“两岸情缘”的征文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海峡两岸听众的热烈响应,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收到来自台湾各界人士和祖国大陆18个省区的400多篇作品及大量来信。征文作者既有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也有十几岁的稚龄学童;有在校学生、教授、公职人员、投资大陆的台商、退伍老兵、家庭主妇以及专门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人士和传播同业等。应征文稿真实记录了发生在海峡两岸的生动感人的故事,真情描绘出两岸交流交往的画卷,妙笔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坦率真诚地为两岸和平统一前景建言。作品充满着两岸之间的同胞之情,这种情感犹如征文中所说,是“一种珍藏在心底深处的情怀,是血脉的、自然的、根性的民族情怀”,是“人在台湾,心怀祖国,一水之隔,梦寐随之”的思念,是“期许海峡两岸的同胞们,一本赤诚,携手合作,为共同促成一个统一而富强的中国而努力”的心愿。

2002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岸情缘”征文评选委员会,从400多篇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4篇(《永恒的情怀》、《美国梦游记》、《电子情》和《梅子,我未曾谋面的恋人》);二等奖9篇;三等奖20篇。10月,电台向11位征文获奖作者代表发出了前来北京参加征文颁奖活动的邀请。

《永恒的情怀》的作者艾忠华先生从高雄来,他说:“台湾是我的家乡,我生养于斯,妻小生养于斯;大陆是我的家乡,我从出于那里。我们关心台湾,关心大陆,关心他们共有的名字——中国!”;《美国梦游记》的作者阿磊从桃园来,他说:“百年来,许多中国人来到美国,从大陆或台湾,各有苦衷或理由;时移势易,风水轮替,中国日益茁壮,许是中国人回家团圆的时候了!”《情系祖国母亲》的林老师从台北来,她说:“从秦砖汉瓦走来,祖国是什么?从唐诗宋词走来,祖国是什么?她是黄河长江,是昆仑峨眉,是李白杜甫,也是张三赵五,当‘祖国’变成一个个不再陌生的名字,呈现在我眼前,我的内心感觉好踏实。” 《梅子,我未曾谋面的恋人 》的作者高伟来自山东潍坊,高先生与文中的女主人公梅子因广播而结缘,互诉衷情,而梅子小姐却在俩人相约北京晤面的前两天被无情的病魔夺走了生命。一段真挚的情感经历虽然过去多年,但高先生回忆起来,依然非常动情。他说:“我之所以要把这段往事写出来,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两岸同胞不再受人为和地缘的干扰,可以自由往来,让悲剧不再发生。”

征文来稿中最为特殊的要数甘肃康县两河镇小学五年级15位同学的习作。作为优秀奖的代表,张开瑰和张文娟师生二人应邀前来北京领奖。贫困偏远山区的小学教师张开瑰从广播中听到征文启事,立即组织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征文活动,山里孩子用他们尚显稚嫩的文笔,抒发了对台湾同胞的真挚情义。

下面我们节选“两岸情缘”征文部分获奖作品以飨读者,让我们一起重温两岸浓情。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