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刊专稿

进博会的上海机遇

2018-11-19 16:16:00 【关闭】 【打印】

  2018年11月5-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作为承办地,上海将从中获得怎样的发展机遇?

  进博会是上海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载体。习近平指出,“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承办进博会将给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的溢出效应和红利。

  一是直接带动进博会概念行业发展。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展会赛会的经验表明,承办进博会不仅可以直接拉动上海会展经济增长,还将综合促进贸易、投资、住宿、餐饮、旅游、文化、交通、金融等相关行业发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涌入,将形成一个规模可观的博览会经济集群。更为重要的是,进博会“今后要年年办下去”,因此相较于世博会和奥运会,它对上海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更为持久。此外,我们也可以预见,会址国家会展中心所在的大虹桥区域将成为上海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二是助力在全球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近年来,上海始终位居出境游客源地头把交椅,居民海外消费的能力和规模都异常惊人,这背后所反映的正是当前中国在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上的短缺。因此,通过适度扩大进口,创新进口消费制度,降低进口消费成本,有助于促进上海消费升级。首届进博会汇聚全世界的优质企业、商品和服务,对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是绝佳载体。以承办进博会为契机,将有助于上海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费市场,集聚更多全球最新最潮的消费品牌,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品集散地。未来,上海可以在家门口更好地满足国内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强烈需求,增强“上海购物”的体验度,充分释放内需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红利,实现“要购物,来上海”“足不出沪,买遍全球”。

来自欧洲的游艇制造商展示其新产品

  三是推动上海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需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上有新突破和新作为。2018年7月发布的“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提出,要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为全国新一轮全面开放的新高地、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之地、配置全球资源的亚太门户、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战略支撑,在贯彻开放发展新理念、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上勇当排头兵。进博会是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标志性工程,是上海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有力抓手。通过促进进博会与落实“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联动,上海将进一步放宽外商设立投资性公司条件限制,争取一批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措施落地,策划一批招商引资活动,开展“走进上海”投资贸易对接促进活动,吸引更多的贸易投资主体集聚落户,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以更高水平开放带动更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上海联接中外市场的贸易枢纽地位。为国内外资金、商品、人才、信息的集散流动提供平台,打造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互联互通的门户,是上海自开埠以来就形成的重要经验和传统。进博会面向的不只是特定地区,而是整个世界市场。通过这一展会的举办,将吸引一大批国内外采购商、零售商、服务机构、外贸人才集聚上海,并促进更多外国优质商品在中国流通。当前,每年约有三成左右的各国货物是通过上海口岸进入中国市场。以承办进博会为契机扩大进口,有助于提升上海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贸易枢纽功能,强化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功能,也将推动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国际会展之都迈上新台阶。此外,在扩大进口的进程中,未来将有更多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结算的探索空间,在客观上将助力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升“上海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智能及高端装备馆中展示的直升飞机产品

  五是提升上海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进博会集展示、交易、论坛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在国际贸易史上没有先例。这一中国创制将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提供“上海平台”,为世界各国货物、技术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捷开放的“上海通道”,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扩大“上海服务”的对外辐射度,成为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值得关注的是,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将对标达沃斯论坛,通过打造引领世界经贸发展的高端交流对话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困局、推动包容性全球化贡献“上海方案”,助力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为了尽可能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将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红利,上海要在全力服务保障主场外交的基础上积极行动,统筹展前、展中和展后,加强自身各项发展战略与承办进博会的联动,使后者成为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集中展示上海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重要契机。

  首先,打造永不落幕的交易交流平台。以搭建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为核心,整合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大型零售商、大型采购商、综合贸易服务商等资源,布局一批不同类型的国际消费品集散功能平台,为各国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多渠道和多元化服务。结合“上海购物”品牌全球推广计划,依托上海的友好城市、外国驻沪领事馆、外国驻沪商会和在沪跨国公司等资源,扩大进博会的海外知晓度和参与度。同时,借鉴博鳌亚洲论坛、达沃斯论坛等成熟机制经验,探索建立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可持续的智库支撑体系和商业运作模式,不断推出引领全球经贸发展的高质量思想产品和“上海方案”“上海倡议”,使虹桥论坛也能“6天+365天”永不落幕。

  其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上海要以自贸试验区“三区一堡”建设为核心载体,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建立安全高效便捷的海关综合监管新模式,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升上海口岸能级,为各国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积极会同中央有关部门,探索进口商品和服务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结算的可行性和实现路径。另一方面,上海要以承办进博会为契机,挖掘庞大的参展企业资源,开展高质量、精准化的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形成外贸、外资和外经三者有机联动的大开放体制,构建起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中美经贸摩擦等新形势的大开放格局。

  第三,加强多方协调联动与资源整合。这涉及上海与兄弟省市、参展国的协调,政府与企业的联动,进博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互促等。具体而言,上海要以长三角地区为重点,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协调,为其深度参与和融入进口博览会创造便利途径,探索将进口博览会红利辐射到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合作机制与具体项目,如共同搭建“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合作开发长三角精品旅游专线、实现进口信息和数据共享等;以主宾国为重点,加强与参展国的协调,设立国别特色的商品展示中心,举办国别消费周等各类特色活动。同时,以大型外贸企业、电商平台为重点,引导它们围绕进博会开展多样化合作,发挥集聚优势和规模效应。此外,上海还可以探索“会展+商务+旅游”“会展+文创”“贸易+金融”等产业融合模式,使进口博览会的经济效应加倍放大。

 

  邹 磊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