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600 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船队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带去的是古老的中华文明。

今天的中国,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和平文化传统,通过改革实行和平、开放、合作、和谐的发展。这条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的郑重选择,是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新中国成立初期,即确立了以和平为宗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时激烈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明确把为国内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作为外交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0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朝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等方向发展,中国积极倡导新安全观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格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全方位外交不断取得新进展。

 
 

从18个到171个

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全面发展,截至2010年6月,建交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171个。

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走过了一条由对立、隔绝到多方面对话合作的道路。2011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年中,美国副总统拜登将访华;此后适当时候,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也将访美;中美元首保持着高频度接触,两国正致力于构建21世纪积极合作的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创立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机制。

201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中俄已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在高水平上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同日本建立了战略互惠关系,2012年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国同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彼此间的对话合作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同新兴大国之间的互利合作日益深化,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不断增强。

周边关系

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积极推动并引导区域合作进程,在热点问题上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持续深化。例如,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中国积极斡旋,促成并主办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六方会谈,推动各方发表共同声明,缓和半岛紧张局势,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在2010年,中国领导人访问了许多亚洲国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相互信任和合作进行了讨论,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与此同时,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亚洲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2%,比较成功地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中国始终把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重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旨在通过深化合作增加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率。例如,2006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份面向一个洲域的政策文件。另外,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成立了中阿合作论坛,并使之成为推动双边友好关系的新平台。

新舞台:多边外交

中国同现行国际体系的关系正发生着极为深刻的变化,多边外交成为更加重要的国际舞台。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80年,中国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迄今为止,中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日益成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改革者。中国主张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评价。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全方位、多领域外交

中国积极开展各领域外交,努力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首脑外交

中国外交政策以首脑外交为统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领导人多次出席重大多边和双边活动,有力推动了国际体系改革和双边友好合作。2011年4月中旬,巴西总统、俄罗斯总统、印度总理、南非总统、乌克兰总理、韩国总理、西班牙首相等多国领导人参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各国领导人举行了双边会谈,“首脑外交”可谓密集厚实。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重要声明

我社从未在地方上设立诸如记者站、工作站、联络站、事业部、文化公司之类的机构,特此声明。《今日中国》杂志社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