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陕西经济发展助威
本刊记者 邓树林
陕西省省长贾志邦在谈到陕西有条件早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时,列举了四大优势,其中之一是陕西有着较强的科技实力。
科教综合实力居西部第一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陕西的科技实力,可以从以下多个第一得到印证: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先后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枚“长二捆”运载火箭发动机,第一只彩色显像管,第一只集成电路,第一架民用客机,第一台100万伏超高压空气断路器……近年来,中国第一台改进清晰度数字彩色电视机,第一台视觉CMOS芯片,第一台光固法激光快速成型机,第一台超细振动研磨机等,相继在陕西问世。这些都为陕西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创新和实现科技产业化奠定了独特的地位。
陕西之所以有着较为雄厚的科技实力,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翻开中国5000年历史,陕西省会西安有着3100多年的城建史和1100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13个朝代在西安建成都。无论建都历史之长,或是建都朝代之多,在中国都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史称的“汉唐盛世”,西安(当时称长安)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当时最早超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最早对世界开放的城市,也是最早接纳人类其他文明的城市。
由于历史的积淀,由于陕西人的勤奋,成就了今日陕西的辉煌。
陕西的科教实力究竟有强?长期在陕西工作、对陕西这块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深情的贾志邦向记者列举了一大串足以令人折服的数字。他说:陕西省有专业技术人员85万人,其中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7人。有各类科研院所111个,普通高等学校52所,军队院校10所,国家级重点学科65个。“陕西的科教综合实力居中国西部第一位,在全国排第四位。这将为陕西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潜力和后发优势。”
科技的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
到陕西采访,一位新闻界同行告诉我,要了解陕西的科技实力,你应首先了解西安的科技实力。他说,这是西安的历史地位和今日作为陕西省省会的地位所决定的。
此话如斯。在西安采访,记者得到了如下事实: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安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城市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兵器、电子、通信设备、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生产基地和辐射中国中西部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今天,对陕西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是以西安、杨凌、宝鸡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开发带的迅速崛起。带内经济要素齐备,服务机构健全,市场发育良好,科技人才密集,每年有近2000项成果问世。
科技究竟对西安的经济发展起着多大的作用?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金乾生给了记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他说:“科学技术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3%。”这位曾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技术官员进一步做了补充说明。他说,西安高新区建区已11年。多年来,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科研开发成果转化能力,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500项,其中714项列入国家各类产业扶持计划。“近三年来,西安高新区平均每天新成立三个以上企业,每天至少有一项科研成果变为为产品进入市场。”
2001年初,西安举办了一个“二十世纪西安十大事件评选”的活动。市民积极参与,踊跃投票。结果,西安高新区以高票入选,与西安事变、西安解放、秦兵马俑的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齐名。这可说明,西安高新区作为二十世纪西安建设成就的一个杰出代表和重要标志,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为创业者提供用武之地
 |
陕西是中国第一架民用客机的诞生地。 |
当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上对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更为各家所渴求。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学生中的不少人都喜欢在北京或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谋职,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工资待遇比较高,工作条件比较好,信息比较灵,可以在这些地方干一番事业。
对于这一点,金乾生自有他自己的一番见解。他在接受本记者采访时说,我不否认上述城市所具有的优势。“然而,西安所具有的优势也是其他地方不一定有的。到西安高新区工作的人才,我一年就可给他10万元的启动金。而在人才济济的北京,就可能要三年。”
为了吸引在国外的智力资源到西安聚集,1998年,西安高新区建立了西安留学人员创业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孵化基地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孵化体系。此外,对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还以无偿资助、企业房租补贴、贷款贴息、有偿资金投入、个人购房补贴等各种形式予以支持。此举大受称赞,到目前为止,已吸引了400多名留学人到高新区创业,创办了200多家留学人员企业。记者在高新区采访,发现许多公司担纲挑大梁的人物,都是“海归派”人士。他们有知识,富有激情,正在不断地为社会创造新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