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要闻

衣服的“穿”越:从黑灰蓝走向时装

2018-06-12 11:15:00 【关闭】 【打印】

  迎泽街道南苑社区的市民闫兰女家有一台老旧的缝纫机,闫兰女会用缝纫机做衣服,上个世纪70年代,逢年过节的时候,她都忙不过来:“那个时候几乎没有成品衣服,想穿新衣服就只能自己做。”闫兰女回忆。

  服装,作为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老百姓生活密不可分。从20世纪60年代的满街黑、灰、蓝色“制服”,到如今颜色鲜艳、款式多样的时装。从百姓对服装的被动需要,到今天对时装的时尚品味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质与量的提升,特别是在着装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7岁时,闫兰女拜师学做裁缝,简单购置了一台老式的缝纫机,便开始为村里人做起了衣服。那时朴素就是时尚,人们做衣服的标准就是耐磨、耐脏,男女老少穿的大多是由“毛蓝布”“白四布”“劳动布”“的确良”制作成的服装,因此,黑、灰、蓝色就成了当时街头的主流色。“我每做一条成年人裤子收7元,上衣收10元,小孩一身衣服收12元,只有条件好的人家会经常来做衣服,像我们家兄弟姊妹多,从小就接收哥哥、父母‘淘汰’下来的衣服穿,通常‘淘汰’下来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已经不成样子。”闫兰女回想过去很是感慨,“有一次村里唱戏,我没新衣服穿,就去跟邻居玩伴借衣服穿,想想以前的事觉得很不可思议。”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穿衣风格逐渐走向多元化,像上海的羊毛衫、手表,杭州的丝绸、缎子,广州的皮鞋、时装等在普通大众中流行起来。有一次闫兰女和妹妹去镇里,看到大街上男士烫着一头小卷发,穿着夹克、牛仔裤,拿着手皮包,女士长发披肩,穿着高跟鞋、丝袜、长裙、喇叭裤。“当时妹妹不惜血本花了70元买了一条喇叭筒的牛仔裤,买回村里穿上吸引了很多人好奇的目光,母亲为此还责怪了她,那个年代老一辈人很保守。”闫兰女回忆道。与此同时,一些专门批发、零售南方服饰的小商贩兴起,成了当时最早的万元户。

  现如今,各个品牌专卖店、加盟店、服装专营店都进驻商场,服装材质、款式、风格种类不断被细化,出现了正装、晚装、礼服、唐装、休闲装、运动装、家居服等若干门类。复古风、萝莉风、职业风、民族风、日韩风各类风格服装出现在橱窗里。百姓开始在穿衣打扮上更加注重品位,每月服装支出成了家庭支出的一部分。

  在闫兰女的衣柜里,挂满了T恤、衬衫、夹克衫、九分裤、羽绒服、运动服等各类服装,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服装都有,颜色从深到浅,款式从长到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仅只有过节过年买衣服,平时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到大商场或网上选购服装,买件衣服也不是什么奢侈的事了。而且人们也不会用缝纫机做衣服了,缝纫机摆在家里成了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闫兰女说。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