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炎:不回避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3月6日上午,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作了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曾培炎称,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十五"开局良好。在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的成绩同时,曾培炎并不回避现实中国经济和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它们是:
一、 农民收入虽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基础仍不牢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根本性因素尚未消除,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
二、 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自身改革、转换机制、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 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增大。截止到去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仍有500多万人没有实现再就业,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还有681万。
四、 通货紧缩的趋势仍未完全消除,去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
五、 国有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内在机制还不健全,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仍需改善。
六、 科技教育投入和人才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
七、 出口增长不确定因素较多。
八、 市场经济秩序仍较混乱。
曾培炎表示,对这些问题,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