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文化脉动 >

文化脉动

性情王楠

王楠档案



性情王楠

文/吴志菲 冯晓云

 

王楠在第47届世乒赛上,成功突围,一举包揽女单、女双、混双金牌,成为乒坛32年来世界大赛“大满贯”冠军第一人。王楠用230天的时间,彻底洗刷了在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失败的耻辱。

釜山惨败

2002年釜山亚运会女子乒乓球团体决赛时,王楠到赛场时看时间还早,就找个地方睡了一会儿。睡醒了心里就想,是活动一下还是不活动了,短暂的犹豫后她对自己说,算了吧,没什么了不起的。结果王楠一败涂地,“输第一局时,我感到惊讶;输第二局时,我感到委屈;输第三局时,我感到焦急;再往后,我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王楠丝毫没有隐瞒自己当时的心态。

“王楠时代过去了”、“王楠即将退役”……釜山亚运会还没有结束,各种猜测接踵而来。一路辉煌走来的王楠开始承受不住了,“当我和张怡宁打完最后一个球时,我就在想,我该离开赛场了,乒乓球和金色的奖杯也将不再属于我了”。

釜山归来后,王楠有半个月时间没碰乒乓球,她将自己关在北京的家里,很少出门。那段时间,王楠的心理压力一直很大,她甚至想过退役。但退役并不现实,一是队内需要,二是她不想就这样退出赛场。王楠深深感到,当一个人在冲刺时会非常有激情,但是他当达到一个顶峰,再想超越就非常痛苦。1997年全国八运会以后,王楠逐渐取代邓亚萍,成为中国女子乒坛第一人,1999年王楠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女乒乓球运动员。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王楠再次获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及双打双料冠军。作为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的多料冠军,她似乎站在了最高峰上,再也看不到有什么可逾越的高峰了。训练中,她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原来两个小时的训练,一个小时便草草收兵,王楠失去了赢球的激情。王楠意识到,要重新站起来,首先战胜自己!

“真正让我转变,恢复自信应该是在2003年大年初五去厦门集训的那一段时间。”王楠说,“经过几个月的调整,我的心态也开始逐渐平和下来。那时候,我一拿起球拍,就想起釜山亚运会时的感觉,我就这样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吗?我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对得起自己的教练和队友吗?对得起培养自己的祖国吗?”在她苦闷时总教练蔡振华给她下达的任务竟是:“每天要有一个好看的微笑。”并告诉她:“你仍然是最棒的!我来带你!”而且这时,师姐乔红成为她的主管教练,两人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心理上给王楠很大帮助。

还记得刚进国家队时,王楠为见到心仪已久的“大腕”邓亚萍而兴奋不已。很快她又觉得非常失望,因为洗澡时王楠发现邓亚萍的肥皂盒竟然非常旧、非常脏。过一段时间,她又发现了邓亚萍的运动服袖子非常脏。当时,王楠曾抱怨师姐不讲卫生。当王楠自己也成为世界冠军后,她才注意到自己的肥皂盒比邓亚萍的还要脏,袖子也比师姐的脏。她这才明白——真正的优秀运动员为了赢球要忘记小节,甚至忘记伤痛,战胜一切可能成为自己障碍的因素。

釜山亚运会后,王楠的伤都一直没有好利索,脚上有骨刺,左手腕患有腕管炎,每天睡觉时手臂都是僵硬的,每每训练量过大,持拍的左手都会痛得不敢动。但国家队的教练和球员们经常看到她左手打着封闭仍在训练馆挥汗如雨。世乒赛前的训练中,别人练5盆球,王楠就练10盆球。为了照顾正处于恢复期的王楠,队里举行大循环比赛时给了她一天少打一场的优惠政策,王楠当即表示说:“要打就和大家一样。”结果王楠硬是和小队员一样拼下了全部21场比赛,而且仅输一场,名列第一。 “女单、女双的冠军我都拿过,但我还没拿过混双金牌。”世乒赛前,王楠表示,她最渴望的就是混双金牌。虽然对手一个比一个强劲,但她努力将心态放得平和些,使自己进入比赛状态,全力去拼每一场比赛。果然,王楠与队友马琳这对配合时间不长的乒乓名将技高一筹,过五关斩六将,击败所有对手,终于赢得那块对王楠来讲意义深重的混双金牌。

在距离雅典奥运会还有两年时遭遇釜山亚运会的挫折,她甚至觉得有几分庆幸。否则,她也许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不会像现在这样对战术孜孜以求不断探索。

拳拳女儿心,成就大事业

荣获2001年度最受欢迎女运动员奖及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奖时的王楠。

据王楠的队友透露,王楠是一个既能吃又能睡的家伙,仗着训练时有一股不要命的劲头才拼出今天的成绩。而且小时王楠并不怎么喜欢打乒乓球,她是凭着一颗孝顺心,才坚持下来的。

王楠的父亲王德赞是辽宁省抚顺市小有名气的球迷,他把两个女儿王淼、王楠先后送到市体校学球。因为对乒乓球没有太大的兴趣,王楠练的时间一长就不想打了。但看着父母上完班还要风雨无阻地接送自己,尤其是手头不宽裕的父母,每月都要为作为“编外选手”的她,多掏一份伙食费,孝顺的王楠下决心要打出个样子给家里人看,给父母争口气。

7岁的小王楠很听话,教练不叫停绝不停下来。那时,队员们经常打打比赛,按规定输了的要躺在球台上做俯卧撑。刚开始王楠跟谁比都输,只好踩凳子上球台做俯卧撑,虽然动作不很规范,但都如数完成。父亲是王楠在家中的“陪练”,不管下班回来多累,他都要与女儿练一阵球。

慢慢地,教练发现这个小王楠很灵巧,讲什么都能记住,悟性好,脚步学得尤其快。于是,教练便开始给她开些小灶,很快姐姐王淼就打不过她了。教练想出一个大胆着数,把当时用在男队员的着数用在了小王楠身上,找人烧制了个铁乒乓球拍,让王楠用铁制球拍对着镜子练习动作。王楠如获至宝,把铁家伙随时带在身上,逮空就练动作,日后她动作定型和腕力爆发力大,恐怕都缘于这只铁球拍所铺垫的根基。 王楠15岁打进了全国第七届运动会前8名,国家队想把她调到北京去。父亲征求王楠的想法,王楠说:“爸妈,我并不是对乒乓球多么感兴趣,只是觉得你们既然把我送到了市体校,我就得好好打。”一向坚强的父亲流泪了:“孩子,你才15岁,不必这么懂事!”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的王楠心里隐隐作痛,她发誓,今后决不让父亲为自己再流一滴泪!

去国家队时,家里人一起把王楠送到北京。家人要回去时,恋家的王楠拽着他们,哭着说:“爸,妈,我要跟你们回家!”爸爸说:“你别想家,咱们要见面不是很容易吗?从家里到北京坐一夜火车就到了。”王楠对家里的经济状况很清楚,问:“你们哪来那么多路费?”爸爸开导王楠说:“你小的时候,爸爸带你到公园玩,我们向河里扔了一块石头,水被激起一圈圈涟漪。你到了国家队,就进入了这一圈圈的涟漪的中心。你如果离开国家队,就永远成不了那块‘石头’了,最多是块土疙瘩。你在国家队当‘石头’,教练会点石成金。这总比在家里做土疙瘩幸福多了吧?”为了不让女儿想家,爸爸妈妈只要有机会就到北京看王楠,仅1993年,就来了六七趟。

如今,王楠仍然非常恋家,喜欢回家,一说起自己的家,便眉飞色舞。在她心里,家一直是她力量的源泉。有什么事她都会打电话告诉家里,世乒赛期间,尽管每天都有比赛,她还是打电话向家人报个平安,讲讲她在比赛中的成绩和不足。想起王楠夺女单冠军后潸然泪下的那个时刻,母亲至今想起还百感交集:“那天王楠打电话把好消息告诉我时,我也特别激动,起初我没有告诉她那天是我的生日,只说这块金牌是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后来她才恍然大悟!”

向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

在生活中,王楠是个特别爱美,也会美的女孩子。只要不训练,她就会拿出自己漂亮的衣服穿上,薄施粉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作为职业运动员,运动装一年穿到头,穿便装的机会很少,有几套穿得出去的便装就足够充门面的了。但王楠一有时间就会去逛商场,衣服、鞋子、小饰物,只要看了中意就掏钱买,她说自己其实也不光为了穿得漂亮,她看着喜欢的东西心里就高兴。 王楠不放过任何一个“显摆”的机会,朋友相聚总是王楠“臭美”一番的时候。她不厌其烦地展示自己的“漂亮宝贝”,一样样试穿自己搭配出来的“行头”,那架势简直就像T型台上的模特。

除了好打扮,王楠的另一大“爱好”便是减肥。王楠看人第一眼先看腰。对于这个不同于常人的“看法”,她解释说,“我就是对自己的腰不满意,所以特别注意观察别人的腰。”她常说自己吃得太多,其实她吃主食并不多,有时甚至光吃菜,而不吃主食。只是爱吃零食的癖好一直改不掉,只要有零食出现面前,她总会拿出“领军人物”的魄力冲向前方,将一切后顾之忧抛到九霄云外,只是大快朵颐后又开始担忧自己会变胖。无奈之下,她安慰自己,“我就是那种吸收好的人,是不能太强求身材苗条的。”

王楠和很多普通女孩子一样多愁善感。当年一部《泰坦尼克号》不知让她流下多少伤心泪。王楠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是在山东潍坊封闭训练的时候。训练基地晚上不让开灯,她就拿被子挡上在被窝里看。第二天起来眼睛都哭肿了,教练还以为她晚上没睡好。

平时,王楠喜欢上网接发E-mail,再就是喜欢玩网球。王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家有着特殊的依恋,尽管还年轻,心里却向往能有一个温暖的家,“家给人感觉比较温馨,我要是结婚会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作为一名世界冠军,王楠的感情生活一直是大家注目的焦点,各种故事“日新月异”。王楠透露:“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位交往很深的男朋友,我和他的感情很好,但他绝对是一个与体育毫无关联的人。”

师姐邓亚萍退役后拿了硕士学位,又攻读博士,再一次体会艰辛。师兄刘国梁则留队当了乒乓球教练。王楠说自己既没有师姐的坚强,也没有当教练的打算,她说:“我容易满足。退役后我会上学,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不要很难。我喜欢平平稳稳的,别再受那么多刺激,乒乓球已让我挺受刺激的了。再说,我这种急脾气当教练哪成?我要是当了教练,看到队员在场上没打好,恨不得抄起拍子自己上去打!再说,当教练比当运动员还辛苦,得考虑多少事情呀,我的心也没那么细。”

王楠表示2004年奥运会后就退役,如果国家或者队里还需要就回来;如果不需要,就彻底脱离开乒乓球这个圈子,过自己喜欢的平静而充实的生活。王楠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她现在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再往后,我可能去经营一个茶屋、咖啡屋,有一个事情做,再学一些东西。周围有知心的朋友,钱不要太多,够花就行,不会今天要买房,明天又买车。赚钱太辛苦、太累,那样的生活不会幸福。”

从“顺毛驴”到 “武当派”传人

战隙休息,王楠与台北运动员徐竟在一起。

王楠给人的感觉是她非常随和,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没有一点儿球星的架子。其实她曾是一头撸不得倒毛的“顺毛驴”,是多年的磨砺使她获得一颗平和心。

少年时王楠在天津的一次比赛上打得格外不顺手——抽球出界,回球老高,连发球也失误,气得她又是扔球拍又是敲打球台。如此表现招来看台上观众的倒彩,又是嘘声又是怪叫,也有人冲她做鬼脸的。王楠气得脸煞白,索性把球往天棚上打,朝看台上的观众的脸上打,打得还挺准,抽得两个观众捂脸直叫唤。下了场,气极了的教练给了王楠两巴掌。小王楠扬着脸一言不发,那神态似乎在示威,比赛是输了,可我拿球打他们了,两下扯平了。 刚进国家队时,王楠在队里年龄最小,脾气却很暴躁,打不好球就甩拍子,比赛打不下去就胡打,冲着获得过世界冠军的师姐也敢发火。可带过世界冠军乔红的教练却挑上了她。教练除了教王楠技术外,还经常给她讲道理,教她怎么去做人。教练发现只要好好跟王楠说理,她一定会听。渐渐地,王楠在打球时的狂躁和意志品质不顽强这些缺点,被教练一点一点给扳了过来。 王楠一直奇怪自己这样的臭脾气,教练为什么还对她这么好。有一回王楠忍不住好奇开口问教练,教练说他当时就是看中了她有个性,他当了40多年的教练还没见过她这样倔的,正因为此,他相信王楠驯服了就一定是块好料。

在全国九届运动会女乒团体半决赛中,一心想夺取金牌的王楠不慎用脚踹了球台。比赛结束后,恩师姚振绪给她发了条手机短信:“我原来一直觉得你的手打球不错,现在改成手脚并用了?”王楠悟出他在婉转地批评自己用脚踹球台。单打第一场王楠赢了后,姚老师塞给她一张纸,一看是从网上下载的文章《眼里哪里还有观众——大牌球星被宠坏了》,王楠全神贯注在比赛上,并没仔细看文章,只是随手塞进包里。这篇文章被妈妈看到了,她先是盘问王楠,然后语重心长地提醒她:“你现在是公众人物,时时刻刻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啊!”面对恩师的提醒,妈妈的教诲,王楠意识到尽管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上,运动员的一些动作大都是不由自主的,但作为公众人物,维护比赛的严肃性,就是对观众的尊重。王楠决心努力改掉那些赛场上的不由自主的“坏动作”。 王楠是继邓亚萍之后的中国女子乒乓球队“领军人物”,但她们打球的风格太不一样了。如果说邓亚萍是“少林派”门下高徒,讲的是精气神,两只眼晴狠狠地盯着对方,把对方盯得双腿发颤时,再突然发力,将人家置于死地;王楠则是“武当派”嫡系传人,以柔克刚,对手总觉得她的球也不怎么,可打起来就别别扭扭,结果莫名其妙地就输了。 实行11分制对擅于后发制人的王楠非常不利。“为了适应11分制,我觉得我的性格都有点变了,我也开始先发制人了。”王楠说。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修改对王楠的影响也是很大。她是速度和旋转结合得非常好的运动员,而大球让乒乓球的旋转和速度都下降了20%多。在训练中,王楠不得不改变打法积极去适应规则的变化。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新陈代谢的速度非常快,2002年比王楠小4岁的张怡宁就拿了亚运会、世界杯和总决赛的冠军。作为“老将”的王楠早已经做好了被冲击甚至被超越的精神准备,因为那样中国女乒才能继续强大下去。

面对曾经辉煌的荣誉,王楠心静如水,她给自己定位:与小自己几岁的队友同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在小队员眼中,她仍是不惜大把大把洒汗水的小大姐;在教练眼中,她仍是谦虚好学、苛求自己的好选手;在球迷眼中,她是无论输球赢球,都面是带微笑的女孩。

在实现世乒赛女子单打三连冠后,王楠信心十足地把目光指向雅典奥运会:“现在,我最大的目标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