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开幕式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胡帆 摄)
6月29日上午,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在位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非洲企业和商品馆内,红酒、咖啡、手工艺品等非洲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参展的非洲商家表示,看好博览会提供的展销平台,相信借助博览会可以扩大产品的中国市场。
“这些可是手工制作的!”来自喀麦隆的展商Emmanuel Acho Njikabia向一位客户介绍他们的拖鞋产品。沟通不畅的时候,他会把价钱打在手机屏幕上与客户交流。紧凑的展位里,摆满了各种特色鲜明的服装、拖鞋和饰品。作为首次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展商,他对博览会带来的商机充满期待。“博览会为投资人和客户提供了面对面的沟通机会,将帮助我们推广产品。”
喀麦隆参展商向客人介绍手工拖鞋(胡帆 摄)
来自乌干达的NUCAFE(乌干达全国咖啡农业综合企业和农场企业联盟)第三次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执行董事Joseph Nkandu在乌干达展馆亲自推介咖啡。他的推销技巧是把空气放进装有咖啡的包装袋,再当着顾客的面按压,浓郁的咖啡香味瞬间弥漫。他告诉记者,NUCAFE是乌干达的咖啡农组织,直接加工出口农民种植的咖啡,不经过中间商,产品很受中国买家和消费者的欢迎,参加博览会是希望进一步扩大咖啡出口。“中非经贸博览会对我们很重要,它提高了我们咖啡品牌的知名度。”
乌干达参展商向客人介绍咖啡(胡帆 摄)
非洲最大的银行——南非标准银行——也在展馆里开设了展位,不过展出的不是金融服务,而是来自南非的多个商家的红酒、水果、坚果等特色产品。标准银行中非业务负责人何绮玲告诉记者,这些参展商都是标准银行的客户,组团参加博览会是为了帮助他们扩大销售渠道。“南非的市场不够大,中国是非洲和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希望通过参会,为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大的市场、更多的生意机会。”
在深耕非洲的电商Kilimall的展位上,不仅陈列了产自中国的小商品,还陈列了很多非洲的产品。这家2014年成立于长沙的公司是第一家进入非洲互联网行业的中资企业,致力于将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带给非洲消费者,目前已经成长为非洲领先的电商公司。Kilimall招商经理易熠告诉记者,公司同样重视将非洲产品进口到中国,通过旗下的进口平台“非洲心选”,将南非的芦荟胶、红酒,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优质咖啡、手工艺品,乌干达的芒果干等销往中国。“帮助非洲商品出海的同时,也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更多来自非洲的好商品。”
Kilimall展台展示的非洲商品(胡帆 摄)
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最大的经贸合作平台,从201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长沙为永久会址地。本届博览会从6月29日持续至7月2日,是历届博览会中规模最大的一届,参展商达1500家,较上届增长70%;会期内拟签约和对接的合作项目218个,金额191亿美元。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