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中华情缘 >

中华情缘
华人世界
回国,在创业的园野起舞


回国,在创业的园野起舞

——访中国格林费尔公司董事长杨江良博士

 

/ 陈伟源

杨江良(右)参加了外国专家中国西部考察团和西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杨江良博士,外表并不咄咄逼人,然而,他却是目前世界上生物酶应用于造纸工业领域的先锋人物,中国杭州格林费尔公司的创业人。 

他乡遇良师

对杨博士来说,走哪一步都很幸运。他的祖籍是西施的故乡-浙江诸暨。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进了天津轻工业学院化学工程专业。1984年由国家教育部选派到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工学院学习。他是改革开放后考上的第三批出国公派留学生。当时很多从中国大陆出去的人都学习计算机,可杨江良选择了冷门——生物技术在造纸上的应用。

100多年前,中国不乏仁人志士出国留学,探真理求科学以强邦富国。但也有人以“道不行,乘浮于海”的迷茫与叹息远走异国他乡。后者是一种消极的留学态度,没有明确的方向,当然就很难学到科学知识,成就什么事业。显然,杨江良是前者。

杨江良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后的一天,艾尔克森导师问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杨先生,你为什么要来这里学习?”

杨江良答:“来学习你们的先进科技与管理制度。”

导师觉得眼前的杨江良回答得漫无边际,又问:“你学习完后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杨江良豪不犹豫地告诉导师:“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国际企业家。”

“可惜,你来错地方了,我这里是搞科学的,不是搞企业的!”导师对杨江良的学习和业务持怀疑态度,耸了耸肩

“只有将科学学好了,才能把企业搞好,以后的企业必须是以科学为主!”

艾尔克森先生对杨江良的话虽将信将疑,却也佩服这个将是他门下的学生,收下了他并精心栽培。但你可知道,艾尔克森先生是世界生物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是瑞典皇家科协成员,经他培养的博士近200名。

杨江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终于,苦心人,天不负,杨博士1989年获得生物技术博士学位后,艾尔克森先生对这名弟子已是另眼相看了。同年杨博士被艾尔克森先生推荐,由瑞典委派去美国的乔治亚大学继续科研,他又不断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期间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任高级研究员、项目经理及博导。

1994年,杨江良与大财团联手开发新型生物技术,在美国的亚特兰大成立了EDT公司。30来岁的杨江良出任公司总裁职务。经过8年的技术开发与应用,EDT公司成为了当今世界生物技术在造纸工业上应用的先驱和领导者,并拥有了许多国际上的应用专利。

此时在美国的杨江良,无论自身能力还是公司发展,都处在黄金期。但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创业舞台,他坐不住了,毅然转让了EDF的大部分股权,带着技术带着资金回到了祖国,来到了杭州。 

“海归”大有作为

有人说,“去了美国就哪儿都不用去了,苏杭像是个小景,那有美国大气?”但是,杨江良博士偏偏回到了老家杭州,在那里创业。因为祖国使他魂牵梦绕,故乡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2001年9月,杨博士参加由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等部门组织的“外国专家西部考察团”,对中国西部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现状进行可行性调查。此次考察让杨博士感慨颇多。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已将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而他在西部调查时发现,中国很多造纸厂不敢用高新技术,一听到用高新技术就会想到产品成本高。殊不知,在生产1吨纸的原料中加入100克生物酶,便可替代100公斤的化学药品;清洗时间也从以前1天需要四个小时,减少到十天四个小时。

中国最严重的工业水污染源之一是来自造纸工业。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厂家分散,规模小、效益低,给综合治理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中国的发展不仅需要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且更需要引进资金。能够把几个优势技术带进来,既有利于国家的需要,还能有利于自身的快速发展。”为此,杨博士回国之前做了多年准备,特别是通过海外创业已积累较为充足的创业资本。这是可能是他梦想的又一次实现,也是他人生价值与祖国改革开放事业需要的和谐的统一。

“有了经验后,我就在美国办起了公司。后来有了资本,就回国创办了现在的这家公司。”杨江良谈起自己的事业时,犹如在品尝着一颗青橄榄。

格林费尔公司位于杭州市高新软件开发园内,有办公及科研用地1000多平方米,拥有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实验室,配备由美国、德国等引进的最先进的实验仪器。

在美国,一个公司通常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赢利,但杨博士在美国的公司创办仅18个月就财源滚滚;2000年初,格林费尔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在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公司经他一手操作,随风而生,仅6个月就盈利了。

他利用公司在美国的研究中心及技术和信息,根据中国国情断开发出新的酶产品,其中的生物酶树脂控制剂、生物酶办公废纸脱墨剂、生物酶旧新闻纸脱墨剂、生物酶助漂剂、生物酶腐浆控制5个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采用格林费尔公司的技术,用旧废纸也能造出如同上等木材造出的一样洁白一样好的纸。”话毕,只见杨博士扬起眉毛,轻轻地发出一声独有的笑。 

为中国造纸业谱写乐章

杨江良从获得生物学技术博士学位后,便一直从事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并将这些技术推广应用到世界各个大国。到目前为止,他已拥有许多生物酶应用的国际专利,特别是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已占有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今天他又把多项生物酶技术成功地引入到了中国。

“作为一名中国人,能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心力,是我最感高兴和自豪的事情。”杨江良说。山东太阳造纸厂本来是用化学法来做的,现采用了费林格尔公司生产的2公斤生物酶便代替原来的60公斤的化学药品,这能使每吨纸减少成本50元,而且纸张的质量又好。“这样一天造纸100吨,一年便净增利润200万。”听杨博说。

杨博士最后说,尽管生物技术在中国工业上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但已经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只要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消除污染,新兴的生物技术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得到接受和应用。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