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德阳——中央民族大学西部创意之旅”时装发布活动亮相2013中国国际时装周。
“锦绣德阳”整场设计诚邀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历时一年调研设计完成,作品以德阳历史文化元素为灵感来源,分为“探秘三星堆”、“绵竹年画”、“魅力川剧”、“演义三国”、“灾后振兴”五大创作主题,以服装形式为载体,力在展示在“5•12”地震中受重灾的德阳人民顽强不屈的重建精神。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老师,“锦绣德阳”设计总监蒋彦婴介绍说“本次时装发布主题元素是德阳的五大文化元素,元素从辉煌的古文明一直延伸到今天丰富的巴蜀民间艺术以及灾后振兴的精神,以时尚设计语言多层面的展示了主题特色。五大主题在设计师的作品里得以充分发挥,在时装发布的舞台上展示了时尚创意与地域文化的华丽融合。”
主题之一:古蜀文化——探秘三星堆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蕴藏了迄今三千五百年的古蜀文化,由于出土大量形态庄重而富于极强异域特征的青铜面具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充满着神秘而异域的风格,是中国古代西部的民族文化。设计师们突出青铜面具所展现出的面部造型特点用时装设计的多重手法来表现,把面具造型融入服装设计的款型,面料,肌理等结合。使得古代享誉世界的面具形态有了新的艺术形式。设计师们的作品将带领人们的视线穿越古文明面具的神秘体验,感受作品的浪漫与个性。
主题之二:三国文化——演义三国
三国文化是德阳旅游文化的一支重要脉络。“三国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而德阳可以说是三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拥有白马关——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卡;庞统——“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中的凤雏先生;金牛古驿道——我国最早连接南北的主要交通干道等诸多的三国遗踪。设计师们充分汲取三国文化的元素特征,将其提炼为时尚元素再现在大家面前。有三国文化特征的线条,质感,色彩,图案等或夸张或精简的艺术形态表达。其视觉效果突出色彩韵味浓郁,使人耳目一新。
主题之三:民俗文化——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是德阳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的艺术形象质朴而敦厚,民间老艺人们代代相传出一批具有绵竹特色的艺术形象。设计师们以其典型的艺术形象为灵感元素,以图案的装饰手法与服装造型相结合,创意出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与以往不同的是设计师巧妙利用人体的动态与年画图案的特征,使得年画活了起来,设计作品富于年画新的生命力,更宽泛了民间传统年画的时尚艺术价值。
主题之四:民俗文化——魅力川剧
川剧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具有独特的巴蜀特点,变脸、喷火都是重要的受保护传统表演技艺,尤其是变脸颇得海内外观众赞誉。川剧的变脸脸谱有其自己的传承特色,形象较其他艺术脸谱有所区别。设计师将川剧脸谱图案进行重新组合设计,或分解重组或有序排列。将传统的脸谱图案进行重组构成这是个很好的设想,传统的图案有了现代感,再加以简介而夸张的服装款型设计整体服装展现出简洁大气而不失细节的特点。
主题之五:灾后振兴
5.12地震给四川,给德阳带来了剧痛,也带来了巨变。绵竹汉旺东汽厂、什邡蓥华镇穿心店化工厂等地震遗址悲壮而震撼。三年灾后重建,德阳人民励精图治,如今的德阳如“浴火凤凰,涅磐重生”。一个个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特色村镇如雨后春笋般的展示在世人面前。灾后重建也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支持着地区的发展和建设。设计师们怀着尊敬的心情将灾后重建作为此次活动的一个灵感元素,希望用创意设计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情怀。设计师以破而立为设计理念设计了系列富于现代气息的服装,服装特点既自然又现代。
演出结束后,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服装系教师李洁接受采访。看到一年的成果完美地展现在舞台上,并得到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她心情十分激动。她说这近百套设计出自二十几位年轻设计师之手,所设计的作品风格各不相同,每套作品都有着设计师对德阳旅游文化的艺术解读,充满着设计师的创作情感,款式设计文化韵味丰富、色彩彰显设计主题风格、制作工艺手段多样,大量的手工制作,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了设计师的创作情感及对德阳旅游文化的深度理解。总体风格积极,充满正能量,显示出年轻设计师的锋芒与激情。创新,多样,融汇是本场时装秀的三大特点。
据了解本场时装发布是第一次将旅游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活动主办方为中央民族大学和德阳市旅游局,是一次以政府与重点科研单位的合作模式推动地方旅游文化创意的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德阳旅游文化资源的深度研究和广泛推广,也有利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平台的发展和以实践支持西部的旅游发展。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及西部地区的研究项目,此次合作是将学术研究成果用于德阳旅游文化创意的实践平台,推动了学术成果转化,这是一次有实践意义的成果展示活动,是学术平台与西部地方发展的有效结合。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