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国际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也是回馈者。世界银行的测算显示,2013-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远大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贡献率。对外贸易方面,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表明,2017年中国进口和出口对全球贸易的贡献率分别为10.2%和12.8%,位列世界第二位和第一位。
经济全球化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也产生并加剧了发展赤字与南北鸿沟。一方面,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严重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另一方面,主要大国接连“退群”,削弱了既有的多边经贸合作与治理框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首次举办进口博览会,以扩大开放本国市场为切入点,主动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为解决全球经济治理赤字提供了新的制度安排和公共产品。在进口博览会推动下,中国进口将更加便利化,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承载了全球近1/5人口的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2016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以及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中国居民一年去境外购物消费大约2000亿美元,购买了大量国外的商品等,旺盛的国际旅游热也在逐年推高各国旅游服务的规模。此外,中国在汽车、中高档消费品、医药等领域的大幅降税也有利进口,都将有效促进各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未来中国对高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较大,包括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的产品。同时,由于对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节能、降耗、环保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先进产品外需也将日益增加。此外,以法律、会计等为主的专业服务和以专利、特许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将成为中国未来服务进口的风口。中国扩大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不仅为本国之需,也将推动全球的创新。中国的需求将激励更多国际性的创新和技术提高,同时也有利于鼓励中国的创新以及全球在高技术产品领域的分工协作。
此外,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生效实施的自贸协定有15个,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8000余种零关税的进口产品。
因此,中国需要从世界各国广泛进口不同类型的产品,既满足本国的发展和民生,也为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动力。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单边主义倾向抬头的背景下,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让世界各国都能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是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平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重要体现。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