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生命的足迹
——访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许 婧 祁 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左一)、玉林市市委书记方皓(右一)在马声宏的陪同下视察药厂。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然而很长一个时期内,西方医学界对中医药的了解非常有限。直到最近20多年,中医药才广泛传出了国门。据爱尔兰时报两次报道称,当中国人正忙着吸纳西方先进的诊断工具时,西方人也在加速研究中医药对一些疾病的处方……
一个秘方兴一个药厂
玉林市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养生文化。闻名中国大江南北的玉林制药公司就坐落在市区中心,厂区内绿意盎然,白色楼体和蓝色玻璃相映成辉,有一种远离了大都市喧嚣的宁静。
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的重点中药厂之一,创办于1956年,前身为新生制药厂。提到它的开办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新中国成立前,曾有一名国民党军队的少校军医掌握了一个良药的秘方。新中国成立后,他在狱中把秘方献了出来。据秘方制成的两种药,一个是正骨水,有缓解骨痛之用;另一个是云香精,专门预防眩晕。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将士到贺龙等一代开国元帅都曾受益于此药。这两种在民间小有名气的中药荣获过国家银奖和优质奖,1958年还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在海外获得颇高声誉。这位少校军医因此被选为广西区政协委员。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多种原因,制药厂常常是亏多赢少,利润一直很低。到1989年时已处于最低迷状态。
马声宏演绎新的传奇
玉林制药公司新掌门人马声宏,1989年开始走马上任。

生产车间一角。 |
马声宏朴实干练,气质中有一种书生特有的儒雅。他出生在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成都,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20世纪70年代初响应国家支边广西的号召来到广西玉林制药厂。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0多年。交谈中得知,80年代中期,他有过回成都工作的机会,可那时他是厂里的科研室主任,一直肩负研究开发新药的重任,以至连地方领导都出面挽留,盛情难却,马声宏留下了。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他先大胆地抓管理,又把有限的成本投入到技术改造上,使制药厂很快就有了转机。
一直从事产品研发工作的马声宏,在抓管理的同时,依然把大量精力倾注在产品的研究上。他主持研制成功了16个新产品,有些项目还填补了国内空白。鸡骨草胶囊就是他心血的结晶。鸡骨草是一种外表极其普通的绿色植物,生长在山野上一点儿都不显眼,但拿它来入药,则对肝病患者十分有效。此药刚一问世,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占据了东北三省的大部分市场,并很快远销至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
因为鸡骨草是野生植物,数量极其有限,而当地人大都以药为生,鸡骨草很快濒临枯竭了,到了要去国外采购的地步。从1995年开始,马声宏大胆进行人工引种的试验成功,经国家权威药品部门鉴定,与野生鸡骨草的药效相同。2000年,鸡骨草胶囊所创的利润占玉药当年利润总额的44.3%。
此外,马声宏还悉心研制出“湿毒清”胶囊,产品全部销往国外。2000年就创利750多万元,成为仅次于鸡骨草胶囊的主导产品,占全厂利润总额的34.3%。
目前,玉林制药公司已从一个20多万元的作坊式的小厂发展成为总资产1.45亿元、有11个剂型近百个品种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其中38种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万美金,被列入国家中药制药行业50强企业。
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
玉林制药厂现在拥有上亿元资产,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玉药非常重视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玉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有十多个,企业的发展充满了后劲,但是,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大批有实力的西方医药企业进入中国,中西医药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对此,马声宏丝毫没有懈怠。他三次跟随由国家经贸委与中国医药保健品协会组织的中国中药材贸易代表团出国考察,还多次随广西的医药考察团出国,脚步遍及世界很多地方。
在马声宏看来,玉林制药厂的当务之急是加快中药的现代化生产步伐,走出一条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并富有特色的新产品道路。目前,玉药已经形成了“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四世同堂”的良好态势。对于未来,玉药人充满了信心,我们也希望“玉药家族”
把越来越多的生命福音洒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