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人物>

人物

中国计算机的先行之师



中国计算机的先行之师

文/彭媛媛

2002年8月10日清晨6时8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传来了一群年轻人的欢呼声,“我们成功了!”这一刻,中国结束了只能用洋人的CPU制造计算机的历史。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伍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通用CPU—龙芯一号。年轻人把这只芯片命名为“夏50”,就是为了纪念老师夏培肃从事计算机事业和从教50年。

42年前,也是在这个计算所,中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7机运行成功,实现了中国自主设计通用数字计算机零的突破。而这台计算机的研制者正是龙芯一号缔造者们的老师,中科院女院士夏培肃。50载风雨兼程,如今的夏培肃院士已经是一名硕果累累的科学家,一个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了。

与计算机情定终身

1950年,夏培肃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夏培肃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母亲对她的教育非常用心。夏培肃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母亲在幽静的灯光下,一句一句地教她背诵《长恨歌》的情景,还能一字不落背诵此诗。夏培肃对数学仿佛有天生的兴趣,从上小学开始,她的数学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她有时会在梦里得到解题的思路,一觉醒来,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枯燥的数字对于夏培肃来说,其乐无穷,这也为她日后的计算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夏培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电机系。七年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师从塞伊教授。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又在该校做博士后。

在英国留学的这段岁月里,夏培肃深感中国的贫穷落后,看着外国人对中国人嗤之以鼻,夏培肃义愤填膺。她讲到有几件事,让她深受伤害。每年,在英国的留学生都要去警察局登记一次,警察局居然把中国学生放到和杀人犯、抢劫犯一起登记。在房东太太女儿的地理书里,夏培肃惊奇地发现书上把中国男人描述成拖着长辫子,抽着鸦片;女的裹着小脚。他们解释中国人为什么睡觉睡得早的原因是中国人没有钱来点灯。夏培肃暗下决心:“可以让外国人恨中国人,也不要他们瞧不起中国人。”1950年,华罗庚教授在归国途中的一封致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再次坚定了夏培肃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决心。“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

1952年,夏培肃与丈夫杨立铭回到了祖国,都在清华大学工作。令夏培肃没想到的是华罗庚教授将会为她搭建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这一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夏培肃、闵乃大、王传英三位年轻的科学家见到了华罗庚教授,谈起了在中国研制计算机一事。就是这一晚揭开了中国计算机研制的序幕。 当时中国有关计算机的资料非常缺乏,计算机小组甚至找不到一本系统地完整地介绍电子计算机原理的书。当夏培肃他们找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需要人手一份时,却不能复制,因为没有复制设备;也不能打字,因为没有英文打字机。他们主要靠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录。小组还缺乏实验器材,他们就经常背着小包到城里去购买无线电元件、电表、电线、工具。夏培肃主要偏重计算机的逻辑设计方面,在国内搜集不到的资料,她就托在美国和英国的一些老同学替她买。艰辛的工作没有白费,计算机小组逐步形成了研制电子管计算机的技术路线。随着计算机小组的逐渐壮大,闵乃大教授和王传英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计算机研制,最初的三人小组只有夏培肃一人坚持下来,而这一坚持就是五十年。 1956年4月,中央召集全国有关的知名科学家在北京制定了发展中国科学的十二年远景规划,计算技术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学科。夏培肃参加了华罗庚领导的“计算技术的建立”规划小组,并成为规划起草人之一。1956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方面的研究机构,夏培肃参加了筹建工作。至今,夏培肃仍在该所默默地工作着。

夏培肃与丈夫杨立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在一起的合影。

对夏培肃来说,1960年4月107机的研制成功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它在中国计算机科学发展历程中是个里程碑,实现了中国自主设计的通用数字计算机零的突破。该机和英国、美国在1950年前后研制成功的计算机的水平相当,而且可靠性高,其稳定工作时间比仿苏的计算机长几十倍。在以后的岁月里,夏培肃先后在高速计算机,并行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上世纪80年代她主持研制高速阵列处理机150—AP成功运用于中国石油勘探,使某些地震资料处理的速度提高十倍以上。并且与丈夫杨立铭教授一起较早提出量子计算机的设想。1985年英国赫里奥—瓦特大学聘请夏培肃为访问教授,并在该校纪念以蒸汽机发明者瓦特命名100周年时,授予她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以表彰她对计算技术的贡献。当时获奖的还有夏培肃在爱丁堡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塞伊教授,师生同时获奖,在科技史上也堪称佳话。

夏培肃今年已经80高龄了,但提到计算机事业时,她依旧充满激情。她说她自己这一辈子除了做计算机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她太喜欢计算机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计算机。从她五十年从事计算机研究这份坚持上来看,她是一个用生命来搞研究的科学家。她的得意门生、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称其为中国计算机之母,但她不同意这个说法。但人们认为她为中国计算机技术所做的贡献和她今天人才济济的学生队伍,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甘为人梯

1985年英国赫里奥-瓦特大学授予夏培肃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图为与她的博士导师塞伊教授的合照。

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夏培肃为培养新生力量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因为她深知要使中国计算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一个个梯队。她愿意为下一代人搭桥铺路,甘做人梯。她希望她的学生能站在她肩上一层一层往上搭,人梯才能够通天。她强调做人梯的人必须有攀登的愿望,有攀登的能力,这样的梯子才够高,踩的人爬得才更高。

夏培肃一直强调对学生一定要有责任心。她力求从学生的角度去为不同的学生指明方向,传授学习方法。她鼓励学生立足国内,但要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国际上的动态知识。她经常为优秀的学生争取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及早脱颖而出。夏培肃给学生改论文十分严谨,她曾给龙芯研制的功臣胡伟武的博士论文足足修改了八个月,一字一句地改,甚至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在成果和荣誉方面,夏培肃表现得十分的谦让。胡伟武刚入师门的时候,夏培肃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行计算机及并行算法”已接近尾声,胡伟武只参加了部分扫尾工作,在项目主要完成人员中排名十几位。后来,该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按规定有9人可以获奖。但胡伟武却意外地得到了获奖证书,后来才知道,在申报时,夏培肃觉得自己具体工作做得比较少,就把自己得获奖名额让给了胡伟武。一个项目获了奖,项目的主持人却没有获奖,这恐怕在科技界也是罕见的。

夏培肃的学生没有辜负老师的殷殷期望,他们接好了老师的“接力棒”,将中国计算机事业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整个计算所,夏培肃的学生队伍是最强的,在计算所也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夏老师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在学术上,学生们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做人和为师上,他们将一直向夏老师学习。

夏培肃常说:“做人做到什么境界,做学问才能做到什么境界。”夏培肃没有参与“龙芯”的开发研制,但她为他们搜集了不少的资料,包括国外最新的研究资料,并时时鼓励他们创新。她常说:“我们国家工业技术不如别人,起点低,不要立足于改进,要立足于创新。”整个“龙芯”开发组将夏老师作为他们的精神领袖,一面不倒的旗帜。是夏培肃教会了他们真正把国家的事当成他们自己的事。整个研制组形成了一种团队精神,培养了一种文化。这种精神正是开发组制胜的法宝。如今,很多学生都成为了老师,他们说他们追求的目标就是做像夏培肃一样的老师,他们希望能把夏老师的精神,品德没有变味承传下去。

相濡以沫

夏培肃和丈夫杨立铭邂逅于浪漫的大学校园,他们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在和夏培肃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相处的岁月给她的人生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提到他们的爱情,总让我联想到舒婷的《致橡树》这首诗:“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她和丈夫双双留学英国,又一起回来报效祖国。一个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个是计算机领域的泰斗,1991年,夫妻俩同时成为中科院院士,被尊称为“科苑双星”。在工作中他们比翼齐飞,互相支持帮助,两人都愿意献身科学,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在文革时期,夫妻俩都遭受了十年浩劫,面对人生路上最大的坎,他们相互扶持,互相鼓励,用爱情、亲情战胜了一切。他们曾一起遭遇失子之痛,又一起坚强地面对人生。妻子因繁重的科研工作无暇顾及家庭,杨立铭从未有过怨言,给予妻子的是理解和支持。

在生活中他们相敬如宾,特别是在他们晚年时候,杨立铭不幸得了脑瘤,两个儿子又留学美国,已经78岁高龄的夏培肃坚持每天亲自为丈夫取药,悉心照顾他。最后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与丈夫住进了地坛医院的同一病区。她却说,这样可以更好照顾自己的丈夫了。2002年1月12日,杨立铭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悲痛万分的夏培肃再次病倒,却在病中坚持整理出丈夫生前的学术论文,并将这些学术成果贡献出来。

对于自己和先生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生活工作都低调的问题,夏院士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们都不希望炒得太热,就希望安静一点。” 或许宁静、淡泊的做人艺术正是她能取得累累硕果的关键所在。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