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畔看相城
相宣
未到过苏州的人都知道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水乡。
到过苏州的人会觉得记忆中的苏州难以觅求。
古苏州、新苏州还有洋苏州的多元色彩早已搅乱了人们的视线。美丽的阳澄湖畔,融合江南水乡意境与现代都市景象的“水苏州”—相城,今又引来外界令人眼馋的惊奇。2001年,苏州市原吴县市撤市设区,年轻的相城由此诞生在古城苏州北大门。全区下辖九个镇(街道),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万。建区以来,相城区揭开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一手抓“绿色、生态、花园”新城区的建设,一手抓经济的跨越发展,主动接受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和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融入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在四年的时间里,相城这块原先由农田和水网构成的处女地发生了巨变,正在成为苏州城区北部的经济新亮点。
近年来,苏州总在创造奇迹,相城区是苏州又一个新的奇迹。
水相城

“晚来片雨涨湖滨,夕照微明烟满津。欲渡清流有归客,却依绿柳唤渔人。数声栖鸟双林晚,几树繁花两岸春。笑语满船回浦去,微微淡淡水粼粼。”这是明代万历首辅申时行《阳城八景》诗之一,它定格了绮丽迷人的相城风光。相城区水域面积占全区40%以上,16万亩的阳澄湖,相城区占80%,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东携阳澄,西邻太湖,区内河港交织、汀洲星列,百姓沿塘建宅、临水为家。区内盛产被誉为“水中软黄金”的清水大闸蟹和“水中精灵”的淡水珍珠,拥有“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和“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市场”美称。今天,水依然是相城一种与生俱来的符号,熔铸成特定的区域文化特征。
建区以来,相城精心做足水文章,倾力打响阳澄湖牌。站在有七万多平方米主景广场的春申湖畔,面对着一座超大型矩阵音乐喷泉以及一道高达168米、一喷冲天后在风里细密飘散的主泉所营造的飞珠溅玉的梦幻般视觉感受,很难不让人惊叹。堪称全国最大“阳光餐厅”的阿庆嫂生态美食园可同时容纳3000人用餐,正成为苏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新年伊始,相城区又启动了“三百工程”建设大手笔,即在全区打造百条清水河道、百家绿色单位、百处生态绿带(园),将再次谱写一曲水与绿的交响新篇。
绿相城
农村人要进城,城市人要出城—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围城”现象。一边是“返璞归真”、另一边是“享受现代”,这也许是所有城市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层面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相城人用事实告诉我们,鱼和熊掌有时也可兼得。
此中奥妙何在? 相城区委书记顾子然一语道破:拒绝以破坏原生态为代价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建就建“绿色生态花园”,把相城区建成“水相城”、“绿相城”,要寻求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平衡界面。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相城人运用现代手法,大手笔、高标准建成桂花公园、虎啸生态园、元和公园、香溢园、娱乐城公园、府南苑等一批公园绿地。如今的相城水面成公园、道路成景观、水绿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四年间,全区新增绿化面积七万多亩,建城区绿地率从8%一下提高到29%,成了苏州市的绿肺,绿化工作去年在苏州拿了特等奖。
当交通、服务等不再属于招商引资秘密武器的时候,生态环境成了一张永远的“王牌”。去年十月,相城区南下广东招商,带的是本地以生态环境为主的宣传资料,一下子引来不少素未谋面的投资商的兴趣,短短三天就与30多家外企签下投资协议。
现代相城
点击相城,“速度”是关键词。建区后,相城区把利用外资、吸引内资、开发民资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三驾马车”,坚持高速度发展、高水平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率运作,加大城市化建设的”马力”。去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完成财政收入16.5亿元,增长41.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七亿元,增长54.2%,远远高出江苏省平均增幅。
迄今为止,相城已成功打造出中翔商贸城、长三角钢铁市场、中国珍珠城、苏州纵横国际电子博览城和苏州国际服装城等十大有形专业市场,在利用区域优势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道路上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做好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相城人以前瞻性的眼光经营生态旅游业。 每到“稻熟蟹肥”的季节,阳澄湖镇便成了尝蟹者、买蟹者的云集之地。尤其莲花岛,四面环水,风景宜人,每逢蟹季天天都有数百人上岛。以“品正宗大闸蟹、尝绿色农家菜、赏秀美阳澄湖”为主题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为四海来宾提供农家式服务,岛上建起了”水上人家”特色餐饮基地,发展了260多艘接送游客的汽艇,全岛350多户家家户户在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765元,增长11.7%。
和谐相城

和谐万事兴。打造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相城,相城人自有应对之道,那就是创新思路,走持续跨越发展之路;创新模式,招商、开发、安置样样更集约;创新机制,改革要以人为本,提升发展原动力;创新环境,打造最佳人居创业环境。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城的创业环境、人居环境、人文环境、政务环境日新月异。去年,全区新增私营企业1170家、个体工商户8796户,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51项、增资项目53项,为创业环境的优化作了最佳证明。相城经济开发区立区之初就对投资项目实行比“一条龙”、“一站式”更优质高效的“保姆式”服务,成为外商心目中打造“服务质量好、透明度高、商务成本低的政务环境”的范本。区长顾仙根对此的理解是:政府就是服务,创优服务无止境。
发展是涉及环保、生态、结构调整、增长方式、人文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技术落后、污染大、能耗高的项目在相城已经被逐步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高新科技产业大行其道。
改革必须以人为本,相城区把构建和谐相城的重要命题圈定在关注民生上。村账镇管、社区股份合作制、富民合作社、就业培训制......从农村到社区,从农民到城镇职工,从养老、医疗、低保到生育保险,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进行的体制、机制改革,为的是让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巨变的居民们得到实惠。在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中,农民不仅仅是住进了公寓房、小高层或别墅,更是从每一个细节上改变了生活的质量,由衷地感到安全和温暖。
相土千年后,一跃化新城。
阳澄湖畔,讲述相城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故事即将搬上荧屏,与全国观众见面。故事的题目叫做《莲花岛》,这莲花岛里有水、有绿、有现代、有和谐,是奏响富民强区、创新发展主旋律的一曲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