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国对外开放的领跑者
文/本刊记者 李五洲
 |
不少高技术产品,必须要高精度装配 |
高科技托起深圳的未来
南金蝶,北用友。
“金蝶”和“用友”是中国两大财务软件高新技术产业,金蝶公司的总经理徐少春在深圳完成了他所经营的民营企业“蛹化蝶”的过程。
十年前的一天,徐少春踏上了深圳的土地。在深圳火车站,他看到两块相挨很近的路牌,一个箭头指向深圳,一个箭头指向香港。那天,他真切地感觉到:深圳处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最前沿。上了中巴车后,车开得很快,人摇摇晃晃的,感觉这里的巴士比任何一个城市的巴士都快。
1991年,金蝶软件公司成立,这是深圳最早报名注册的民营企业。深圳政府一直奉行不干预市场的原则,高新技术产业享受八年的优惠政策。对深圳,徐少春感慨最多的是:“在这里,不需要你太多的人际关系。当年,我们公司推荐财务软件产品时,没有熟人介绍,我们拿着自己的产品,给人家演示,告诉使用单位我的软件能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深圳,应该说是早就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运作了。”
“金蝶”的故事在深圳远够不上传奇,她只是无数在深圳这块科技沃土上得以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一个缩影。
一地牵动全球
IBM亚洲区副总裁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会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
这位副总裁的话绝不是夸张。IBM公司在华的1500多家供应商大部分集中在深圳及其周边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年采购量已经突破20亿美元。
深圳已经形成了计算机及其软件、通信、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并在周边地区形成了很强的产业配套纵深优势,是全球重要的计算机及零部件、通信器材和影视产品的生产基地。
以计算机为例,目前在深圳及其周边地区约有1500家工厂进行计算机生产配套,具备年产4000万台整机的能力,计算机零部件的99%都可以在深圳直接配套采购,不出1.5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可以组装一台计算机。
而打印机配套化率则是90%,激光视盘也达到60%,复印机配套率为69%。
富士施乐(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稻垣政昭说,目前富士施乐产品所需零部件95%都可在离公司车程60分钟之内采购到。这为该公司节约了大笔的成本,缩短了对市场的反应过程。
 |
位于高新科技园的虚拟大学等人才培养基地 |
3500多家配套企业坐落在深圳众多高新企业周围。以快速反应著称的台湾富士康的公司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身边的这些高科技公司开发出了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富士康第二天就能拿出配套产品,第三天就能够供货。正是凭着这一点,富士康公司几年时间就从深圳龙华制造厂一个小企业进入全球IT制造业的一百强。
今天的深圳已经不是20年前城区面积不足三平方公里、人口约三万人的深圳,也不是十年前那个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工厂集群,而是中国大陆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发达、集中的地区之一。深圳2001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预计2002年达47%,这在中国大陆大城市中是最高的。
深圳市长于幼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集体采访时,说得最多的就是高科技产业。最后,他还介绍说,目前深圳在西南部又开始投资建设了一条全长100多公里,贯穿特区内外、总用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为的就是把这条产业链做大做足,使深圳成为世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一位教授的建议搭起了大舞台
2002年10月,深圳第四届高交会,人头攒动。
4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展商和投资商共30万人次与会,展示与交易项目7749个,签订合同或协议1581项,成交总额达121.6亿美元。
JIMMYTAN先生是一位加拿大籍华人,是世界一流的分子技术专家和摩擦学家,他研制发明的“共晶滚球膜”系列产品,
四五年间却一直没有找到合作生产伙伴。然而在连续两届深圳高交会上,他的这项参展项目的技术含量排名列第一位,引来多位合作者,与港方合作成立的超美(深圳)有限公司的产品已进入赢利阶段。
与JIMMYTAN一起分享高交会成果的人和企业越来越多。深圳第四届高交会开幕首日,金蝶即与香港泰德时代集团签约千万元信息化项目;赛格三星与深圳大工业区管委会签约成交了“赛格三星显示器玻壳、TN/STN元器件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金额高达45亿元。
对无数科技精英、生产商意义非同寻常的深圳高交会,前身却是一个与农业丰收相关的节日——荔枝节。
四年前的一天,科兴公司的总裁、北大教授潘爱华对深圳市长说:“把荔枝节换个内容吧,这与我们深圳现代科技发达的身份太不相符了。”因为此前的1997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同期深圳工业整体一倍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工业总值的35%。于是,1999年,市政府就把办了14届的荔枝节换成了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就是这样一次科学家与政府官员之间看来似乎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小的私下交流,使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向前跃进了一大步。
“深圳已经形成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良好机制和环境条件以及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是全球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深圳开发研究院的郭万达副秘书长这样认为。郭的话具有一定分量,因为他所在的研究院有“中国脑库”之称,而郭本人从事高科技企业研究已经多年。
吸引高科技人才的涡流
站在中国的地图前看深圳,这里就像长河奔流的一个入海口,全国的人才都被这里一股强大的涡流吸引进来。
目前,深圳人才队伍已从一张白纸发展到6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仅有两名工程师到拥有1600多名博士、数万名硕士,实现人才资源快速积累和人才结构质的飞跃。现在每年都有一万多大学毕业生到深圳来就业。
 |
繁忙的口岸 |
陈建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深圳时仅22岁。他当过中国第一个为汽车进行整体形象再设计和包装的私营老板,身家过了亿元。而受深圳强烈高科技氛围的感染,陈建生又投巨资闯入了网络世界,做了互联通信公司的老板,建电脑城、为住宅小区智能化提供软件开发,摇身成为投资高科技的企业家。陈建生说:“是深圳给了我对高科技的梦想、追求的勇气和信心,它为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业空间。”
郭万达任过大学教师、就职过政府部门,还办过企业,现在又从事高科技创业研究,他说,自己的经历可以说明深圳是多么地适于人才的流动和成长。
“日本理光公司,一共才五六个日方管理人,其他高级管理人才都是中方的。人才的本土化,为跨国公司节省了大笔费用。”郭万达给记者举例说。
“深圳有良好的竞争环境,市场化程度国内最高,知识产权保护在全国做得最好,非常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生物工程生产企业科兴公司副总经理丁学国是这样解释为什么高科技能在深圳的土壤上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
以自己的公司为例,他说,科兴公司只有六亩地、200人,可是深圳给它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发展空间,几年时间年销售已达两亿元,一跃而成中国最大的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基地。鉴于深圳优良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环境,2001年公司再次投资七亿元建设深圳北大生物谷。
丁学国又指点着窗外的一座座建筑说,如果我们一个公司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为什么国内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联想、中兴、华为、金蝶也都进驻了深圳的高新技术园区?为什么刚排定的中国软件业百强会有九家企业上榜,而且第一、第二都是来自深圳?
深圳:一座流动的城市
深圳罗湖区嘉里中心二楼沃尔玛采购总部的所在地,不足100平方米的大厅里终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他们是来自中国各省市的供货商。从这里,一年要销出10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
 |
深圳的沃尔玛购物广场 |
从六年前落脚深圳,2001年沃尔玛在中国即实现了赢利。2002年9月底中国昆明、大连、福州、厦门、沈阳、哈尔滨等九个城市都有了沃尔玛分店,总数已经达到22家,其中七家在深圳。
“沃尔玛成功着陆中国,证明当初选择深圳作为中国市场的突破口是明智的决定。”来自马来西亚的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成杰不仅对深圳的媒体这样说,也对世界的媒体这样说。
“深圳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成长迅速、充满商机和活力;深圳拥有高效率的政府管理体系;深圳及其周边地区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有很多很好的商品、大批优秀的供应商;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有全国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沃尔玛为将来在中国更多城市的成长培养人才。”谈到当初选择深圳的原因时,李成杰如是说。1996年,沃尔玛在中国众多的城市里选择了深圳作为“中国布局”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其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李成杰说,他个人对深圳最强烈的感受是发展非常快,“而且是向正面方向发展,机会非常多”。所以,2001年,沃尔玛的全球采购总部从香港搬到了深圳,沃尔玛亚洲总店的几个重要部门也都已经在深圳运作。
沃尔玛在深圳的故事只是物流业在深圳的一个前奏。
深圳地处中国制造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眼镜和钟表生产基地,除了高科技产业链之外,其半径300公里之内还生产世界60%以上名牌服装,彩电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家用电冰箱约占三分之一,珠宝也占有中国70%的市场。
由于深圳及其周边地区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除了沃尔玛,家乐福、IBM等跨国公司也都把采购总部设在深圳。仅沃尔玛中国公司经营的商品中就有95%来自深圳。
深圳不仅是众多商品的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大陆地区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连接中国和世界大市场的主要门户。深圳已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出口贸易额约占中国大陆地区整个出口总额的七分之一。
深圳机场是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2001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508万标箱,进入全球八大集装箱港行列;深圳与中国其他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铁路联系四通八达,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在深圳交汇。广深高速、港深高速把香港、广州、深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800多公里的市区快速干道,1999年底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的地铁,则将把深圳变成一个人流、物流快速流动的城市。
从硬件条件来看,紧临国际国内市场通道、国际性港口城市和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口岸城市特点,使得深圳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良好区位条件。而基本形成的货物集散运输网络、逐渐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则是有助于深圳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2002年9月24日,香港佳宁娜等五家企业签约,决定共同投资25亿元在深圳宝安兴建大型物流项目——华南工业原料城。这标志着深圳发展物流的又一个新的开始。
“深圳速度”的新诠释:高效的政府
 |
深圳的一个证券公司,“深指”被视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
几年前,人们津津乐道的“深圳速度”,讲的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三天建起一层楼的故事;当时间走到21世纪的时候,用高效率的政府来诠释“深圳速度”新的内涵,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提起深圳的创业环境,几乎让每一个驻足深圳的创业者都感慨良多。不知内情的人,都会以为在深圳这个市场环境成熟的城市里,政府的作用一定会被大大削弱,其实不然,用深圳科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学国的话来说:“在这里,政府的政令几乎是无路障通行,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的手搭在市场的脉搏上,政府的情感与创业者是沟通的。”记者采访中遇到的几件事证明了这一点。
科兴公司的董事长陈章良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当时是北大副校长。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劳务证对市长说:“您看,我到深圳都有好几年了,可我还是个劳务啊。”陈教授没想到自己的一句笑谈,却放在了市长的心头。就在陈章良说出这话的月余,没有户口的深圳各类人才手中的那个黄色的“深圳经济特区劳务暂住证”,就变成了现在只有身份证大小的“深圳市人才居住证”,而陈章良手中的这个蓝色居住证,上面的号码是00001号。
“虽然深圳规定外资企业必须为员工办理保险、环保要求不许用重油改用价格较贵的柴油、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使得深圳这方面的成本比中国其他地方似乎要高一些,但是还应该看到其他方面:在深圳乱收费是不可能发生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政府高效率的、规范的市场,其实就是降低企业的成本。”在谈到深圳对外资的吸引力时,三星视界中方副总经理胡皓华说。
深圳三星视界有限公司是由韩国三星SDI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于1996年6月合资兴建的彩色显示器件专业制造厂商,在全世界IT行业近年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了连年赢利。“由于公司目前对投资环境非常有信心,正准备追加投资上第五条生产线”,胡皓华补充说。
采访中,几乎记者所到的每一个企业都能听到对深圳政府行政效率的赞赏。沃尔玛是一家跨国公司,许多员工和外籍人士要经常出境,而按照中国现行的规定,正常进出境手续办下来差不多要两个月。此事刚反映上去没多久,深圳市公安局就为在深的五百强以及一些大型企业设立了一个“绿色通道”,去香港手续一天就可办好,出国手续三天就好。
为了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带来的挑战,深圳市政府调整了政策,进一步突出服务和高效,以适应新的“游戏规则”。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深圳已经陆续清理了2800件规范性文件,已经或准备废除的有1270件。到去年6月,清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对需要继续执行的文件,重新以政府公报的形式,在深圳市政府的网站上公布,未列入重新公布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自动失效。
从2002年年初开始,为减轻企业负担,深圳全市行政收费项目从330项减少到192项。取消全市公路收费站(高速公路除外)、取消“二线”关口对进入特区汽车收费等也可望近期内实施。
深圳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张金生副局长向记者介绍说,不久前,深圳再次对审批制度进行了改革,20多个审批部门各派出审批机构在外经贸局联合办公。承办的经贸新项目,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规的,一般2~3个工作日审批完;复杂一点的也在五个工作日之内一定办好执照;限制类项目则把20多个有关部门召集起来开联审会,不让客户自己去一个个跑。
深圳:最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地方
 |
汉莎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参加深圳子公司庆典活动 |
深圳1999年被国际建协授予亚洲第一个城市规划奖;2000年12月在国际“花园城市”评比中获得100万人口以上级别第一名,成为亚洲第一座国际花园城市。
“深圳不仅具有浓郁的现代海滨城市特色,绿地文化内涵及品位极高,而且是中国的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在是我见过的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尤其是现代高科技人才居住的地方”。三星视界公司中方副总经理胡皓华说。胡皓华过去在国家财政部工作,现在全家都从首都北京搬到了深圳居住。
由于同样的原因,三星视界公司外方总经理、副总经理退休后有的就留在了深圳,自己开公司做韩国和中国的贸易;另外该公司还有个韩方部长轮换回去以后,也辞职回到了深圳。
被吸引来深圳创业的不仅有国内外客商,还有大量的留学生。深圳留学生创业园区有限公司开园以来,短短两年时间,就成立了150多家公司,成了全国最大的留学生创业园区。深圳留学生创业园区有限公司CEO张滨龙1986年赴美留学,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数学博士。他说,自己生活在美丽的深圳,每天开着车上班,住着又大又漂亮的房子,和当初生活在美国除了身边同胞多之外,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同。在消费上,国内物价更低,在某种程度上比国外生活的质量更高。这在世界IT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深圳似乎比国外更有吸引力。
“深圳在交通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通信也是国际水平的。绿化特别漂亮,生活环境非常好,仅高尔夫球场就有十几个。”深圳汉莎技术有限公司德方总经理金连生谈起自己在深圳的生活时感到非常满意:生活在这里和生活德国、美国没有什么特别不同。
但是他对深圳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一些批评:外籍员工子女的就学条件不是很令人满意,他们希望有使用本国教材教育的学校,而这目前在中国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中国目前还没有什么适合外国人就医的高等级医院。尤其是外出的时候路上的警察太少,缺少安全感。
记者在随后的深圳采访中了解到,为在深圳投资、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开设的用双语教学的国际学校和为在深的港台人士子弟开设的学校,以及为适应外国人需要的高水平医院都已经在规划之中了。
深圳:继续领跑中国对外开放
 |
罗湖商业城 |
深圳,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不久前为自己描绘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30年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这可能吗?
深圳包含着太多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创造力的年轻移民城市,深圳过去确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经济奇迹,成为投资者的乐园。两年前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超过天津,位居国内大中城市第四位。
从1997年到2002年9月,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08个项目落户深圳,总投资额达到169.69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近五分之一在深圳投了资。投资额的40%来自增资,其中三洋公司从1983年进入深圳以来,在深圳投资(含合资)的公司已经发展到七个,共增资17次,总投资额达到1.94亿美元。
深圳过去担任过中国对外开放的领跑者,取得的辉煌有目共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深圳市政府依然如此自信,国内外众多人士表示怀疑:中国入世后,深圳特区已经没有过去诸多的特殊的优惠政策了,现在她和中国其他城市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她靠什么继续领跑中国对外开放?
深圳市长于幼军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入世后深圳独有的魅力和竞争优势不会消失,如在科技产业的先发优势和强大的配套能力、巨大的人才资源库、优美的环境、高效的政府等。
作为于市长讲话的有力注脚,最近一些跨国公司在深圳直接投资设厂的同时,又把大量订单转移至深圳。专家分析,这是因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圳在国际资本重新调整布局中显现出了优势地位。
把大量订单转移到深圳的有:英特尔公司原在马来西亚等地生产的4.5亿美元的主机板,思科公司原在墨西哥生产的70%的路由器,索尼公司原在日本生产的近20亿美元的游戏机等。IBM公司还逐步将英国的生产基地全部转移到深圳。沃尔玛公司将全球采购中心由香港迁到深圳。
此外,深圳还有自己的“独门暗器”。
 |
高交会展厅 |
于幼军说,中国加入世贸后,深圳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享受各种已往的优惠政策已不可能,但是深圳最近从中央政府争取到了“试验权”,也就是在中国入世承诺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在时间安排上,让深圳先行一两步;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的承诺也让深圳先试一试。按承诺,合资银行要3年以后才能进来,而深圳2002年内已有一家产生,同时还有一家保险公司进入也已得到国家批准。
再如,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之外,外国大型采购中心按政策是不允许在中国独资经营的,但深圳终于争取到这个特权。沃尔玛前不久将其在新加坡、香港的全球采购中心集中移至深圳;另外还有十多家跨国公司就采购中心移军深圳一事正与深圳商谈,目前已有六七家签了合同。
而前不久深圳将公共事业拿出来与外资合作,燃气、公交等都推出招标;在国有企业引进外资参股,这在全国也是首次一试,事先也是征得了国务院相关部委的支持。
于幼军说,深圳特区过去的“特”表现为事事在中国先行一步,今后的“特”也还是通过这种先行一步的“试验权”来体现。
也就是说,靠一个“先”字领跑了中国对外开放20多年的深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走在中国的前头,继续做中国对外开放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