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人与自然
旅游风情
地区平台
天下事
 
2002年9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旅游风情 >

旅游风情
休闲神州

寻访哈萨克人的夏季牧场

海外亲历


鸡西:兴凯湖畔的东方之城

郁洁 贾兰

上篇:兴凯湖风光

一提起兴凯湖,就会想到冰封雪结、银白一色的北国风光。春夏这里又是烟波浩淼、碧水蓝天,因而有 “北国绿宝石”之称。兴凯湖位于中国黑龙江省鸡西市东部,是中(国)俄(罗斯)界湖,面积4380平方公里,湖水从东北方溢出,融入中国最东方的一条江--乌苏里江。

北国绿宝石

兴凯湖是由古代火山喷发后地层陷落、积水而成。6800多年前,女真族、满族的祖先就在兴凯湖边繁衍生息。满语“兴凯”的意思是“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大湖南北长90多公里,东西宽60多公里,为中俄两国共有,烟波洁淼,气势磅礴。北面的小湖全部在中国境内,温柔恬静;两湖间有湖岗相隔,湖岗上林木葱茏,有鹿、貂、鼠、山鸡等动物繁衍生存。

兴凯湖自然景色神奇,“天际归舟”、“十里杏花”、“平湖落日”、“绿堤白沙”等景观别具风韵。春秋之际,湖边的半圆曲线上,点缀着高山、平野、农舍,风光旖旎醉人,泛舟湖上,使人有身在画中之感。夏天,平坦的湖底、凉爽的气候、洁白细腻的沙滩,使兴凯湖成为理想的天然浴场和难得的避署胜地。冬季,辽阔的湖面冰堆雪叠、皎洁晶莹,仿如一个玲珑剔透的玻璃世界。

兴凯湖一带,水道纵横交错,是东北地区的渔业中心。这里出产的大白鱼是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在兴凯湖渔民的家中,享受一顿“湖水炖白鱼”,卷上一支当地称为“蛤蟆炮”的正宗“湖岗烟”,一边喝着热辣辣的“小烧”(一种度数较高的白酒),一边和老渔民“侃大山”,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享受。至于坐上渔船,体味那“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归来鱼满舱”的情趣,更会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国际湿地名录榜上有名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的存在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蓄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面积22万多公顷的兴凯湖湿地是世界上少有的面积广阔、没有污染、生态完好、物种多样的湿地之一,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2 年7月,在国际鹤类基金会的帮助下,中国与俄罗斯一起建起了兴凯湖国际联合自然保护区,1994 年4 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凯湖的草甸、沼泽、湖泊和森林组成了一个完整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几乎容纳了三江平原上所有的重要物种。

兴凯湖共有鱼类60余种,湿地及周围有高等植物450 多种。兴凯湖松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稀树种,其中的“美人迎客松”更是松中的佼佼者。有人说,黄山迎客松近山,以阳刚之美著称,而兴凯湖美人迎客松近水,以温柔之姿闻名于世。

兴凯湖湖岗:世界著名观鸟地

将兴凯湖分为大小两湖的湖岗是野生动物的乐园,狍、鹿、狐、狼、熊、野猪出没其间,野鸡、野鸽、松鼠、飞龙等更是随处可见。在这里,“人来鹤不惊,相安两无事”,无论何时漫步于湖岗之上,都能领略到美妙的野生自然景色。在兴凯湖自然保护区里,热爱自然的人们仍可体会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原始风貌。 鸟类是自然环境最权威的鉴定师。鸟类特别是候鸟选择的栖息地,必定是环境质量最好的地方。兴凯湖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沼泽众多,出水口常年不封冻,是中国乃至东北亚鸟类迁徙最东线的咽喉要道,每年春秋两季都有迁徙鸟在此停歇觅食,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在冰雪尚未溶化的时候,这里成为北迁鸟类长距离迁徙途中惟一有明水面的停歇地,在几平方公里的水面上,聚集着成千上万只从南方迁徙而来的候鸟。 在兴凯湖湿地栖息繁殖的丹顶鹤达60余只,是中国第三大繁殖种群,占世界野生丹顶鹤总数的2.5%以上。除此之外,东方白鹳、白尾海雕、金雕、大天鹅等珍禽也都在此繁衍栖息,兴凯湖保护区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观鸟地之一。

下篇:极具潜力的生态旅游城市--鸡西

鸡西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东南部,东临俄罗斯,下辖六个区和鸡东县、虎林、密山两个县级市。这里曾经是黑龙江省新兴的煤炭工业城市,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煤炭工业基地。因为拥有兴凯湖,鸡西也在向“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而努力。

鸡东——与自然零距离接触

与俄罗斯陆路接壤的鸡东县,距鸡西市区只有15公里,人口超过30万,包括汉、朝鲜、满、回等民族。因县城位于鸡冠山之东,故名鸡东。鸡东的景观多数处于未开发和半开发状态,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融洽使人有洗尘之感,初来乍到的人都能感受到,都市的喧嚣和浮躁能被鸡东的青山绿水涤洗得荡然无存。

鸡东的森林覆盖率达42.6%,盛产优质木材。在广阔的森林中,生活着鹿、野猪等20多种野生动物,以及人参、灵芝等多种珍贵野生药材和山野菜。以自然风貌为主的八楞山风景区、哈达河风景区、凤凰山森林公园以及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兴农西大坡、永安锅盔山庄、日光节能温室等因风光独特而远近闻名。仅遍布全县的36处休闲垂钓园,每年就吸引游客5万余人。以朝鲜族风情为特色的民俗旅游能使游客接触到朝鲜族的特色餐饮、民族歌舞表演等内容,鸡东县的冷面、辣菜和朝鲜小吃一条街更是声名远播。

鸡东作为全国1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煤储量近34亿吨。为鼓励有识之士到鸡东投资开发,县委、县政府正在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招商引资。

密山——屯垦文化发源地

密山因兴凯湖而扬名,但它真正的兴起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万官兵集体转业来到密山,在茫茫原野上开荒种地,他们住在简陋的窝棚和地窨里,吃的是高粱米做的“饭团子”就盐水“渍黄豆”。在屋内滴水成冰、屋外熊吼狼嚎的艰苦条件下,在沉睡千年的土地上开出了万顷良田,将壮大荒建成了新中国的大粮仓。10年后,大批的城市知识青年中学毕业后,又来到兴凯湖,与转业的官兵一起进行农业建设,为兴凯湖一带留下了可贵的“知青”文化。中国的许多艺术家也曾到这里生活和劳动,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密山因此而成为屯垦文化的发源地。

幅员辽阔的密山,地貌特征为“三山二水五分田”,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秀山碧水的青年水库与博大神奇的兴凯湖一南一北相映成趣,各展神姿,使密山成为理想的旅游胜地。 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有着富饶的地下宝藏和地上生物资源。在地下,煤炭、石墨、钾长石、大理石等多种高品位矿产资源分布全市。地上,农产品与林产品极为丰富,仅林产品就达300多种。超过20万公顷的耕地和星罗棋布的湖、河、库、泡、泽,使这里成为黑龙江的产粮大市和中国商品粮基地。

为了纪念密山的建设者们,人们修建了“北大荒开发纪念碑”和“北大荒书法艺术长廊”。书法长廊里荟萃了中国许多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也有在密山生活过的作家们的手迹。由几百块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雕刻的碑林,折射着北大荒的精神,傲立于北国边陲。

虎林——天蓝地绿水清清

在中国有一首著名的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这条因一曲民歌而闻名全中国的乌苏里江就流经虎林市。

虎林是一个以绿色农业为主的新兴口岸城市。境内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森林、草原、沼泽和水域所覆盖,生态环境优越,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净土之一。这里沃野广袤,草原辽阔,资源密集,美丽丰饶,盛产四大粮食作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全国县级列第10位。

从市区乘汽车,5小时后可到达巍峨陡峭的529高地。极目眺望,映入眼帘的乌苏里江,犹如一条银色的缎带蜿蜒飘绕在万绿丛中,江中被绿荫覆盖的一个岛屿,似被乌苏里江左岸所拥抱,这就是珍宝岛。如今,20世纪60年代末的战火硝烟已消失得干干净净,这个面积仅有0.74平方公里的小岛花路蜿蜒、禽鸟啼鸣,宛若飘在江中的一方绿翡翠。

虎林是生态旅游名胜地,月牙湖湿地、珍宝岛、乌苏里江、东方红原始森林、虎头界江漂流等景色以其独特的北国风光吸引着世人。来虎林,可洗森林浴、踏查湿地、采集山珍、品尝蜂蜜,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可参加“农家游”,尽享田园之乐;可从虎林口岸出境赴俄罗斯观光购物,观赏异国风情。 为保护生态环境,1996年底以来,虎林市先后投资3亿多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了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等8个自然保护区,创建了生态农业乡镇和生态农业村。依托生态优势,虎林市把开发绿色食品作为县城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组建了大型综合龙头企业——绿都集团,系统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不断使绿色食品的规模扩大、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目前,全区绿色食品种植基地达190万亩,畜禽的绿色化养殖率达95%。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绿色食品的收入占到了65%左右。如今的虎林已成为全国发展绿色食品的示范基地和主产区。

鸡西市不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主要矿种达40余种,森林密布,草原辽阔,土地肥沃。这里有亚洲最大的石墨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矿务局和煤矿机械企业,有11个大型国营农场和2个林场。这里有当壁镇和吉祥两个国家一级陆路口岸,整个地区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

为建成“生态旅游城市”,鸡西市特聘请澳大利亚专家编制了兴凯湖旅游区总体规划,投资1.4亿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密山至兴凯湖旅游公路建设,开通了鸡西至济南的进关列车,还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和多条国际旅游线路。

在生态旅游已日益成为世界旅游主题的今天,以原始、古朴、神奇、壮丽见长的兴凯湖森林、湿地、界湖、冰雪等北国自然风光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外游人,那份美不胜收之感会长久地萦绕心际,令人回味无穷。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