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资是中华民族的经济血脉
——从“明星”看侨资企业发展之路
本刊记者 刘东平
 |
中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在京接受表彰 |
金秋的北京,鲜花与硕果竞相媲美。
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齐聚一堂,接受了祖(籍)国授予他们的荣誉!
“百家明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创造出了卓越成就,值得海内外中华儿女同为他们骄傲!
功劳有“三最”
人们还记得,24年前,中国开放之初的那个春天,香港美心集团董事局主席伍沾德先生携女儿伍淑清小姐飞来北京。此行他们完成了一个心愿,在中国大陆注册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001号,即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为中国侨资企业的开创书写了第一笔。
20多年来,侨资企业蓬勃发展,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的侨资企业占在华外资企业总数的70%以上,投资额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简括
侨资企业对中国开放和建设的贡献,有“三最”:即来得最早,数量最多,投资额最大。
从一些省市看,同样显示了这一点。福建是中国的重点侨乡,海外闽籍华侨华人有1000多万人,全省外资企业31000多家,其中侨资占70%以上,侨资企业已成为福建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长江流域的经济大省江苏,现有侨资企业12000多家,在全省外资企业格局中拥有“半壁江山”,在江苏经济建设辉煌成就中,“侨资”写下了一个个“第一”。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轴承钢生产企业,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是侨资;中国最大、亚洲第一的木材深加工基地苏州维德工业城是侨资;中国化纤行业中最大的侨资企业,苏州俐马化纤工业有限公司是侨资……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先锋城市深圳,有2万多家侨资企业,投资额达200多亿美元,成为全国侨资企业最集中、投资最高的城市之一。在全部外资项目中,85%是侨商投资或参与投资的,其中有800多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和1200多个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在全市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250多家企业中,84%是侨资企业。全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深圳占了51家,其中40家是侨资企业。侨资企业为深圳市提供了几百亿元的税收,为100多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正如深圳市侨办主任张省轩所说:“引进侨商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新世纪对深圳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的新亮点
中国侨资企业发展至今,不断呈现出新的亮点。
今天在全国千万侨资企业中,有一批实力雄厚壮大的“企业明星”脱颖跃现,成为侨资企业发展的新亮点。 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为世界造纸业瞩目之地。总投资18.23亿美元,年产纸量110万顿,目前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技术最先进的造纸企业,也是世界上单厂规模最大的铜版纸厂,它的纸机车速两次打破世界纪录。
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不仅在全球百打科技公司评选中,进入全球前100大科技公司之列,还同时在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200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21位。“冠捷”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显示器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生产量仅次于韩国三星。2002年,冠捷电子总产量达1420万台,营业额18亿美元,其中出口为11.38亿美元。
福耀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规模为国内汽车玻璃行业第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目前公司拥有同行业中最大的全国汽车玻璃销售网络,被《新财富》杂志评为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百强第4名。福耀玻璃有限公司的对外出口总额60%,其中在美国维修市场的占有率12%,大洋州市场占有率15%,日本市场占有率7%,俄罗斯市场占有率10%,对东南亚、欧洲市场也有一定份额。
这些大而强的侨资企业,其规模、效益和全球化业绩都令人瞩目。不仅为千万侨资企业提供了榜样和示范,也展示着侨资企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许多近年引入的新侨资企业,大量带入了先进科技和先进企业管理理念,这一突出特点,成为侨资企业的另一新亮点。
侨资明星企业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是福建惟一一家中外合资铝箔生产厂家。这家厂先后从法国、德国、瑞士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铝箔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完全按照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经营。其生产的“达顺牌”高档铝箔产品,技术水平为国内一流,后经法国专业技术权威部门鉴定,“达顺牌产品质量已达欧洲同类产品水平”。目前,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的产品已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并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达顺牌”铝箔已销往香港、台湾、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并开始进入欧洲市场。目前该公司的年产值3亿元人民币以上,成为全国这一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澳大利亚华人博士施正荣,曾师从当今世界“太阳能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马丁·格林教授,被公认为世界太阳能核心领域的一流科学家。由他投资和出任总经理的江苏无锡泰利电器照明制造有限公司,很快聚集了一批在光电、光热行业中世界一流的技术人才,他们发明的产品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还保持了光电领域内的世界前沿地位。
近几年,海外留学生和新华侨华人回国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多,为新一轮侨资企业增添了活力,也成为又一新亮点。 UT斯达康公司是留美硕士吴鹰等1995年回国创办的,累计投资达30多亿元人民币。UT斯达康公司在美国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队伍,加上中国通信大市场的优势,不断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通讯产品,在竞争中节节取胜。率先开发的“小灵通”通信产品目前已覆盖了中国400多个城市,截至2003年8月底全国用户达到2500万。1998年,吴鹰被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选为亚洲50位拯救亚洲金融危机的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公司销售收入9.8亿美元,吴鹰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UT斯达康公司为中国政府综合纳税贡献13.8亿人民币。2000年3月,UT斯达康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首家中国留学生创办的在美国上市的高科技通信企业。
据江苏省侨办的统计,江苏目前已有上千名“海归”人士创办了近千家高科技企业。苏南常州市侨办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常州近两年共注册成立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企业30家,其中IT行业14家,生物医药6家,机械、新材料和环保企业10家,企业法人代表中,拥有博士学位的18人,硕士9人。可以预期,凭借这群高素质和国际化视野的“海归”派能量,一定能尽快打造出侨资企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瓶颈与出路
侨资企业发展中有灿阳,亦有雨雪。侨资企业所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侨资企业的投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比如在一些乡镇,对侨资企业的行政干预比较多,税费负担重,尤其是一些行政收费居高不下,让企业难以接受。在工商部门的统计归类中,侨资企业没有单设类别,使得一些有关维护侨益的法规、政策不能及时落实或惠及企业。不少侨界人士呼吁,应尽早颁布侨资企业保护法规及条令,在各级政府部门树立“亲商、安商、富商、便商、利商”和为投资者和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创建优良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
再有,不少侨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全国侨资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多,投资金额小的企业多,投资传统领域和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多,如商业、服务业、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多,导致侨资企业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后劲不足的问题,不少企业步履艰难。因此要积极引进新的侨资,逐步构建起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侨资企业新结构。向高端科技要生产力,要企业的发展后劲。
另外,以往侨资来源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使该地区华侨华人经济受到了损失,也直接影响到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力度。如苏州等地方,近年来侨资的投资份额在外资企业中所占比例有所回落。目前亟需向更广大的空间开拓引资渠道,力求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全面引资有所突破,。
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经济时代。我们的侨资企业是否做好了积极应对的准备和战略决策?提高侨资企业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侨资企业与国际间和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已势在必行。侨资企业本身,也到了以新思维新观念,加快国际化竞争合作步伐的紧迫之时。
侨资,是中华民族的经济血脉,侨资企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的力量。凝聚、发展、共荣,为了明天,中华民族以强大有力的伟岸身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00-2002年度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评选表彰活动
为褒扬侨资企业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推动侨资企业的更大发展,国务院侨办开展了“2000-2002年度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评选与表彰活动。
侨资企业是指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资本占投资总额25%以上的外资企业。此次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是从全国推荐的500家侨资企业中评选出来的.。国务院侨办向百家明星侨资企业颁发了牌匾和荣誉证书。
百家明星企业中,有轻工企业22家,从事房地产、酒店和零售等服务业的企业20家,从事化工、建材行业的企业15家,电子通讯行业的企业14家,食品行业企业11家,纺织行业企业9家,此外还有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农业钢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这100家侨资企业的投资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香港和东南亚国家,其余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和澳门。百家明星侨资企业分布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86家,中部地区6家,西部地区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