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旅游>

旅游

抗日第一枪从这里打响

三峡旅游:小康大业,人才为本
分享怒江


 

抗日第一枪从这里打响

 

李敏辉

卢沟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我们从天安门驱车出发,去参观位于北京南郊的卢沟桥、宛平城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行进了十几公里,首先来到位于丰台区的卢沟桥,这座被国外称为是“马可·波罗桥”的古石桥,以其大气而舒展的身姿横跨在永定河上。

英雄桥 英雄城

卢沟桥,对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193777日,正是在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序幕,使卢沟桥深重地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19376月,日本侵略军已盘踞在永定河西岸,并不分昼夜地在卢沟桥一带进行所谓“演习”,其用心险恶昭然若揭。卢沟桥既是北京的咽喉,又是南下之要冲,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成为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77日夜,日军举行以卢沟桥为攻击目标的军事演习,扬言一士兵“失踪”,要求过卢沟桥进入宛平城搜查,并鸣枪示威。遭中国守军严词拒绝后,日军即炮轰宛平城,从东西两面夹击卢沟桥。

中国守军忍无可忍,拿起枪奋起抵抗,跃出战壕,抡大刀同敌人肉搏。日军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卢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铁桥曾一度失守,中国守军勇猛顽强,不畏牺牲,经过4小时激战,从日寇手里夺回了铁桥。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陈在卢沟桥头,而中国守军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引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端,从此拉开了八年艰苦卓绝抗战的序幕。可同样是对卢沟桥,同样是外国人:13世纪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中国作友好访问后,在他著名的游记中称赞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据有关材料的记载和统计数字,卢沟桥始建于12世纪,当时南宋偏安,北方为金国所有,卢沟桥所跨越的卢沟渡口是当时从南面进出北京的唯一门户,该桥原有的浮桥和木桥等临时性交通设施已不能适应交通需要,为此建了一座耐用的大石桥即卢沟桥,初名广利桥。1189年开始兴建,1192年竣工,后历代有所修缮。如今桥长212.2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宽7.5米。共有11个桥孔,10个桥墩,281根望柱,279块栏板。

作为北京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一座多孔联拱石桥,卢沟桥工程浩大,建筑宏伟,结构精良,工艺高超,是中国古桥里的佼佼者,名列中国古代三大石拱桥(另外两座是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之首。

卢沟桥最引人注目的,是桥两侧的一根根望柱上雕刻的石狮子,这些难以数清的石狮或蹲或伏或起或卧,在它们的头上、背上、腹部、爪下还藏有小石狮,千姿百态,生动逼真。这些石狮分别是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其中大部分是明、清两代的原物。据统计桥上的石狮数多达489头。

在桥的两端各设有4根高近5米的华表,远远望去,同桥浑然一体,优美壮观。桥畔的汉白玉碑亭里有一方刻着卢沟晓月四字的石碑。相传卢沟桥在古代是文人雅士吟诵之地,他们面对着桥上石栏刻狮,柳林夹岸,桥下水声潺潺,晓月流光,不禁依恋叹羡,留下了许多触景抒怀的诗句,“卢沟晓月”作为燕京八景之一,由此成名。

出卢沟桥向东,步行不远就是300余年前明末修建的、用以拱卫京师的宛平城,卢沟桥事变中的中国守军,当年就是驻防宛平城,和日本侵略军展开殊死的斗争。我们来到宛平城,就一一看到墙上还留有累累弹痕,清晰可辨,作为当年日军攻城所无法抹去的罪证。

宛平城有东西两个城门,建有城楼、瓮城和闸楼,城的四角有角楼,南北城墙正中设中心楼,有马道并在台上盖有楼和兵房,城墙四周外侧有垛口,垛口上有盖板、望眼,下有射眼,城墙基础以砖石构成,厚实坚固。有材料记载,宛平在唐朝名幽都县,辽改称宛平,现代的宛平城是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所建,东西长640米,南北长320米,当时名为“拱极城”,到了民国十七年(1928年),宛平县署由北平城里迁置拱极城内,从此改名宛平城。由于其对北京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坚固性,宛平古称“崇墉百雉,严若雄关”。如今站在城内仰望城楼,雄伟威严,依然象是祖国的忠实卫士,屹立不倒。

今天的宛平城,大部分是居民和商业区,人们在此过着安宁的生活。其东侧则已经辟为抗日战争烈士陵园,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观光胜地,占地二十公顷,园中还种植了雪松、合欢、珍珠梅等十余种乔灌木和名贵草坪,林草相映成趣。

园内有以《国歌》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雕塑群区由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和正义必胜四个部分共计三十八尊铜铸雕塑。人置身于雕塑园中,举目眺望,纪念碑巍然高耸,雕塑群凝重悲壮,宛平城墙岁月沧桑,不禁令观众浮想联翩,万千感受油然而生。

今天看来,由于抗日第一枪从这里打响,卢沟桥和宛平城也就成了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英雄桥和英雄城,而它在和平年代里造就的卓越建筑工艺和深厚人文底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对于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和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正是卢沟桥和宛平城吸引游人们纷纷前来的根本所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抗日战争纪念馆

在宛平城中心,坐落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仿古典牌楼为正面外形,具有民族特色,由序厅、展厅和立体形象半景画厅组成。

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座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镶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八路军进行曲》的曲谱。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8口方形古钟,象征着八年抗战,蕴意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钟长鸣。

展厅内的展览内容分“抗日战争的序幕”、“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区”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五大部分,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依次陈列着从1931九·一八事变1945年抗战胜利这14年间的珍贵历史文物和照片,据介绍达5000余件,以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遗物和文稿为主,其中有些文物已成孤品,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说明了这场战争的由来和经过。

展出利用了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让人产生了强烈印象,比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战士倒下了,亲吻着祖国的大地,但手中的枪刺直指苍穹,表现出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这场战争给中国军民造成的伤亡是2168.5万人,不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和台湾这五省伤亡的人数。这样重大的伤亡,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从晚清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我台湾和附近诸岛,并变本加厉,加快对中国的侵略步伐。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东北三省,紧接着日军攻入山海关,步步紧逼,进军唐山,驻军天津,强占北京近郊,直到193777日深夜进攻卢沟桥,引发中国的全面抗战。在这段“序幕”中,大量文献和实物,包括来自日本的文献和实物,都确切无误地证明着这场战争的真相。这是中日两国和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早有定论的。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是不容篡改和抹煞的。

在当年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中,不乏热诚爱国的仁人志士。纪念馆找到他们在反侵略战争中建立的功绩,一并陈列在这里。从十九路军在上海的抗战,到二十九军在华北的抗战,直到配合盟国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苦战,都一一呈现给参观者。在战场上倒下的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将军也在这里占有光荣的位置。凡是有功于中华民族的英雄,都是不会被忘记的。

八年抗战,中华儿女的一次大动员。新疆各族人民给国家捐献战斗机,藏族同胞把羊毛送给抗日军民,蒙古族骑兵游击队持刀杀出草原,海南黎族游击队在椰林里的战斗……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史诗,表现出面对民族的生存死亡,中华儿女空前的大团结: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使观众动心的是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全力支援。泰国华侨中的1000多名汽车司机返回祖国参加军事运输,美国华侨中的飞行员回国参军,从印度尼西亚回来的女青年战死在华北战场,侨胞们送到祖国的金钱和物资,更是不计其数。纪念馆也展现了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战友声援中国抗战的行动,我们看到苏军出兵东北,美军围攻日军的战斗场面,为了反对法西斯,世界人民凝聚了起来。

在“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的展出部分,日本天皇发布了投降诏书,日本外相和总参谋长在降书上签字,战争罪犯受到国际法庭审判。历史翻开新的一章。在纪念馆的最后一部分,从中日恢复邦交这崭新的一页开始,人们看到,1985年夏,“日本侵略中国实况调查访华团”在卢沟桥上献给中国人民的那面旗子,上面写着中国人民的一句古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将闭馆一段时间,进行大规模修缮改造,预计耗资5000万元左右。除了对馆藏基本陈列进行重新设计、设备升级换代外,还将补充四、五百件从未与观众见过面的抗战新文物,预计7月初重新开馆,届时,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游客在这一黄金品牌的红色旅游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翻过60年的历史篇章,当我们置身于卢沟桥、宛平城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感受到先辈的热血,触摸到岁月的沧桑,看到的是街道上漫步的情侣,民居顶的袅袅炊烟的一派和平景象,更加体会到今天的发展和繁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应倍受珍惜。然而当前在日本国内,仍有一部分右翼势力,篡改历史、为军国主义招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应有的警惕。抗日红色景区对于现代中日两国人民,教育意义重大,世界要发展、要繁荣,还要靠我们共同来保卫和平。

旅游指南:

景点: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三处相距很近)

门票价格:卢沟桥 10元  

宛平城免门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2元、学生4

交通线路:

公交车:乘309310313339路弹簧厂站下车,北行至卢沟桥。

自驾车:走京石高速路自宛平城、卢沟桥出口200米即到。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