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两会”代表委员畅谈建设生态文明


2016-03-09 11:14:21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今日中国

2015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使其成为“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这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生态”“绿色”“环保”等词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他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对建设美丽中国充满信心和期待。

美丽中国需要绿色发展

雾霾频发、湿地干涸、森林锐减,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生态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赵雨森说。他以黑龙江为例,因为生态破坏,宝贵的寒地黑土资源面临水土流失、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李赤群说,经济发展要建立在良好生态的基础上,绝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鹤龄说。他认为,当前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在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中,一定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觉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弯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所长张大勇表示,要认识到雾霾等环境治理,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要有打长久战的准备。就拿能源结构来说,全国燃煤总量的约3/4都在华北、东北地区,虽然现在清洁燃烧技术已经成熟了,但技术的更新也需要花费时间和代价,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需“多管齐下”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说,多年来,民盟青海省委发挥民盟组织“直通车”优势,恳请、协调民盟中央深入青海实地调研,为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贡献了一份力量。这两个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好转”的成效,但区域生态环境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凸显。保护好三江源,不仅是青海各族人民的历史责任,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责任,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保证三江源地区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的长效性。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保驾护航。只有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保护好神州大地的绿水青山;只有清除制约绿色发展的制度桎梏,才能迎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阔步前行。

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我们李寨村于2013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2015年,被列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如数家珍地说,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清洁家园”综合整治行动,2016年实现村庄绿化全覆盖,建成“美丽乡村采摘长廊”,发展乡村观光休闲,还美化了村容村貌。

“环境质量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与公共资源,唯有政府能够承担起改善的重责。”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副校长张灼华举例说,从国外环境管理实践来看,美国、日本、欧盟等都明确了地方政府改善环境质量的责任,并要求政府确保环境质量在一定期限内达标。

“解决污染问题、特别是雾霾问题,还得靠科技进步,利用清洁燃烧技术。”张大勇认为,除此之外,还应该多管齐下,在社会上广泛形成一种爱护环境的舆论氛围。“以前破坏环境的法律成本很低,现在随着各种法律法规的健全,破坏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在增加。国家要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惩罚,要有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不能让破坏环境的人得到利益,而代价却让大众承受。谁破坏环境,谁就是治理主体。”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重要声明

我社从未在地方上设立诸如记者站、工作站、联络站、事业部、文化公司之类的机构,特此声明。《今日中国》杂志社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