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华商发展的新机遇
本刊记者 刘东平
第三届世界华人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集中探讨了“建立中国—东盟贸易区(CAFTA):华商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这一重大论题。研讨中,许多与会东盟国家华商都形成这样一个共识:CAFTA的建立过程,是东盟华商与中国共同繁荣发展的一次大好机遇。请看三位华商的观点看法。
东盟华商争取搭上中国经济快车
谢国民 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
谢国民,祖籍中国广东,1989年出任正大集团董事长。曾任泰王国政府与国会农业委员会顾问、国家立法议会议员等职务,还先后担任了泰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获得
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荣誉博士学位。
谢国民认为,投资中国是一个双赢战略。中国的快速崛起,给华商带来发展的大好机遇。未来,中国仍是全球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龙头。中国有无以伦比的三大优势:一是市场广阔;二是劳动力成本低,但素质比较高;三是许多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蕴藏了无限商机。特别是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构架协议》,是一个中国与东盟加快发展合作的契机,东盟华商应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到中国大陆投资,既发展中国经济,又发展了我们自己的事业,是一个双赢的战略。泰国正大集团已从20多年投资中国中获益巨大,现已在中国内地建立了200多家企业,公司投资总额50亿美元,年营业额300亿元人民币。发展壮大成为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跨国企业之一。
谢国民还认为,要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资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给华商投资创造了新的机遇。目前,中国有大批国有集体企业将改为股份制企业,其中许多企业拥有一流技术和人才。如华商资本投入企业改制中,可节省建设时间、利用专业人才,直接取得一定市场份额。这样的机遇非常罕见,是华商进入中国和迅速发展的一条捷径。另外,在推进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华商也大有可为,可帮助农民建设经营现代化农场,可引入国际先进农业技术等,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为此,谢国民建议,中国政府应给华商提供更广阔舞台。因为资本没国界。中国政府如能给予华商国民待遇,给予比非华商更优惠的政策,允许他们提前进入一些即将开放的投资领域,加快华商,特别是东盟华商投资中国的步伐和力度,就能吸引更多华商进入中国,生根发财,与中国共同发展壮大。\
迅速发展华商网络
陈永栽 菲律宾陈永栽集团董事长
陈永栽,祖籍中国福建,是菲律宾最有影响的华人企业家。自上世纪70年代末,先后投资烟草、啤酒、金融、航空等行业,都取得了骄人成就。有“烟草大王”、“啤酒大王”之称。1999年,陈永栽当选为菲律宾华商联总会理事长,在华人社会中威望很高。
陈永栽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强劲的发展需求,使全世界华侨华人资本、技术、人才紧密结合,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华人商业网络。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得力于吸引海外华侨华人的投资。据统计,截至2002年末,东盟国家对华投资项目有19731个,投资金额580多亿美元。海外华人资本成为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集团自1980年代投资中国,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厦门、南昌等地形成了以金融、地产、啤酒生产、航空服务为主的产业集团,既繁荣了祖籍国经济,我们自己也不断壮大发展。
陈永栽认为,东盟华侨华人实力雄厚。中国政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借重东盟国家华商力量是非常明智之举。华商网络有许多共同的特质,血缘、地缘、商缘的优势,为华商企业对华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带来更多的便利。华商在东盟国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的发展强大也给东盟华商带来更多机会,因此,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中将充当重要桥梁,发挥更大作用。
比如,中菲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中国政府2000年向菲律宾政府提供1亿美元农业发展贷款,用于菲国农村水利灌溉、码头建设等项目;另外还出资500万美元援建中菲农业技术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菲律宾华商大力引入中国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并在菲律宾农村大面积推广种植,此举既利国利民,又不断壮大了华商企业。
近年,中国在菲投资也不断增加,到2003年3月,在菲中资企业已达40家,涉及建筑、公路、桥梁、港口、发电、矿山开采等领域,这些企业和工程大多为菲律宾华商从中穿针引线而成。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往来主要是贸易和投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具有互补性,中国主要向东盟出口纺织、家电产品,从东盟国家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今后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加强,华商网络在其间的互动作用将更大,华商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都将更多更大。我希望看到,东盟国家这些小虎,在腾飞的中国龙带领下虎虎生威。
东盟华商的四大优势及四点建议
林文镜 印度尼西亚融侨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文镜
林文镜,祖籍中国福建福清。上世纪60年代在印尼成功创建了以面粉、水泥为龙头企业的林氏集团,位居印尼十大企业之首。1986年回到家乡福清投资办厂,10余年间,使福清的经济实力排名跃居福建省第二位。他在福建福清江阴半岛开发的世界大港也成为海外华商的投资热土。
林文镜认为,华商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力量,其优势有四:
优势之一,东盟华商实力雄厚。由于华人的坚韧、智慧和艰苦奋斗,使得定居东盟国家的华人多选择经商之路其中相当部分成为成功企业家。一个华商的力量有限,华商群体的力量就很巨大,有实力的华商应在CAFTA中发挥重大作用。
优势之二,东盟华商影响力巨大。主要表现在:东盟华商秉承中华文化传统,经商成功后,大量投入公益事业,在当地深得人心;东盟华商开办了大量华文学校,海外传承中华文化,又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住在国文化的融合;东盟华商或家族中部分人参政,也使得华商影响力不断扩大,华商在长期生活这个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
优势之三,华商兴趣甚浓。因为CAFTA的建立,能为东盟华商提供更广泛,更平坦舞台,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因此必将以浓厚的兴趣身先士卒。
优势之四,东盟华商具有两地投资的经验。他们熟悉中国和东盟住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并有在东盟和中国投资创业的成功案例,并创造出许多发展新模式。
为使中国政府更有效发挥东盟华商的作用,林文镜向中国政府提出四点建议:
1、建立与东盟华商的沟通制度。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沟通会议,如“东盟华商与西部大开发”“东盟华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2、建立重大优势项目华商优先选择制度。东盟华商投资中国的热情很高,但对中国国情况并不完全熟悉和了解,政府在推出一些重大且投资前景好的项目时,优先推荐给东盟华商,让他们有一定优先选择权,这样能够更好凝聚华商力量,增加投资信心。
3、定期举办“华商投资洽谈会”。中国国内各种投资洽谈会很多,但专门针对海外华商的还没有。这样的洽谈会,不仅投资对象更集中,还能密切海外华商与祖籍国的联系。
4、重视培养华侨社团新骨干力量。新一代侨团领袖,将担负起团结东盟国家华人华侨参加建设CAFTA的重任,有意识地培养新侨领,是面向未来的责任。
资料琏接: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于1967年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四国在曼谷举行会议正式宣告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确定的宗旨和目标是:增进彼此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现在的东盟成员国有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0个国家,总面积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12亿,东盟主席每年由各国按字母顺序轮流担任。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东盟国家是中国的友好近邻。中国已同东盟所有成员建立了外交关系。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1997年12月,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东盟—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议,确定了中国—东盟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向和指导原则,2001年11月,原中国总理朱鎔基出席了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双方一致同意于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授权各国经济部长和高开始谈判.中国还提出将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和湄公河流域开发等确定为新世纪初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得到东盟领导人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