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旅游风情 >

旅游风情

乡土游

澳门散记

风情塔吉克

 

 

美食地图

“宝盛缘”有人缘

 

中国旅游业正在扩大对外开放力度
到2020年,中国将完成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风情塔吉克

文/ 杨丽琴 图/ 韩连斌

在新疆海拔4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自古有一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它的名字叫“塔吉克”。

走上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走进塔吉克人的故土家园,你会处处感受到塔吉克人的淳朴浪漫,浓郁风情。

冰原上的红裙格外艳

出嫁前的新娘

刚进入塔什库尔干县城,远远看见一位红衣红裙女子,莞尔一笑,款款走来。她头戴绣花小帽,帽前挂着“斯勒斯拉“(一排小银链),帽子外面还披了一条镶有亮片的红纱头巾,戴着银质大耳环,四根长辫梢上系着大红丝穗;身穿红色长裙,颈部和胸部都佩戴着精致的银饰品;碧蓝的眼睛顾盼有神,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这样打扮表明她已是新嫁娘了。据说塔吉克的新娘装得穿上整整一年时间呢。

塔吉克人非常喜欢红色,红色鲜艳,给人一种温暖、热烈之感,在冰雪高原上十分耀眼夺目。出于这种审美心理,塔吉克男女的皮靴多染成红色,订婚时男方送来的主要礼物也是大红头巾。新娘的盛装更是满身通红:头披红纱巾,辫梢系红丝穗,身穿红长裙,外罩红长披,脚蹬红皮靴。就连新郎新娘身份的特别标志,也离不开红色:新郎的帽子上缠红白两色相间的彩布,新娘的手上戴系着红白两色手绢的戒指,据说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冬季农闲里,是塔吉克人结婚的“大忙季节”,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吹吹打打的热闹迎亲队伍。新娘骑在高头大马上,红色的纱巾红裙在蓝天冰山映衬下格外耀眼。

吻手礼

与石头的不解之缘

生活在高原的塔吉克人,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塔什库尔干,突厥语“石头城”之意,在县城东面的大石岭,古代“葱岭险道”边上,还坐落着一座石头城。这是塔吉克人祖先建立的王国。

古代塔吉克人,被称为羯盘陀人,他们自称汉日天种,是汉公主与太阳神的后代。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中国公主远嫁波斯国王,行至塔什库尔干时,遇战乱,被迫暂居在一座城堡内。每日正午,一道强烈刺目的太阳神光正好照射在公主身上,致使公主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了一位王子,长大后成为羯盘陀国的第一代君主。

石头城的城墙沿山势而筑,外观很像一座截去顶部的巨大锥体,底大顶小。城的一面当临悬崖,城体很不规则,分内城外城,有四座城门,从陡险的坡道进入城内,道旁有高大的垛口、瓮城,形势险峻,高大雄伟。石头城城墙最高处有20多米,城墙上有许多从上向下窥视的圆孔,每隔几米一个,很像单筒望远镜,这个发明创造足见高原塔吉克人的聪明智慧。世事沧桑,现在的石头城内,除了还有一些府第、佛庙、民居的遗迹外,就只剩下大大小小的石块和土坑了。

去探访塔吉克人聚居的村落时,笔者却意外地发现,他们依山建造的房屋和院墙,竟与石头城的构筑方式类同,全部采用泥和石头砌成。这不禁让人感到,今天的塔吉克民族,似乎依然固守着他们祖先——羯盘陀人的遗风,住在石头搭建的居所里。

事实上,塔吉克人不仅住石头房屋,还有以石头传情表意的风俗。塔吉克人擅用石头传递某种信息。尚若在路途捡到人丢失的物品,他们常常会自觉地将它放置路边,上面再压一块石头作为标识,而除了失主,谁都不会去碰一下这种有记号的东西。

小伙子若用一个红线缝成小黄布包,装上几粒石子儿送给姑娘,意思就是:我爱你的心如同石头一样坚硬,永久不变。而这种以石头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儿女情爱,还可传递深厚友情。笔者在采风后即将与塔吉克村庄的父老乡亲别时,房东大爷就送我了一只红绸荷包,里面放了一串杏仁和一粒石子作为标志。老人说:“杏仁共有九颗,代表我们全家九口人的心,石子几百年也不变,就像我们对你的感情”。

鹰的传人

帕米尔高原山川险阻,交通阻塞,那自由翱翔于雪山之巅的山鹰,就成了塔吉克人最羡慕、崇拜之物。山鹰是塔吉克人的图腾崇拜,他们认为鹰是忠诚、勇敢、坚强、正义、英雄的象征,以至于将鹰“人格化”。在塔吉克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就流传着许多关于鹰的动人故事、鹰的民歌、鹰的寓言和鹰的谚语等。

塔吉克人非常喜欢在舞蹈中模仿鹰击长空的种种动作,时而振翅直上,时而展翅回旋,时而收翅降落,兀自轻松活泼,动作矫健优美,鹰舞,被称为塔吉克舞蹈的代表作。

在塔吉克民族的喜庆佳节或家庭晚会上,常可以看到男女表演的双人鹰舞。表演时,男子舞姿矫健,粗犷,伸展双臂,前后摆动,恰似雄鹰飞翔。慢步时双肩微微弹动,显示豪迈潇洒的气派,快步时身体盘旋俯仰,如鹰起隼落,刚劲而稳健,恰如雄鹰搏击风云之势。女子的舞姿,则双手在头顶上里外盘旋,动作柔媚,婀娜多姿,与男子的雄健舞姿配合默契,珠联璧合。

塔吉克的民族伴奏乐器,也与他们崇爱的山鹰紧密相连。鹰笛,就是用鹰的翅骨镂刻而成,长30厘米,仅有三个音孔,吹奏起来音色明亮高亢,凄情激越,优美悦耳,好似长空鹰鸣,别具一格。

在许多欢快庆贺的场面,塔吉克人常以鹰笛和手鼓、热瓦甫、巴朗阔木等弹拨乐器共同演奏乐曲,曲调悠扬,塔吉克人引亢高歌,一唱众和,歌声热情奔放,再加上双人或集体的鹰舞,群情激越,高潮迭起。观众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为舞者击掌助兴,吹起口哨,并发出“噢,噢!”的欢叫声,气氛热烈感人,充分显示出塔吉克民族“鹰的传人”的独特风采。

塔吉克族,人口3 3 5 3 8 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散居在县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地区。

“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是“王冠”的意思。先秦时代,塔吉克族先民就已经是祖国西陲帕米尔高原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从公元前二世纪起,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开通,这里便成了东西丝路的通道。两千多年来,塔吉克人不断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自己颇具特 色的历史与文明。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