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微笑
--记第十二届宋庆龄樟树奖获奖者
沈海平
 |
左起为:彭珮云、陈香梅、伍德琛、白坚龙、祝燕涛 |
创设于1985年6月的宋庆龄樟树奖,是由宋庆龄(1893-1981)生前的追随者们,为了纪念她,发扬她的精神提议设立的一个奖项,由中国福利会评选产生。该奖取名于宋庆龄生前钟爱的香樟树,它美丽、清香、坚韧,一如宋庆龄的伟大品格。至2004年,宋庆龄樟树奖共举行了12届颁奖活动,产生了90名获奖者。获奖人员均为在妇幼保健、儿童文化教育福利事业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成绩卓著者。
2005年5月,第12届“宋庆龄樟树奖”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此次获奖者共有5名。他们分别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彭珮云、著名国际社会政治活动家陈香梅(Chen Hsiang mei)、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首席代表伍德琛(Dr.Christian Voumard)、国际“微笑列车”总裁白坚龙(Brian F.Mullaney)、公安部刑侦局调研员祝燕涛。
彭珮云--让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走向规范和法制
彭珮云,女,1929年12月出生。现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彭珮云1993年-1998年担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1998年-2003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全国妇联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彭珮云十分重视法律和政策的作用。在她担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协调和参与了有关妇女儿童法律、法规、政策的起草、制定和修改工作,使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在她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多部涉及妇女儿童保障的法律出台,全国人大还多次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情况列为执法检查的重点。担任全国妇联主席后,她致力于推动立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2001年,全国妇联参与了全国性的贯彻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检查,而且积极推动国务院在2002年出台新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防止儿童被拐卖后强迫劳动。在她的重视领导下,全国妇联还多次组团或参加政府组织的代表团参加双边和多边会议,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不断完善国内法律。
彭珮云十分重视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在她领导下,重点抓了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妇女文盲率等达标难度较大的工作,组织力量进行专门调查和分析,通过试点工作,使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卫生保健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为表彰她在维护中国妇女儿童权益和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等方面作出的杰出成绩,2004年,联合国授予彭珮云特别贡献奖。
陈香梅--用百分之一百的中国心关注西部儿童教育
陈香梅,女,1925年6月23日生于北京,美国著名华裔政治活动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夫人,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
作为一名成功女性,陈香梅心系中国的妇女儿童事业,情牵中国教育事业,心念西部贫困学子,热心中国公益,对老少边地区,对妇女儿童,给予特别的关注,她不愿“锦上添花”,却乐于“雪中送炭”。如设立
“ 陈香梅教育基金会
“ ,旨在奖励来自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乡村一级教师,鼓励他们长期坚持在农村、山区、民族地区任教,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成绩。她还出资招待西北地区优秀教师到北京游览,她说:“这些人可能一辈子未曾到过北京,让他们开眼界也就等于开了大西北成千上万学子的眼界。”1999年,陈香梅女士倡议设立”优秀校长奖”,培养新世纪专家型校长,并实施”香梅千校工程”。主要面向西部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学校,通过办学指导、校长教师培训、资源共享、奖学金、出国学习、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中国发展1000所中小学,改善其办学条件,为没有上学的孩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上学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自20世纪80年代起,陈香梅女士在中国大陆总计捐款3000万元人民币,用于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公益活动和教育表彰活动。陈香梅女士还出资100万元人民币,在上海市静安区设立基金,用于培训下岗女工。她在安徽捐资支持开展“爱心助困香梅嫂子创岗”行动。
她参与举办的其他公益活动还有:全国妇女优秀读物奖暨陈香梅奖、陈香梅巾帼创新奖、陈香梅电视剧著作奖、陈香梅新闻奖等。
伍德琛--积极拓展联合国儿基会在中国的工作
伍德琛博士,男,1946年1月出生,瑞士人。儿科专家, 现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已有25年历史。在儿童基金会的帮助下,中国在许多领域,包括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全民食盐加碘等方面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并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伍德琛博士已经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了20余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非洲,他在与可用疫苗预防的疾病和诸如疟疾等地方病作斗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还积极倡导促进女童教育,并在改善饮用水和开展紧急援助方面引入创新性的项目。北京是伍德琛博士就任的第六个城市,目前在中国,他领导着一个涉及多部门合作的五年国别方案,其预算金额高达一亿美元。中国办事处目前有70多位工作人员。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在伍德琛博士的带领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更积极地拓展新的工作领域,其中包括艾滋病项目,尤其是加大了对青少年和孤儿所面临的艾滋病问题以及流动儿童、拐卖儿童、儿童意外伤害和砷中毒等问题的关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卫生、教育方面的工作得到了扩展,并把重点放在解决影响西部地区的差异问题。预防碘缺乏病项目的成功经验被用于食品微量元素强化、补充维生素A以及帮助制定国家级的营养策略。
最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又把它的合作伙伴扩展到私营企业。在伍德琛博士的领导下成立了筹资处,为中国儿童开发更多的资源。
白坚龙—由他本人创办的“微笑列车”已经开往55个国家
 |
白坚龙和被救治的孩子 |
白坚龙 ,男, 1959年5月5日出生,美国人。现任国际“微笑列车”总裁。
“微笑列车”是一个国际性儿童慈善与医疗教育组织,通过为贫困患儿提供免费手术、出资培训当地医生、研究治疗和预防唇腭裂的方法等途径,致力于帮助全世界数百万名患有唇腭裂的儿童,最终消除唇腭裂,并努力成为世界上最“低成本高效率”的唇腭裂组织。白坚龙是“微笑列车”创始人之一,他一直致力于帮助并免费培训发展中国家的医生治疗唇腭裂儿童。在贫困儿童得到医治的同时,也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
白坚龙先生从事儿童整形与重建手术慈善事业12年。1992年他创办“微笑行动”为美国贫困儿童免费进行手术与治疗。自1997年4月起,白坚龙开始从事“微笑列车”工作。2001年7月担任总裁后,他负责全球所有的“微笑列车”项目。现在,“微笑列车”成员遍布全球55个国家。通过白坚龙先生的努力,在短短的5年中,“微笑列车”已向全球11万多名唇腭裂儿童提供了免费手术。
自1999年以来,中华慈善总会与国际“微笑列车”合作,在中国开展“微笑列车”项目。至今已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市建立了108个定点医院,共培训了2000多名医务人员,为6万多名贫困的患先天性唇腭裂的儿童提供了免费的唇腭裂外科手术,使他们获得了新生。“微笑列车”项目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医疗公益行动之一。
祝燕涛--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女英雄
祝燕涛,女,1955年11月3日出生,一级警督。现任公安部刑事侦察局侵犯人身案件侦察处调研员,负责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及侵害妇女儿童案件侦破工作。
祝燕涛从警28年,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工作战线工作了11年。她先后参与组织了4次全国性的“打拐”专项斗争及20余次区域性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集中行动,组织召开了6次全国打拐工作协调会,多次深入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严重的省、自治区,指导、督办重大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400余起。2001年-200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20360起,抓获犯罪分子22018名,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42215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近年来,中国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工作开始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各种国际组织的“打拐”合作项目。祝燕涛参加了20余次各种类型的国际“打拐”会议,她积极利用国际资源与技术,在她积极推动下,从1999年至今,公安部先后与有关国际组织开展“打拐”合作项目150余个,获得各类资金支持近百万美元。
她关心每一名基层“打拐”民警及他们的家庭生活,关注每一名“打拐”民警的成长,关键时刻敢于承担责任。她时刻惦记着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冷暖,深深牵挂着每一位因失去子女伤心欲绝的父母。在办案的同时,尽自己所能,给予经济资助和关怀。
在这正义与邪恶较量的特殊岗位上,她为国家和社会治安的稳定,为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为保障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做出了贡献。
沈海平,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