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影走到哪儿了

2018-06-07 13:17:00 【关闭】 【打印】
   法国社会观察家弗雷德里克﹒马特尔曾将电影视作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产品之一,并将世界各国电影、电视剧和流行音乐之间的竞争,描述为一场“全球文化战争”。如今,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正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8年中国电影首季票房表现远超分析师预期,受审查制度放松和上映电影增加的推动,2018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不过能否赶上美国,仍要取决于下半年的表现。

  多位电影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八亿人民八部戏”,到新世纪初年产电影不到100部、全国年票房不到10亿元,再到如今的年产影片700部、年票房超过550亿元--中国已经迅速崛起为电影大国。

  “历经多年改革与市场积淀,中国电影现阶段的成就几乎是水到渠成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已经到了"瓜熟蒂落摘桃子"的时候。”回溯中国电影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如是描述。

  “瓜熟蒂落摘桃子”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曾撰文指出,在波澜壮阔的110余年中国影像历史中,1978-1979年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转折点,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电影事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到今年,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也从荒芜寂静到骚动喧嚷。刚刚过去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创造 200亿元的票房,超过北美同期的2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3亿元),创下了全球单一国家季度票房最高纪录,首次成为世界第一。

  石川告诉时代财经,现阶段,中国电影处于市场改革的延续阶段,从2002年起,中国开始推行的院线制改革,结束了50多年来按行政区域供片、按省市县层层发行的计划模式,发行方改为直接向院线发行影片,随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全链条向市场开放。

  自那时起,中国电影市场年平均发展速度在30%左右,十几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从年度票房不到十亿人民币发展到2017年的近600亿人民币。在石川看来,市场增长的原动力就在于影院建设、银幕增长,现如今,影院已成商业综合体的标配。

  据统计,2012年以来,中国平均日增20.6块银幕左右。2017年全国49条院线共新增影院1435家,影院总量达9446家;新增银幕9597块,总银幕数达50776块,是2012的3.87倍,稳居全球首位。

  “当然,这也是一个慢慢积累、增量的过程,从前五年来看,这一表现其实并不明显,但历经十几年积淀后,中国电影已经到了"瓜熟蒂落摘桃子"的时候,像《战狼2》超过50亿的单片票房并非偶然,也是市场发展到这个阶段水到渠成的结果。”石川补充道。

  广州市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则告诉时代财经,近些年来,中国电影不仅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而且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化特征,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表现突出,同时,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提升,精品化电影逐渐成为常态。

  从今年一季度数据看,国产片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据中国电影资料馆2018年春节档的调查显示,档期满意度得分83.4分,为历年春节档调查的最高分;票房上,《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双双突破30亿,《捉妖记2》突破20亿元,《前任攻略3》的累计票房也接近20亿元……

  分众化市场或成主流

  不过,石川也指出,尽管市场化的改革造就了电影市场的不俗表现,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作理念下,为了迎合观众口味,创作者更倾向于拍摄热闹的喜剧片、动作片等,导致了市面上同一类型的影片不断重复,其他类型则无人理会,虽满足了市场的需要,但违反了创作的规律。

  “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成熟,观众文化训练不够、电影文化消费的经验单薄,作为一个新兴电影市场,中国在电影市场外延扩张上表现突出,但是在市场的培育和引导上是欠缺的。”石川解释道。

  所幸的是,广电总局已经逐步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也正在有意识地在培育一些力量改变这种情况。两年前,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院线、电影创作者、网上售票平台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发起的长期放映艺术电影的社团组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成立,首批加盟院线含中影影院、万达院线等。

  而据石川介绍,上海也在这两年内出现了大象点映这样的组织,专发一些小成本的纪录片、文艺片,把小而散的非主流市场需求聚集起来,通过互联网众筹的方式,达到精准投放的效果,“这样投放的影片远超出一般商业片约15%的上座率,基本能够达到80%以上”。

  石川认为,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释放,类似这类的分众化市场消费将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这种消费模式不仅满足了不同观众的不同需要,也自发地调节了市场的消费层级,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消费类型。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则向时代财经表示,目前国产电影比较突出的问题还在于,电影主要面向的是年轻观众,缺乏合家欢型、通吃型的电影。201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4岁,其中18-21岁人群占到41.7%,30岁以下人群占比接近九成。

  石川表示,合家欢电影毕竟仍是少数,电影这种文化消费品的主要受众还是年轻人,真正的问题在于,目前中国电影消费者年龄偏低、年龄层次过于窄化,把真正消费能力强的观众拦在了市场之外,相比之下,日本、法国等成熟电影消费市场主要以中老年观众为主。

  “电影消费年轻化并非中国单有的状况,而是全球趋势之一,但是在年轻观众为底盘的基础上,中国应该尽量地扩大观众面,把一些有消费能力的儿童、青少年、老年都纳入观众群体中来,这也是未来扩大市场边界的有效手段。”石川说道。

  另外,据统计,2015年之前,每年30%以上的观影人次增速已然成为历史,2017年中国观影仅增长18.08%,同时,我国总人口人均观影次数只有1.17次,相比北美年度人均观影次数5.5~6次,差距甚大。如何提高中国观众人均观影次数,将是接下来摆在电影产业从业者面前的另一个难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