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旅游

旅游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持久魅力

畅游“天湖”纳木错


畅游“天湖”纳木错

 

文图/本刊记者 李国文

从拉萨到纳木错必须经过藏北重镇——当雄,走的是进出西藏路况最好的青藏公路。当雄到纳木错则是一段碎石路,晴天里,车身后总是扬起一片尘土,下雨时,路面常被冲垮,很多底盘较低的中巴车很难通,越野车在此便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

纳木错在拉萨北部,距拉萨约220公里越野车需行约三个半小时,其中拉萨到当雄县城约160公里只要两个小时,而从当雄到纳木错短短60公里则需要一个半小时。

仲秋时节的拉萨,7点钟天才亮,8点出发已经是很早。

离开拉萨,越野车在修筑良好的青藏公路上急速行驶,西藏的县处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一般都用丰田4500。司机要找当地藏族人,不管路况如何,他们总是值得信任的。

出了拉萨,傍着青藏公路到羊八井的是堆龙曲河,河床甚浅,且时宽时窄,窄时就如江南的小溪。河边则为青稞地,远处是高山,其间散落着一些山村,古荣、马乡,有些小村子连拉萨的司机都说不出名字。房子略显矮小,基本上是土石结构,很有藏式民居特色,屋前有石头砌成的小院子,屋顶是平的,墙要高出平顶一截,墙的上部涂有赭红色,房屋顶角插有经幡。

在远处高山之上有雪山,这个季节只覆盖着少量的积雪。司机说,终年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要到羊八井才能看到,它海拔7100多米。

 

念青唐古拉山

从羊八井一直往北,视野中最高处都是念青唐古拉山山脉。

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东西走向约600公里,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的分水岭,它将西藏分成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区域。在羊八井以北20余公里,青藏公路西侧的当雄草原上,西北—东南走向排列着念青唐古拉山脉的47000米以上的山峰。在海拔7162米的主峰周围还聚集着30多座6000米以上的雪峰,最南端的穷母岗日峰海拔7048米。

“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由此可见藏民对它的崇敬和寄托。无论走到藏北的什么地方,都可以听到有关念青唐古拉和纳木错的爱情传说

这一对情人不仅外貌雍容华贵,传说上苍还施予它们无上的财产和权力。它们是神界贵族。湖畔草原是它们的牧场,四周山族是它们的佣人。那些佣放牧马、牛、羊,喂狗的、磨糌粑的,各司其职

 

拉萨北大门——当雄

离别神山,沿青藏公路继续向北走大概50公里,便可看见当雄县城了。县城,档次不同的宾馆、旅店任游客挑选,从纳木错湖返回时可在此住宿

当雄藏语意为“选择出来的好地方”,素有拉萨北大门之称。10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吐蕃王松赞干布,前往拉萨途经藏北时,曾驻扎在当雄草原,看当雄草原的美丽景色,高兴地说“这真是上天选出来的好地方”。当雄便由此得

 

根那山口

   去纳木错并不需要进入当雄县城,如果司机要去县里加油,那还得返回1-2公里的路程。在公路西边有路牌指示去纳木错的路,那是一条碎石铺成的土路。离开了路况良好的青藏公路,丰田4500便开始颠簸起来。

颠簸半个多小时,才到纳木错景区售票处。不远处有个帐篷,里面走出一个小男孩,看见有车来,便走过来打量着我们,那是当地牧民们的孩子。

纳木错的门票已经涨到50元,除了门票和保险之外,他们还会给每一位游客发一个垃圾袋,让游客将白色垃圾带出景区。

丰田4500过一段山沟,海拔约5100米的根那山口。司机照例在一个巨大的由刻有经文的石块堆积而成的玛尼堆旁停下来。玛尼堆旁耸立着高高的旗杆,五色经幡在风中呼呼地

云游蓝天雪山静立。从山口望去,远处是一泓静静的湖水,在蓝天下映射出淡淡的蓝色。虽然才刚入秋,穿的衣物也不少,但是罡风刮脸,双腿战栗,高山上的风让你不得不赶紧躲入车内。

翻过山口,路越发难行起来。这条2002年新修的路面被水流冲得不像样子,据说在2002年之前,从当雄到纳木错湖的60公里土路需要走4个小时。

 

扎西半岛

下得山来,湖却似乎相隔得更加远了,司机说还有20公里才能到湖边扎西半岛。我们沿着草地向西边迤逦前行左边远远的念青唐古拉山在云层的掩盖下若隐若现,山顶是终年不化白皑皑的积雪;右边蓝蓝的一泓湖水,湖边长满了高山蒿草、火绒草

广袤的纳木错草原上只看见一条曲折的泥路,不见尽头,路边黄绿色草儿贴着地面长,一般只有半寸到一寸长在阳光下泛出点点的金光偶尔还能看见草鼠呆呆地看着我们。

在漫无边际的草原上行车,使都市人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释放,坐在狂奔的车里任车体左右腾跃,俨然就是草原上土生土长的生灵。

尽管眼前就是乌龟状的扎西半岛,司机还得沿湖岸绕个大圈才能到岛上。湖边的草甸比远处看要密实得多。

丰田4500终于在12点钟停在了扎西半岛的湖边。纳木错湖在我们眼前尽情展露它宽广无垠的风采,深蓝色的湖水在阳下泛起粼粼波光。湖水清澈无比,湖底鹅卵石清晰可见。当地的藏民牵着马让游客们在湖边骑马淌水,远处一对情侣骑马淌水过来,男的远望天边的雪山、草地,感慨万千,女的看着身边的湖水,对湖底偶尔出现的无鳞鱼惊讶不已。

湖岸上有高高耸立的合石,高举向天空在石头上刻有“纳木错”三个字这就是纳木错最著名的标志

纳木错藏语为天湖之意,蒙古语称腾格里海”,闻名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是藏族人心目中的保护神。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多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是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达33米。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

纳木错是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的巨大肖盆 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古纳木错面积很大自全新世以来,因西藏气候变干,湖泊面积大为缩减,现存古湖岸线3道,最高一道距现在湖面80米。

扎西半岛位于湖的东南侧,是湖岸伸入湖中的一只拳头石灰岩构成的约10平方公里的扎西半岛,由于湖水侵蚀,发育成岩溶地形红褐的山体,高出湖面才十几米。

合掌石处沿着山脚走去,满眼都是从山崖披挂下来的经幡,由于风吹日晒,原本五彩的经幡已变得灰白了。藏民新近在山崖边立了一个巨大的经幡,在太阳底下有些炫眼。

绕过经幡往前能看到山崖下有不少山洞,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有的溶洞狭长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山洞外面到处嶙峋怪石,峰遍布,峰林之间还有自然连接的石桥。

历史上,纳木错周围庙宇林立,香火旺盛在公元12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认为是胜乐金刚的道场时至今日,在山里还有个小寺庙,常有高僧大德在这里修行他们完全靠着藏民的供养生如果对藏传佛教感兴趣,去山洞里看看也很有意思。

每年藏历五六月,都有不少徒前来转经朝佛,湖边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据说,若逢羊年大朝圣,成群结队的圣徒翻山越岭,哪怕一路乞讨而来,也要顺着两百公里的湖岸线转湖。人们或手摇转经筒,或磕着等身长头,金铜般的阳光照亮了一个个的人脸、人体,分不清是天上抑或是人间,其虔诚真令人感动。

穿过石堆,继续向西边走,绕半岛一圈。回来时,可以看见有两座白塔并列在湖岸边,塔边有红砂石玛尼堆, 长达50米。据说,信徒们经过这里的时候,都要仍下一块石子儿,象征着念了一次经。信徒们一刀刀地雕凿,使这些有着藏文经咒的玛尼石刻流露出艺术的气息。

塔的南边有个目前半岛上最好的蒙古帐篷旅馆,旅馆淡旺季价格不一,一般在35-100/不等。由于这里海拨较高,建议有高原反应的人,最好不要在此住宿,回当雄县城或羊八井住宿为妥

 

纳木错的夕阳与晨曦

在纳木错,步行要慢,稍走快点就会喘。刚下车趁着兴奋转了一圈,平静下来,才感觉到自己心跳非常快,呼吸困难、头脑发胀。在旅馆里歇息老板会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端上酥油茶,热气腾腾的大碗酥油茶喝下后,感觉身体舒服了一些。酥油茶能缓解高原反应头晕的游客可以在旅馆里多喝些。旅馆也有炒菜,饭菜也多为川菜,价格比内地要贵一倍。

夕阳下的纳木错特别漂亮,很多游客在这里住宿就是要看看纳木错的黄昏和朝霞。所以在太阳快要下山时,迈出帐篷沿湖走一段,坐在湖边岩石上静静地看着夕阳沉入湖底,体力好的也可爬上湖边的山包那里有经幡绕成的个大圈,五彩风马,上下翻飞阵风吹过,恍惚中流动着天簌之声。站在扎西岛的顶部,仔细欣赏夕阳下波荡漾的湖水、金黄色的湖滩看着夕阳落入湖面,醉人的意境永远留在你的脑海中或许你已看过许多次海边落日,但这世界屋脊最高神湖的日落绝对让你难忘。

    日落后的纳木错湖畔气温急剧下降,早就听说湖边日夜温差很大,果然,晚上根本不敢出去看星星。目前岛上没有通电,只是在睡前旅馆里自备的电机会发几个小时的电。

在漆黑的帐篷里翻来覆去,根本睡不实,说得准确一些是昏睡。

老板在帐篷外燃起一堆篝火,睡不着的游客都去跟藏族人一起跳锅庄舞了。那是藏民族独特的舞蹈,所有舞者都围成一圈,学起来都很容易。

一晚上,昏昏沉沉的,只有凌晨2-5点勉强能睡几个小时。

  清晨6点半透过湖面霭霭雾气尚能看清周围群山的影子。高原与内地时差有一个多小时。在白塔南面湖边是观看日出的最佳位置,站在湖边把带的所有衣服都穿上还觉得冷,湖边已经有好多摄影迷架着相机在那等着太阳升起了。大约7点钟,太阳跳出湖对岸的山口,周围云消雾散,柔和的金色光芒穿过大山,越过湖面钻进这些游子们的镜头里。

不知游子们能否记录下纳木错的神秘,或许那晨曦中的白塔,能让感觉到纳木错隐藏着的不可企及的神圣或许那迎风飘舞的经幡能留给人们对今生和来世的思考。它们似有一股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左右人的情感让人向往它,崇拜它,追求它,匍匐在它的脚下。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