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美经贸关系在合作中稳步前行


2016-05-24 16:29:55     作者: 孙立鹏    字号: T|T    来源: 今日中国杂志社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中美经贸合作既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步履维艰、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但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贸易、投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其他非传统领域,中美合作全面深化发展,呈现出积极的新态势。

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世界贸易增速明显放缓。而中美双边贸易额却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首先,双方的贸易依存继续加深。截至2015年,中国是美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商品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其次,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迅速。据美商务部经济分析据(BEA)统计,2009年至201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3951.3亿美元提高至6625.06亿美元,年均增长7.7%,远高于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平均增速。第三,美对华出口显著提升。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使得消费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美出口从中直接受益。据BEA统计,2009年至2015年,美对华出口从876.97亿美元飙升至1622.48亿美元,年均增长约9.2%。而同期,美对世界出口从35498.8亿美元提高至49869.92亿美元,年均增长为4.98%。美对华出口远高于其对世界出口的增速。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对美直接投资(FDI)快速发展。中美投资关系正从过去美对华投资为主、向日趋均衡方向发展。中国对美投资正成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新的“助推器”。据统计,2009年至2015年,中国对美FDI从6.97亿美元飙升至153亿美元,增长约21倍;截至2015年底,在美中资企业及其子公司突破了1900家,覆盖了美435个国会选区中的362个。同时,中国对美投资质量显著提升。从最初集中在金融业逐步向能源、房地产、服务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等方向发展。2015年中资在美绿地投资总额达18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34%。尤其是,中国对美FDI不仅有利于中企获得现实经济利益,也对美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一是促进当地就业。据统计,2015年中国FDI使美当地的全职就业岗位增加1.3万个,同比增长12%。目前,中国FDI已累计在美创造全职就业岗位超9万个。二是推动美出口。荣鼎集团认为,中国FDI的攀升让中美市场联系更趋紧密,未来在美中国企业可促进更多“美国制造”产品出口至中国,进而拉动美出口增长。

此外,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也在不断推进。迄今为止,中美经历了24轮谈判,虽历经坎坷,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3年7月,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确立了双边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进行谈判。2015年中美启动了负面清单谈判,虽然“负面清单”问题仍是双方分歧焦点,但中美均意识到达成BIT对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去年9月习主席访美之际,两国领导人均强调达成一项高水平的投资协定,是双边最重要经济事项,为BIT的前景定调。

国际影响日益彰显

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合作日渐超出双边范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全球影响,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在G20、APEC等一系列国际舞台上,两国合作日益加深。金融危机让G20登上历史舞台,中美在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转变方面取得了积极共识。今年中国欲借G20杭州峰会契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和结构性改革,为各国增长注入动力。美积极支持中方努力和主张。奥巴马表示,美支持中方成功主办G20杭州峰会,共同向国际社会发出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信息。G20杭州峰会将为两国关系带来新机遇。

共同致力于国际机构改革。目前,IMF、世行、WTO等主要国际机构发展步伐明显落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新兴力量对国际话语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意愿和行动,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利益。中美在此问题上,始终保持良好沟通。2015年12月,美国会通过《2016财年综合拨款法案》,其中包含2010年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随后奥巴马正式签署,停滞近5年的IMF改革方案迎来曙光。2016年1月27日,IMF正式批准2010年份额及治理改革方案,中国获得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份额将由此前的3.99%增加至6.46%,排名也因此从第六位升至第三位,成为仅次于美、日第三大份额国。国际机构改革向公正、合理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同时,在人民币加入SDR问题上,中美保持密切、坦诚沟通协调。美表示在人民币符合现有IMF标准情况下,支持人民币被纳入SDR,为人民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体系重要一极创造了有利条件。

共促全球贸易发展。2013年底,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中美共同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使久拖不决的多哈回合取得重要突破。2014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中美就尽快恢复和结束《信息技术协定》(ITA)扩围谈判取得共识,为推动达成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第一份关税减让协议创造了有利条件。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表示,ITA扩围谈判具有里程碑意义。协议所涉及的201项信息产品的年贸易额将达到1.3万亿美元,比钢铁、纺织品和服装几个行业的全球总贸易量还要大。

合作途径和领域更为广泛

加强多层级经济交流合作。近年来,中美经贸合作向全方位、多层级拓展,更加务实具体,地方、企业层级合作机制十分活跃。一是地方政府“点对点”交流。截至2015年底,中美已建立44个友好省州和201对友好城市。每年各级政府互访次数超过100次。尤其是,2011年至今中美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省州长论坛”,在贸易、投资、环境、能源和人文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成果,“点对点”交流更加深了双边相互理解,充实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和内涵。二是中企成“选择美国”投资峰会的积极参与者。金融危机后,为重塑美制造业、促进工作机会回流,美各级政府极力吸引外商对美投资。2013年10月底,美政府开启首届“选择美国”投资峰会,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投资交流平台。首届峰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参与,中企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15年3月举办的第二届“选择美国”投资峰会,共有119名中国企业代表参会,其中不乏阿里巴巴、万达集团、三一重工、美的集团、力帆集团、昆仑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中美经济合作再上新台阶。

在非传统经济领域,中美合作依然紧密和稳固。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美通力合作、率先行动,2014年11月达成《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重申加强气候变化双边合作的重要性,在先进煤炭技术、核能、页岩气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继续对话和务实合作;并决定在2015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巴黎会议达成全球气候协议。2015年12月,在巴黎的气候大会上,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最终达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是本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美布鲁金斯学会副主席布鲁斯·琼斯和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史蒂文·坦纳鲍姆均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取得突破是中美引领全球合作的成功案例。习主席与奥巴马首先达成共识,两国率先采取行动、共担责任和行动成本,最终成功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此外,在科技、人文、反恐等诸多热点领域,中美也在创新合作,甚至呈现出惠及全球经济的“多赢画面”。

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虽然,中美经济关系仍存诸多摩擦与竞争因素:经贸争端常态化、中美经济失衡、人民币汇率、美对华投资审查加剧、中国市场经济地位、TPP与AIIB问题等,亟待中美理性、务实地沟通解决,但合作共赢始终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流趋势,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首先,中国致力于改革开放是中美经贸关系最大的“稳定器”。“十三五”规划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复苏乏力之际,IMF将2016和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0.2%和0.1%,至3.2%和3.5%。但却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0.2%和0.2%,至6.5%和6.2%。其理由是,“收入增长、劳动力市场良好、尤其是中国坚持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将促进内需,进而推动中国经济更趋均衡发展”。因此,中国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开放,使中美经贸互补性不断加强,中美经贸关系将再次迎来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经济协调机制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调节器”。中美先后建立了商贸联委会(JCCT)、战略与经济对话(S&ED)等机制,对双方促进合作、管控分歧和减少摩擦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美双方应共同探讨在S&ED框架下,如何就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继续深化合作,将机制有效过渡至美下届政府。也应考虑如何继续发挥JCCT作用,尽力避免经贸摩擦,尤其在美大选周期内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事实上,两大机制早已成为中美沟通、协调各项政策的主要对话平台,未来必将发挥更积极作用。

最后,加强国际领域合作为中美经贸发展提供“新空间”。中美都是世界大国,在许多国际领域具有共同利益。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与竞争的有效途径,是不断地把“蛋糕”做大。通过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加强彼此沟通合作,实现“双赢”和“多赢”。众所周知,中美在气候变化、应对危机、人道援助、恐怖主义、疾病控制等诸多全球问题上通力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亮点和积极因素,未来必将有助于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中美经贸关系将在合作中不断前行。这是中美两国的“幸事”,更是世界各国的“福音”。

孙立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经济室助理研究员、博士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重要声明

我社从未在地方上设立诸如记者站、工作站、联络站、事业部、文化公司之类的机构,特此声明。《今日中国》杂志社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