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绿色发展,是中国石化多年来不变的追求与坚守。今天,“碧水蓝天”行动和“能效倍增”计划让企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迈进,一座座城市提前使用中国石化供应的国5标准油品,可循环的清洁能源正在为更多家庭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作为企业界绿色低碳发展的倡导者与引领者,中国石化始终践行着对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承诺。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碧水蓝天”行动进展较好,“能效倍增”计划已批复项目1143个
2013年7月30日,中国石化向社会宣布开展 “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承诺计划投资228亿元,用3年时间实施803个环保治理项目,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完成总量减排任务,改善厂区及周边环境。2014年,“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获得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关注气候与环境保护最佳实践”案例奖,成为中国石化环保工作品牌。
目前,“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进展较好,已落实项目800多个、投资约214亿元。在开展专项行动过程中,中国石化又新增环保项目168个,新增投资94.1 亿元。
“我们正在研究建立环保治理长效机制,及时实施环保治理工作,确保全面达到国家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不再产生新的欠账。”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说。
2014年6月24日,中国石化审议通过“能效倍增”计划,这是中国石化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上又一重大举措,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推出类似计划。“能效倍增”计划采取管理节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合同能源管理等6大措施,逐步提升能效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升企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出台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全面实施绿色低碳战略,56家企业设立公众开放日
早在2001年,中国石化就建立以健康、安全、环保(HSE)管理体系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改进和完善。
2015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出台《中国石化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将建立中国石化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绩效考核制度、环境事件问责处分制度等,全面实施绿色低碳战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是绿色低碳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石化通过公司年报、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定期公开主要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工作、环保综合管理、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并鼓励企业“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实现企地互动,共建和谐环境。
白鹭被称为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在镇海炼化,白鹭与石化装置近在咫尺却悠然自得。目前,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通过制度化、常态化、流程化的活动,搭建起与社会公众便捷沟通的稳定渠道。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