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小炉匠“走夷方”转眼过千年


2016-05-26 15:07:37     作者: 文/史卫静    字号: T|T    来源:

为什么偏偏是云南大理的鹤庆县造就了数量如此庞大的金银工匠?那里到底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而这些工匠又是什么时候怎么来到西藏的?

“地少人多”谋生路

鹤庆县的新华村是这些白族金银工匠最集中的聚居地,如今它已经被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大理银都水乡。依山傍水的优美自然环境,独具特色的白族传统民居以及最为吸引人的传统手工技艺文化,都让这里迅速成为游客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那么鹤庆新华村及其附近村庄为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金银加工的传统呢?在新华村景区内挂着的红灯笼上印有“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字样。翻看历史,才知道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据史料记载,早在南诏国时期,新华村就已经开始民族首饰及生活器皿的制作。

依靠着丰富的铁、铜、银等矿产资源,鹤庆县的冶炼业发端于元朝。作为大理西北的重要门户,鹤庆历来便是滇、川、藏间的连环锁钥,同时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与藏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促进了鹤庆对外交流的发展。由明代沿袭至今的每年七月的“鹤庆松桂骡马交易会”,与大理三月街盛会齐名。

造就鹤庆金银加工技艺的除了天时地利,更为关键的原因则是这里严重“地少人多”的客观现实。每家农田里的活计女人们完全可以胜任,男人们就不得不挑上担子,走出村寨,到外面的世界寻求改善生活的路子。

少小学艺终成器

家住新华村隔壁河头村的高建文并不知道村子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金银加工的传统的。在他的记忆中,从小就是伴着父亲敲打银器的锤声长大。小时候放学回家做完作业,懂事的他就会主动给父亲帮忙,耳濡目染之下,十一二岁时,高建文就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剪刀、钳子等专用工具了。

长大成人的高建文在18岁时就到新华村拜到舅舅门下,跟随比自己大六岁的表哥学习金银加工技艺。刚开始在纸上练习画各种花纹,师父给出图样,比例全靠自己根据所做器物的大小来摸索。慢慢地,他可以在器物上绘制花纹,再进行雕刻了,后来就熟练到胸有成竹,不用画就能直接刻出来了。

“我这已经算是晚的了,大多数孩子在十四五岁时就出来学艺了。”高建文说,在家乡学习这些技艺的主要还是男孩子,“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虽然已经逐渐被废弃,但学艺的女孩子依然不多,“女人学了也不方便一个人出来干。”他解释说,很多女人都是在结婚后,跟着自己的丈夫学会手艺打打下手的。

1994年,高建文跟随表哥来到四川甘孜寺庙加工金银器。寺庙里的喇嘛教他画壁画,他学了没几天就掌握到要领,深得喇嘛赏识,直夸赞他有天赋,不用一年就能学成高徒,执意要把他留下来。

然而,另有打算的高建文并没有接受喇嘛的挽留,完成了寺庙的活计就回家了。第二年,他又跟着表哥几经辗转来到拉萨,“我们先从老家坐火车到四川攀枝花,然后再坐汽车到成都,再到西宁,走青藏线进藏,到拉萨用了七八天的时间。”他和表哥有幸成为较早一批在拉萨打拼的鹤庆工匠,并在他们最初聚居的东孜苏路开起商铺。

1997年,高建文正式出师,开始独立承揽业务。他去到四川甘孜的乡城,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年,就做藏族饰品。那些银腰带、嘎乌,拿给他看一下就会做了。那时候已经23岁的高建文被家里催促婚事,他就回家相亲结婚,然后在1999年带着妻子洪秀珍又回到拉萨,自立门户,开始创业。

高建文的经历在拉萨的鹤庆工匠当中很具代表性,他们都是少小离家学徒,苦学几年后出师单干。如今的他们也带出了一批批学徒,让家乡的传统技艺周而复始地传承下去。

一路向北到西藏

其实,高建文离家学艺的路线,也是祖祖辈辈工匠们的足迹。因为加工小件铁、铜、银器离不开小火炉,工匠们去哪都要背着行李、风箱、火炉和工具走乡串寨做手艺,因此被称为“小炉匠”。

白族工匠们走南闯北的谋生之旅又被称为“走夷方”。所谓的“走夷方”的目的地除了云南省内的其它偏远地区,也会到中缅边境到缅甸北部一些地方,另一个方向则是云南、四川的藏族聚居区,直至西藏,他们沿着如今的滇藏、川藏南线经香格里拉、昌都再到拉萨。

最早的一批鹤庆白族工匠在有着广阔市场的藏区坚持了下来,并带着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一起打拼,开拓市场,为后来的高建文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和高建文同辈的工匠们带出来的学徒也都自立门户,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重要声明

我社从未在地方上设立诸如记者站、工作站、联络站、事业部、文化公司之类的机构,特此声明。《今日中国》杂志社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