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旅游>

旅游

山里水乡古婺源

厂甸庙会
北京游乐园推出2005年新春欢乐嘉年华


厂甸庙会

金 鉴

传统的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

逛厂甸是老北京人过春节时最大的乐趣。老厂甸在我童年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位于和平门外的厂甸原是琉璃厂外面的空闲地,元代(1271—1368)是琉璃窑,明代(1368—1644)是工部所属五大厂之一。清康熙(1662—1722)年间,为了皇宫的安全,将灯市口每年正月初二至十六的灯市分为“灯归城内,市归琉璃厂”,厂甸成为春节的集市所在。乾隆(1736—1795)年间,琉璃窑迁走了,但琉璃厂和厂甸的名称仍保留下来。
由于“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原因,厂甸庙会一停便是37年,时光如隙,人生有几个37年呢?自打2001年恢复了厂甸庙会,我是年年必逛,其一是感慨人生苦短;其二是寻觅我童年之梦。厂甸是老北京京味民俗的集中荟萃,现将恢复厂甸庙会4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集锦于此,以飨读者。

京味民俗的集萃

据记载,上个世纪30年代的厂甸庙会,“红男绿女,白叟黄童,跻跻跄跄,各种耍货摊,则栉比鳞次……”恢复厂甸庙会后,形式未变,但许多项目则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您看这边:卖风车的老汉用劲挥舞着一个巨大的风车(风车上有一百个风轮),一片清脆的响声,韵味悠长,欢天喜地。那边,抖空竹的姑娘动作利落,空竹上下飞舞,嗡嗡作响,引来众人围观,抖到精彩处,不时有人叫好。最高兴的是孩子,他们穿着崭新的衣服,手里拿着风车、糖葫芦,兴高采烈地追着、喊着,节日的气氛浓烈。老北京的风味小吃是应有尽有,艾窝窝、豌豆黄、灌肠、豆汁、驴打滚,萨其马……人们尽情品尝。那玩的、用的就太多了:有昆塑制作家胡振邦做的毛猴、有天津泥人张制作的憨态可拘的泥人、也有陕西制作的泥塑物品,充满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有卖风筝的、有卖精美绢人的、有卖噗楞楞的(旧时吹玩之物);有捏面人的、有吹糖人的、有用马蔺(音吝)编蚂蚱、蝴蝶的,也有卖旧书、文房四宝的,一派节日喜庆场面。
琉璃厂东街的火神庙是逛厂甸庙会的必去之地。陈重远先生在《文物话春秋》一书中记载:“每年阴历正月初六开始至十六,琉璃厂厂甸,火神庙,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达官贵人,文人学者,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太太小姐,也出来逛厂甸,出没在火神庙的珠宝摊和古玩、书铺之店堂。”可见当时火神庙之火爆。
火神于伯,传说是黄帝曾封长子于伯掌管火神,称“火正”。后经历代,人们便将于伯尊为主管兴家旺市的神仙。北京曾把火神庙作为商家云集朝拜的圣地,逛厂甸必逛火神庙,诚心诚意地拜火判儿,以期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生意兴隆,阖家平安,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感受传统文化

2002年厂甸庙会,海王村中国书店有现场表演碑拓的,出这个点子的一定是位高人,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早已忘怀了。我辈虽喜欢碑拓,但科班形式的碑拓过程也没见过。在庙会上不但大饱眼福,还能亲自操作,并收藏自己的“作品”。一块小碑,一尺见方,有乾隆御笔“敬天爱民,清心寡欲”八字。先在碑上刷一层白芨水(中药),铺上一张宣纸,用干刷子在宣纸之上敲,碑全都敲到了,让该凹的地方凹下去,然后用扇子将宣纸扇干,再用脱脂棉制作的棉锤,蘸墨在一块木板上反复敲摔合适时,轻轻在宣纸上慢慢地敲,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揭下宣纸。为何碑拓较贵,看过全过程的人就会知道,这整个赚的是一个功夫钱。中国书店此种作法,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创收,但功在后代。中国书店还曾有彩色年画套印的表演,那又比碑拓更精彩了,有几种颜色就有几套印板,那才叫绝呢!

文 市

庙会门口的大风车

厂甸庙会恢复,场面热烈这是大家所共知的,一是中国书店门前,有大量线装书出售,虽然北京的潘家园可见到古籍出售,作为中国书店在门前摆摊出售仅现厂甸,遂引起我辈读书人的极大兴趣,虽然价格不菲,然而,翻一翻这充满文化古韵的书籍,也是令人十分欣慰的。其二是琉璃厂西街(荣宝斋斜对面),有一古籍书店,春节期间有“现代文人书札墨迹展”,从简介中得知:文人信札是从已故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先生家中借出的,涉及民国至今许多文人,如王国维、周作人、邓之诚、陈寅恪、胡适、启功……近百人,大部分是用精美的专用信笺、毛笔书写,间或有用钢笔书写的也十分讲究(有一桢胡适先生用钢笔书写给陈校长的信,十分规矩。)如此众多的文学大家手迹展示,极为难得,应该说是古籍书店献给37年后厂甸复开之礼。
2003年的厂甸在东琉璃厂恢复了老厂甸的“文市专区”,占地共250平方米,一得阁的墨汁,李福寿的毛笔,中国书店的古旧书修复,荣宝斋的木版水印,“各路人马”现场展示绝技。
单说一说卖葫芦的摊位,这要从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的鸣虫文化说起。历史上,上至皇帝、中至宦官文人、下至黎民百姓都曾经同小小的秋虫发生碰撞,引来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鸣虫文化非常重要的载体就是饲养鸣虫的罐、盆与葫芦。罐、盆大多用于夏秋两季;而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冬季,鸣虫则要养在葫芦里,当然不同的鸣虫要放在不同类型的葫芦里。
东琉璃厂张连桐老先生的摊位,棒子、柳叶、油瓶、鸡心、蜘蛛肚等,玲珑各异的葫芦挂满、摆满摊位,它们分别适合养蝈蝈、札咀、油葫芦、蛐蛐、梆儿头、金钟等人工孵育冬季鸣虫。摊位一侧的展框内,有许多名人用过的各种葫芦的照片,张老先生热情宣传葫芦文化,许多人通过张先生的讲演,对鸣虫休闲文化加深了了解。
再说说叫卖,许多穿着传统服装的小贩,拿着应时的道具,高声吆喝!我虽然学不来,但此情此景,使人们的怀旧情绪不禁油然而生……
2004年逛厂甸,给我印像最深的是东琉璃厂戴月轩店,推出免费为游客修笔的活动,虽说事小,但是能为游客所想,且免费修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是难能可贵的。
海王村的大门复制在东琉璃厂的口上,让人自然地想起传统的老厂甸那红火的场面……一些挎着烟箱,边走边吆喝的小贩、捏面人的、吹糖人的、编草虫的、抖空竹的给热闹的厂甸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一得阁店也在门前设了摊位,卖些文房四宝物品,我从中挑了几块巴林石印章;又在别的摊位买了两把紫砂壶;在西琉璃厂一摊位买了一件龙形铜笔架;还给孩子买了两只小瓷猴,形态生动,逗人喜爱。
复出四年后的厂甸又成了北京人最乐意逛的地方。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