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天下事 >

声音

焦点

人物

数字



焦点


香港特区政府决定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9月5日中午宣布,特区政府决定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重新检讨有关立法工作,向社会各界作充分咨询。
董建华说,鉴于香港社会对该项立法的具体条文仍存在一些疑虑,为了使到社会大众有足够时间了解和思考有关立法问题,特区政府决定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并在保安局内成立专责小组,重新检讨有关立法工作。他表示相信,经过向社会各界作充分咨询,该项立法一定能够取得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并最终顺利完成。
(摘自2003年9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据新华社)

中国4000贪贿嫌犯在逃 调查取证是最大困难


中国现在至少有4000名涉嫌贪污和贿赂的犯罪嫌疑人在逃,他们带走的公款,大概有50个亿(人民币)左右,而这些人当中也有一部分已经逃到了国外,分散在很多的国家。
  这些涉嫌贪污和贿赂的犯罪嫌疑人一般逃往三类国家:一类是比较发达的国家,一类是亚洲国家,还有一类是非洲国家。学者们分析,犯罪嫌疑人根据他们自己占有资金的情况,来确定他们逃窜的位置,有一些国家,管理比较松一些,比较好生存,有些罪犯就逃到那儿;有一些西方国家,生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大量携带公款潜逃的,不少跑到比较发达国家。在他们进行外逃,进行这样的犯罪过程之前,有一些行为是值得警惕的,比如说有一些双方正常收入都不高,但是子女送到国外去学习,有的花费很大的一笔资产在国外买房子、买车,生活很奢侈,这种异常情况一经发现,就应该及早地在该公职人员还没有出境之前,查一查这些原因,实际上现在也有一些制度,每年都对公职人员进行一些调查,比如说配偶子女、经商活动,或者在国外的情况等,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应该及早采取必要措施。

中专家说:“非典”可能会重来


近来,“非典”话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国三位权威专家谈了他们对S ARS 的看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说:“按照一般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一个新生的传染病出现后,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理由认为SARS会是个例外,它肯定会再来。”
  全国非典防治组疫情分析专家金水高比较反感“卷土重来”的说法。“‘卷土重来’这话太重,让人感觉好像跟今年5月份一样严重。”金水高认为,SARS有可能来,但绝不会像以前那么严重,这是因为大家思想上、物质上都已经有了准备。另外在对付SARS上已有经验,能在及时发现后做到早隔离、早追踪、早治疗。并且,由于最初的几例SARS来源目前仍未搞清楚,所以即使是在全国零报告的情况下,金水高所负责的应急监测系统也一直处于运行状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参与人倪大新认为,SARS在今冬明春可能会来,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暴发也是有可能的。但通过今年抗非典那场大战役,相关部门从预防、治疗上已经总结出一套较好的办法。而一旦有这方面的情况,肯定会及时告诉人们。目前全国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做好防治工作,"如果非典再来的话,应该说我们能控制得比较好。"
“大珠三角”横空出世
“大珠三角”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三地政府的文件中,三地媒体的版面上和声像中。携CEPA之势,聚强强之能,粤港澳合作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珠三角历来有两个概念,一是“小珠三角”,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七个城市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东珠三角。另一个是“珠三角”,增加了地理上同属一个三角洲的香港、澳门。
“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改变着与长江三角洲的竞争态势。仅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和珠海五个城市去年的GDP就比长三角15个城市的总和还多590亿元,再加上珠三角其他城市,“大珠三角”的整体竞争力将大为增强。
(摘自2003年9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赵肖峰、赖少芬)


教育反腐直指2000亿乱收费


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出现在教育部,在教育部官员眼中,这是一次异乎寻常的行动。调研后,吴官正在讲话时强调,对那些仍然我行我素、违反规定乱收费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张铁明研究员说:“从全国的情况看,乱收费已经很普遍。一些重点学校每年收的赞助费超过千万也不稀奇。”据一些教育专家保守测算,十年来教育乱收费总额超过2000亿元。
(摘自2003年9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师琰、徐琳玲)

大兴安岭16年后无林可采
中国最大国有林区之一的大兴安岭16年后将陷入“无林可采”的尴尬境地。中国林业科学院盛炜彤、黄鹤羽等专家调研后发出警告,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资源难以为继,必将大大削弱生态作用,危及黑龙江、嫩江的安全和松嫩平原的工农业生产,使林区处于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为此,他们建议调减大兴安岭林区的木材产量。
(摘自2003年9月4日《北京青年报》,李斌)


北京现存水量只够供应十个月


从1999年到2002年连续四年枯水年,当前降水为多年平均595毫米的71%。北京连续第五个干旱年已成定局。由于持续干旱,两大水库上游来水日渐减少,潮河汛期出现断流,水库现存水量够供应十个月。
(摘自2003年9月9日《中国青年报》,马北北)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