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1年进出口贸易突破5000亿美元
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509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其中出口2661.6亿美元,增长6.8%;进口2436.1亿美元,增长8.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25.5亿美元。日本、美国、欧盟仍是中国三大贸易伙伴。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任涛)
中国外汇储备达2122美元
到2001年底,中国国家外汇储备已达到2122亿美元,比年初增加466亿美元,增长28.14%。国家黄金储备已达500亿吨,黄金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黄金交易所在上海成立并模拟运行。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田丽)
中国去年利用外资468亿美元
根据外经贸部的最新统计,2001年外商对华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均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6139家,比上年增长16.01%;合同外资金额69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3%;实际使用金额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68.46亿美元,增长14.9%。
截至2001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90484个,合同外资金额745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54.69亿美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张毅)
大庆油田连续26年稳产5000万吨
截至2001年12月31日,大庆油田共生产原油5150.16万吨。这是油田自1976年以来连续26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到2001年底,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6亿多吨,出口原油3亿多吨,创汇400多亿美元,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7000多亿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董伟、杨丽华、孟辉)
塔里木北缘有个“三峡水库”
在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中,我国地质工作者发现,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北缘蕴藏一个特大型“地下水库”,地下水年补给量每年高达10亿立方米,地下水储存资源360亿立方米,略等于一个三峡水库(393亿立方米)的库容。
科研人员证实,位于盆地北缘的渭干河流域存在一个具有巨大调蓄功能的特大型“地下水库”,仅三个勘查区的地下水补给资源每年就达10亿立方米。
(摘自《北京日报》)
中国有个香格里拉县
2001年12月17日,国家民政部致函云南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美国作家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出版于1933年,书中展现了一块永恒宁静的土地,雪峰峡谷、庙宇深邃、森林环绕、牛羊成群。在中甸的藏语里,“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代表着藏民向往的理想境界。《不列颠文学辞典》对希尔顿的作品给予了特别的称赞,说他的功绩是创造了——或许是根据中国云南西北部的一个地名译出了“香格里拉”这一奇异的名词。“香格里拉”是人间乐园和世外桃源的代名词。
中甸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几年前,迪庆州的有心人惊讶地发现,他们生活着的这片宁静的地域竟然与《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绘的“香格里拉”惊人地相似。后来,香格里拉就逐渐成了迪庆的新称谓,吸引着国内外好奇的游客不辞劳顿接踵而至。
(摘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殷红)
庐山首次认定现存别墅636座
庐山首次调查确认,现存别墅636座,而不是过去人们所传言的1000多座。
名人别墅是世界名山庐山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庐山也因此获得“万国建筑博物馆”的雅称,游人也愿意透过这些形态各异的别墅,触摸历史的风云。
这次调查认定,庐山别墅建筑起源于1895年,最早的建于1896年。1935年以前建有324幢,现存636幢,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共有1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其中中式259幢、美式185幢、英式125幢,另有德式、瑞典式、国际式(多种建筑风格融合)等。
(摘自《北京日报》)
“死亡之海”罗布泊建成新镇
一个新的城镇——罗布泊镇,正在从事罗布泊资源开发的建设者们有可能成为第一批居民。
罗布泊地区因境内的罗布泊而得名,它处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在新疆若羌县境内。罗布泊地区气候异常干旱,地形复杂,戈壁盐漠望不到边。
据史料记载,罗布泊“广袤三百里”,丝绸之路从岸边通过,一度商旅仕宦不绝于途,使者僧徒相望于道,并形成客商云集的楼兰城。随着时代变迁,环境变化,罗布泊逐渐萎缩、干涸了,丝绸之路凋零败落,黄沙满途。罗布泊地区也成为神秘荒凉的“生命禁区”。
近十年来,随着罗布泊资源的发现和开发,这里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罗布泊镇”尚未建成,罗布泊钾盐基地的施工单位已经以“罗布泊”的名义纳税了。
(摘自《北京日报》)
浙江工大本科可读三至八年
浙江工业大学一改多年来要读4年的老套套,率先在高校中开始推行本科3至8年的弹性新学制。此次浙江工大不仅本科生的修学年限不再受限制,专科高职学生的学制也可放宽到6年,优秀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则可提前一年毕业。
弹性学制还规定不以一考定终身,放宽考试次数的限制。学生在最高学制年限内一门课程有多次考试机会,允许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重考,以其最高成绩记入成绩档案。
(摘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朱毅灵)
民营企业拍电影,无需出资买厂标
从今年2月1日起,民营企业或社会投资拍摄电影无需买厂标,就可以独立投资拍摄电影了。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关于取得<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细则》称: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单位获得《单片证》后,享有独立出品电影的权利。
这个细则的出台,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拍片。二是有利于建立电影制片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投资拍摄电影的积极性,打破原有的国有企业卖厂标现象。三是有利于电影创作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方面的统一,特别是能鼓励电影具有更多的观赏性。
(摘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文红梅、刘武)
地球上第一朵花开在辽西
“地球上的花到底是从哪里起源的”,这一问题一直在科学界争论不休。中美科学家联合完成的一部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专著,以大量详实的资料证明:中国的辽西一带是包括花朵在内的被子植物的起源地。
被子植物也称“有花植物”或“显花植物”,是现今植物界最高级、最繁盛和分布最广的一个植物类群,全世界现有400个科、近30万种。
1998年,孙革等科研人员首次在辽西北票地区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距今约1.45亿年前的“辽宁古果”,并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假说,引起国际古植物学界和植物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近两年来,孙革等科学家对有关“辽宁古果”及其伴生的早期被子植物的研究,又取得了许多进展和突破。
(摘自《北京日报》)
今年试掘阿房宫
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秦末项羽入关,阿房宫被烧为焦土。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分布区的总面积达10.89平方公里,现存的主要有前殿遗址、上天台遗址和“磁石门”遗址等。“磁石门”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道安全门。
史载,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现,为保安全,秦王愤怒之余采取措施,在前殿垒磁石为门,称磁石门,以防行刺者再次入宫。前殿遗址则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是秦始皇与朝臣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它是阿房宫最大、最富丽的建筑,面积相当于136个足球场,规模惊人。
(摘自《北京日报》)
克孜尔尕哈烽燧列入“国保”
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盐水沟河谷东岸戈壁台地的一座烽火台——克孜尔尕哈烽燧(又称克孜尔尕哈土塔),最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中国首次将单体烽火台列为“国保”。
克孜尔尕烽燧始建成于汉朝,是目前古西域丝绸之路北道上建筑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烽燧遗址。烽燧高13.5米,底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米,南北宽4.5米。该烽燧是研究古代交通、军事等的珍稀实物,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军政系统和丝路繁荣的见证。
(摘自《北京日报》)
六朝都城历史之谜有望解开
作为六朝故都的南京,宫私史籍和民间传说都留下了大量有关其都城及核心宫城——台城的故事,但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南京文物部门在地下一直未发现其任何踪迹。
最近,南京六朝都城地下考古取得新的突破,从考古发现看,地表2米以下即为南朝文化层。六朝宫城位置已越来越明晰,古城南京六朝时期建康都城的诸多历史之谜有望解开。
(摘自《北京日报,作者陈琪》)
内地人到港定居总数超过11万
自1997年7月1日至2001年12月底,通过“居留权证明书计划”持附贴有居留权证明书的单程证到港定居的内地人士,总数已达114708人。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据新华社)
拱北口岸去年出入境逾4000万人次
珠海拱北口岸边检站2001年全年验放旅客逾4000万人次,出入境客流整日川流不息。2001年出入境人数激增的原因是往来内地、澳门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旅游购物人数大幅上升,内地因私出入境境旅客流量增长迅速,借道拱北来内地的台湾同胞也大量增加等。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许一峰、王建茂)
台湾去年进出口均创历史最大减幅
2001年,台湾进出口分别比上年衰退23.4%和17.1%,双双创下历史最大跌幅。去年台湾进口总额为1072.4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29亿美元,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为156.6亿美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赵新兵、张勇)
海平面上升将给台湾造成极大损失
台湾有关部门公布的一项报告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将会给台湾岛造成极大损失。若未来海平面上升0.5米至1米,台湾将有超过50万人面临威胁。
评估表明,当海平面上升0.5米时,台湾将损失 105平方公里的土地,有1237.6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风险之中;如果海平面上升1
米,将损失272平方公里的土地,1246.2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风险中。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赵新兵、张勇)
台湾投资江苏呈现加速势头
2001年,江苏新批台商投资企业1065家,协议金额58.8亿美元,全年实际到账的台资30亿美元。累计批准的台资企业已超过1
万家,协议利用台资23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逾110亿美元,苏台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广度和深度都实现了新的突破。江苏利用台资占祖国大陆利用台资总量的五分之一。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陈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