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共90年:穿越70年的“南泥湾”情结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一条绿色葱茏的溪谷、层层金黄的麦浪,深藏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的南泥湾,朴素安谧,一如其名。

说起70年前那段载入史册的辉煌,南泥湾人的自豪溢于言表。南泥湾镇副镇长张亚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令南泥湾名扬天下的,不仅仅是那首填了新词的陕北民歌,更主要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百年前的南泥湾,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罕至。1941年前后,陕甘宁边区西南的山西、河南和湖北等省相继沦陷,日军加紧对陕甘宁边区封锁,致使陕甘宁边区的生活面临极大困难。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就此,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段传奇。

如今,南泥湾辟有专门的大生产运动展览馆,还有当年开垦的大片梯田,唱红大江南北的民歌《南泥湾》就取材于这段历史。

对于91岁的陕北老红军毛光荣而言,1941年,被调至三五九旅担任旅长王震的警卫连连长,是他一生最引以为荣之事。

“白天开荒,晚上打窑洞,砍树枝搭房子;没有生产工具,就自己造;耕牛不够,就用人来拉犁。”毛光荣如是说。

谈及开荒的艰辛,毛光荣记忆犹新是:他的战友郝树才一天能开2.5亩荒地,有人提议让耕牛与郝树才来比赛开荒。结果耕牛被累得口吐白沫,倒地而死,郝树才“气死牛”的称号不胫而走,成为南泥湾大垦荒的真实写照。

来自南泥湾的两代守望

相比起父辈的“红色记忆”,已故三五九旅老红军刘宝斋的儿媳侯秀珍另有一番感慨。

她的公公刘宝斋是当年三五九旅九团九连连长,大生产结束后就留在了南泥湾,直到1984年去世,老人始终以三五九旅大生产纪律要求自己。“听公公说,刚开始是要啥没啥,战士们也都是在林子里逮着啥吃啥。”

从1941年开荒万余亩,收粮千余石,到1944年开荒26万多亩,产粮近4万石,三五九旅官兵不仅做到粮食、经费自给自足,还积存了一年的储备粮,首次向边区政府上交公粮1万多石。当兵不吃公家粮,并主动向政府上交公粮,堪称罕见。

在刘家窑洞里,传家宝是刘宝斋在世时特意打的一把镢头。老人常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就是刨出来的,时时以“不吃老本,再立新功”的思想来教导子女。带着这种激励,60多岁的侯秀珍在经营自家农田的同时,还从南泥湾国营农场租种了10多亩地。

在这片三五九旅开垦出的土地上,类似侯秀珍这样的红色后裔,无疑是最坚定的守望者。

一位“60后”的南泥湾经历

从军20余年,当过南泥湾农场场长的杨俊民每每回忆从军生涯,总会第一个想起南泥湾。

作为“60后”,2000年,杨俊民到南泥湾担任农场场长。他笑称,从开坦克到种地,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

据他介绍,当时南泥湾农场有3000亩地,但只有10几个战士,还从事畜牧养殖。最让他头疼的是母猪下崽,整夜守在猪圈里,第二天整个人都被蚊子吸“肿”。

转业到地方后,杨俊民选择了自主择业。他说,既然是从南泥湾出来的,就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009年,杨俊民回了一趟南泥湾,承载着无数红色记忆的这片土地,变化之大令他惊讶。远山如黛,田野如画,退耕还林还草后的南泥湾森林覆盖率为87%,俨然一个大“氧吧”。

他透露,今年是中共建党90周年,他计划携女儿重访南泥湾,让“90后”感受一下南泥湾精神。

(来源:中新闻 记者:冽玮 张一辰 张远)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重要声明

我社从未在地方上设立诸如记者站、工作站、联络站、事业部、文化公司之类的机构,特此声明。《今日中国》杂志社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