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两岸交流 >

两岸交流


 

我所亲历的的“公投”

胡逢瑛

由选举产生的种种疑团引发了台湾社会的动荡。

3月13日,我搭乘飞机从厦门经香港返台,登机前心中还在嘀咕着会不会遇上大批回台返乡投票的台商,鉴于多年来台湾蓝绿阵营壁垒分明的对立现象,我好奇地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旅客在讨论台湾大选的话题,所幸我回台湾的时间距离3?20投票日还有一星期,并没有碰上拥挤的人潮,一路上我安宁地飞回台湾,满怀雀跃地准备要行使我的公民投票权利,顺便还可以近距离观察这场隐藏着现存的中华民国v.s未来的台湾共和国之争的总统大选。

媒体操纵亦或是新闻报道

3月19日午后,我正在一家银行办事,当时行里传出一阵微小的骚动,几位行员挤在里面一间主管办公室的电视机前议论纷纷,我感觉到不太对劲,就向面前的一位行员探问发生了什幺事情?她回答我说:新闻报道陈水扁和吕秀莲遭到枪击……”我当时惊讶地立刻迸出了一句话:在台湾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明天就要选举了,为什么会这样?这位女行员竟然回答我一句:明天你还是可以投票支持陈水扁啊!我听到时着实楞了一下,心里想着:明天选举会不会照常举行?为什么有人要将总统受伤和投票给他绑在一起呢?难道人们考虑的不是候选人的施政能力,而是基于同情与施舍政治权力给某人?

显然这个突如其来的枪击事件暂时转移了选民投票时必须拥有的理智,剩下的多是情绪震撼以及电视新闻画面传来一幕幕关于这个事件的直播报道,即刻起,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所有其他的事都相形逊色了,而台湾民众的目光同样地也离不开荧光屏幕前了,大家都在仰赖记者们对枪击事件所做的报道,渴望知道所有的事情真相!

我回到家中以后就直奔电视机前,手中不断地按着遥控器转换频道,试图借着各家电视台的报道了解枪击事件的最新进展。事实上,3月19日下午1点55分左右,台湾有线电视台TVBS首先报道了台湾总统候选人陈水扁在台南故乡遭到枪击的事件,在民进党总部支持者不敢置信的镜头画面同样令人震撼心弦!

台湾官方对枪击事件的第一正式响应来自“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在3月19日下午3点钟所召开的记者会。邱义仁说:因为外界传闻太多讯息,不愿民心浮动混乱,所以出面召开记者会说明,总统’‘副总统希望大家冷静下来,总统府的处理方式已经激活所有国安机制,连先生跟宋先生也加强戒备。总统是在下午1点45分中弹,先是副总统觉得脚好痛,后来总统发现怎么肚子湿湿的。尽管媒体不断追问总统到底中了几枪,但是总统府始终没有说明陈水扁总统是轻伤且安然无恙,这隐藏信息的动机令人可疑!

民进党竞选总部紧接着在下午4点40分召开记者会,秘书长张俊雄也说明:“‘总统副总统意识清楚,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详细的病情将会由医院来说明,至于今晚的造势晚会也取消。扁吕竞选总部总干事苏贞昌:我们有要求暂停选举活动并且要求各地竞选总部,执政的县市县市长必须坐镇,非执政的县市主委也要约束群众,不要有情绪性行为。

连战听到这项消息,也不断表示关切,谴责这样的暴力行为,并且也取消当天晚上的造势活动。然而,国亲联盟的支持者听到晚会取消都痛哭流涕,因为感到事情不妙!

不论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遭枪击的真相如何,有一点是令人争议的:就是执政党利用了消息来源的控制权,有目的地操作了媒体,包括记者会与当晚夜间陈水扁和吕秀莲发表电视录像谈话等等。简言之,民进党对操作媒体的影响有二:第一,民进党掌握了行政信息,媒体往往无法自动取得这些信息,这妨碍了公众信息的流通;第二,行政系统企图统筹信息策略,政府与行政官员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导舆论方向。这样的行为既是有违法律的,也不利于真相的昭示与人民的判断。

国亲阵营的危机与转机

泛蓝阵营长久以来都被民进党所设定的议题牵着鼻子跑,其中一项原因就是民进党在高唱台湾优先的本土意识进程中,移花接木地在海峡两岸对峙的情节中将自己塑造成台湾的守护者,任何反对民进党的人就是“中共同路人”,在这种非彼即此的二元对立氛围中,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等泛蓝人士与其支持者只有忍气吞声,生怕动辄得咎业已形成本土意识的台湾老百姓。

就如同新加坡中国学者郑永年所言,自陈水扁在2000年当选总统以来,民进党一直控制了台湾政治发展的道德制高点,有了这个道德制高点,陈水扁就很容易操弄台湾人的情绪。在2004年的这次总统大选过程中,台湾《新新闻》总编辑南方朔亦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台湾选举并不是泛绿v.s泛蓝,而是泛绿v.s中共

显然民进党选举议题操作的手法之一就是把政治对手设定为大陆,在两岸紧张的军事对立关系中,民进党惟有祭出“中国牌”和“民族牌”策略,才能把两个对手变成一个对手,才能迫使台湾内部泛蓝军害怕被冠上“卖台”罪名,被动地跟着民进党的议题跑,例如从《公投法》在选前的通过到公投和大选同时进行投票,泛蓝军无形中都在为民进党专横挑衅中国大陆做出解套或收拾残局,反倒成为两岸主权与领土斗争中的旁观者了。

在台北市宽长开阔的凯达格兰大道一端,是兴建于日本殖民地时期红砖白墙的“总统府”,另一端则是用深灰色大理石砌成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旁边则是中国传统建筑蓝瓦飞檐白墙的中正纪念堂,但在台北市这条最富有气派的马路,现在却成了“中华民国”和“台湾”的战场。

连宋的落选似乎也见到了国民党的转机,因为平日门禁森严的党部顿时成了门庭若市的聚会场所,过去国民党的高层真的距离民众太远、太久了!现在的国民党必须从群众中站起来才有希望。自李登辉至陈水扁执政之后,许多民众早已不满“总统”任意独裁、挑拨族群分裂以及黑金挂勾的现象,连战与宋楚瑜现阶段扮演了这一群人的领头羊,国民党惟有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实力、称职的“在野党”,完全体会与倾听民众的诉求,才能赢得民心!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只有拥有群众的政党才能执政!

选后舆情对政治斗争的看法

在"公投"辩论的场外,抗议的台湾同胞。

从台湾“总统”大选结果揭晓、“总统府”前爆发民众集会抗争到游行落幕的短短七天,可以说是台湾民主发展的关键时刻。台湾《中国时报》3月29日的民调显示,大选后余波荡漾,3·27总统府前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台湾人看法仍持两极化。

该民调也发现,在台湾人心目当中,这段时间主要政治人物的表现以台北市长马英九最受青睐,获得70%民众肯定,只有13%民众不满意,17%未表示意见。 陈水扁、连战与宋楚瑜三人的表现在伯仲之间,各获得40%左右民众的正面评价。37%的民众给予阿扁正面评价,44%人觉得他的表现不及格;有40%的受访者满意连战的表现,但也有41%的民众给予连战负面评价;有38%的受访者对宋楚瑜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有42%的民众对他的表现不满意。

马英九长年来都是台湾最耀眼的政治明星。这次马英九始终非常中立和冷静地应对台湾历史上最严重的示威,不过民进党台北市议会议员已经开始尝试斗争马英九,并且要在5?20之前展开公民连署要罢免马英九,看来这些市议员似乎想将罢免案作为陈水扁登机大典的一份献媚厚礼,以及为自己年底立委选举铺路。不过从民众给马英九70﹪的施政满意度来看,民进党这些打手更多的是要一场扰乱局势、不求结果的政治秀罢了!

关于台湾大选之后政情发展,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蔡玮认为,当前台湾情势并不安定,其中牵涉几项原因:验票及真相调查是否引发泛蓝进行全面、长期、激烈、大规模的抗争活动;军方、警方,公务人员及情治单位未来是否被迫卷入纷争;学运是否再起;目前隐然出现的第三种社会力量是否继续壮大;泛蓝是否进一步分裂;蓝绿支持者会否发生大规模冲突;陈水扁是否能够赢得统治的正当性;年底国会改选对于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以及台湾主体意识的走向等等。

总言之,台湾民众仍关心民主制度的维持与深化,公理与正义的伸张,包括公民投票是否能够真正成为人民主权的落实,亦或只是继续停留在被政党利用操作的议题工具,集会是人民表达意见的自由亦或是社会动荡的来源,看来单纯期望仰赖真正有智慧的执政当局解决问题已经是越来越渺茫。

(胡逢瑛,台湾台北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