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中药养生>

中药养生

"都市风水"与健康



“都市风水”与健康

王丽妮

提起“风水”,大家的脑海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景象:黄袍道人,手持罗盘,很神秘的样子。其实,风水既非占卜亦非迷信,而是具有科学内核的实用科学。按照现代观点来讲,风水就是一门关于环境的科学,对于人类健康的维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风水之学起源于《易经》,最早见于《淮南子》,古称堪舆。“风”与“堪”指的是“天道”,即人类周围的天文条件;“水”与“舆”指“地道”,即人类周围的地理条件。它集地质地理学、水文地质学、生态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环境景观学、宇宙星体学和人体生命信息学等于一体,研究天地运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风”与“堪” “风水生气,天人合一”是风水学的主要哲学思想,它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结合八卦原理,观测某一空间内阴阳二气的状况,即阴阳之气的多少、聚散、顺逆、行留等,来替人类找出最适宜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良好的环境,阴阳之气协调,人体与天气宇宙之间就可以自然形成一种阴阳合德的整体状态,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保持动态的阴阳平衡,达到“天时地利人和”。 举个例子来说吧,作为道教发祥地的武当山,就是一块风水宝地。从地貌上来说,它山峰峻峭,云雾缭绕,苍松翠柏,充满“生气”;山脚下的丹江口水库,作为亚洲第一个人工大湖(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碧波荡漾,风景宜人。武当山的建筑依山就势,气势辉宏,连绵不绝,层层登高,犹如仙境。它的风格无论是从建筑环境还是人文景观,都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界高度和谐统一的状态,堪称历史经典建筑。

过去,风水分析对象通常是乡下,主要研究的是河流和山岳。随着城市的兴起,人口的转移和密集,现代都市的环境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运用传统的风水理论与现代环境科学相结合,对城市中的小区建设,高楼、街道、马路、人造景观,河流、公园、假山等做出理论解释与指导,科学地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居住环境。 风水术涉及的内容广而精深,需要全面的理论和大量的实践,一般人不需掌握那么高深的理论,只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简单原则就可以了。对于城市住宅环境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住宅的朝向

北半球的最佳坐向是坐北朝南,南半球的最佳坐向是坐南朝北。这样选择的优点一方面在于有利于室温调节:中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坐北朝南,冬天可以阻挡来自西北方向的寒流,夏天能够感受到东南方向的海洋凉爽的季风,冬暖夏凉,不易感冒,有利于健康;另一方面,有利于室内采光:夏天减少太阳辐射,冬天阳光照射时间长,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从保健角度来讲,室内每天应保证2.5-4小时的光照为好。

二.住宅选址

以正阳方位最佳,即坐北朝南。古河道的交会处,不宜建造住宅房屋。现代科学证实,古河道的交会处,是放射性元素沉积较多的地方,其中所沉积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和钍,二者的衰变物镭对人体危害很大。

三.视觉环境

现在,视觉环境已成为建筑设计师关注的重点,居民小区一改往日的“火柴盒式”和“兵营式”的建筑格局,通过营造人工景观,植物绿化,建造街心公园、喷泉等保证楼群间适当空旷地带,使视觉形象美观,环境优美。 对于其内部的居室环境,也有一定的讲究:

一.每户住宅应有自己独立的成套房间

居室面积宽敞适中。居室进深(进深指开设窗户的外墙表面至对面墙壁内表面的距离)与居室宽度之比最好是3 比2 。

二.良好的居室内微小气候

居室内的微小气候的标准以冬夏两季为准。夏季的标准:最佳温度为24oC~26oC, 气湿为30%~65%,气流速为0.2~0.5m/s;冬季的标准:温度为16oC~20oC,气湿为30~45%,气流速度为0.1~0.5m/s。

三.室内采光明暗适中,随时调节

冬季寒冷地区南向居室,每天应有3小时的日照,其他朝向的居室还需要多些。夏天则应尽量减少日照,防止室温过高。

四.居室通风良好

厨房和厕所应有良好的通风。气候炎热地区的室内应形成穿堂风。

上面所介绍的是在都市中选择住宅需要注意的一些小常识,其实在生活中关键的是要提高这种意识。中国人讲究风水,最终目的不外乎是达到人体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民间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风水并非是惟一的、决定一切的,人体健康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懂得趋吉避害,全面护养,自觉地把这种养生保健当成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王丽妮: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