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旅游风情
天下事
 
2002年12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经济视野 >

经济视野

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

高收入者:你纳税了吗?
活力四射的晋江


高收入者:你纳税了吗?

乔天碧

湖南省南漳树起巨幅纳税大户光荣榜

美国人有种说法,人生下来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纳税,二是死亡。对于中国人来说,死亡虽不可避免的,但税常常是可以逃掉的,偷逃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在中国似乎算不上什么可耻的事儿,开着豪华轿车,却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事儿并不罕见。本来应收入越多纳税越多的“累进制”,在最高收入人群面前却变成了“累退制”。高收入者普遍存在的偷税、漏税、逃税问题由来已久,赫然名列国家税务总局主要打击的四大违法行为之中。据称,名列美国《福布斯》杂志去年“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富豪们,仅有4人纳了税。

纳税:管得住工薪阶层,管不住富人

中国从1980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当年的所得税收入仅有16万元人民币。个人所得税收入一直在高速增长,1994年《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个人所得税平均年增幅高达48%,年增收额118亿元,成为同一时期增长最快的税种,纳税人数也由1994年的956.5万人次攀升至2000年的6000万多人次。2001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增至995.99亿元,超过消费税,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在一些城市已跃升为第二大税种。

然而,个人所得税并没按设想的那样,更多地由高收入阶层负担。工薪阶层成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体,目前工薪所得占到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40%左右。当然,这与工资收入是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的实际情况倒也匹配。近年来,我国公务员数次加薪和普通职工工资的增长,达到交纳标准的纳税人数不断增加,也使工薪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主体。税务部门实施的支付每笔收入时,由支付人代扣代缴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代扣代缴制度”,也让工薪阶层较难偷逃个人所得税。

高收入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则显然与他们的实际收入严重不符。在2000年个人所得税中,工薪所得税占42%,其次是利息税占28%,两者合计占70%;个体经营、劳务报酬等应交税所占比例较小。这就意味着大部分非工薪的高收入者应交的个人所得税并没有足额收上来。中国高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几乎处于世界最低水平。于是有专家把富裕阶层偷漏的个人所得税,换算为每年国库1000亿人民币的进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迅速上升。1986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2.32%,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76%1998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7.09%17.11%,相差10个百分点,若扣除必要合理的减负税收,纳税至少少了一半。偷税、漏税和逃税成为相当部分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快速致富或暴富的主要手段。

许多企业的老板们将个人收入转入所开公司,个人的生活费用从公司开支,或以现金形式支付收入,或采取在银行多头开户转移收入的方式。南京市税务机关对4家注册资本最少为30万元,最多为百万元的私营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四家企业老板的月薪都不到1000元,正好逃过了个人所得税。他们的日常的花费全部算在了企业账上,私家车的养路费、重点建设基金、保险费等也打在了公司成本中。

至于演艺界人士,通常有薪金之外的其他收入来源,如为商品做形象广告、拍摄电影和电视剧等方面的劳务报酬。尽管大多和经纪公司签订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合同,但由于不少中介公司虚报或少报出场费,缴纳个人所得税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

纳税意识薄弱

中国人曾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国有企业的利润全部由财政统收统支,普通中国人的纳税意识薄弱,很少意识到税赋是政府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成本和调控经济的主要工具。市场经济得到发展后,许多私营业主认为,公司就是自己的,公司纳税就等于自己纳税,没有必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最近,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对北京、上海、广州七百余位居民的访问调查显示,分别有33.4%18.2%的受访者承认部分或完全未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完全缴税者的2倍。对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的功能,在调查中高达82%的人认为没有达到。社会上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政府支出的透明度不够,乱收费、费挤税等情况成为“厌税”情绪的滋生的土壤。

目前,我们还缺乏纳税光荣、偷逃税可耻的正常社会评价体系。一个大量偷逃税的企业主,可能会因为公益事业捐款而免于追究。对偷税的惩罚制度方面的不严密、不严厉便往往形成法不责众的局面。

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是减少偷逃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手段。搜狐网的CEO张朝阳每月的收入里有高达35%以上的比例都要缴税。他说“因为我们是美国上市公司,一切都得透明,纳税额也经过了普华永道的审计。”“我在美国待了很多年,都要依法纳税,纳税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习惯。这是守法公民的基本条件。办企业更要缴税,不然国家拿什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2001年海淀地税局个人所得税累计入库19.47亿元,占全市个人所得税收入的24.44%,占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1.95%。海淀地税局表示,该区个人所得税增收如此迅猛,主要得益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对海淀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有关专家指出这也与中关村地区人员素质高、自觉纳税的意识强有关。

许多国家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是与社会保障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纳税人纳税越多享受的社会福利就越多,让纳税人形成年轻时纳税越多,年老时得到的社会保障越多的观念。在芬兰,个人所得税纳得越多,买药时就可以打折。在香港也采取当纳税人生病住院时,减免医药费的方法鼓励纳税。我国要实现个人所得税缴纳与社会福利的挂钩,还有待时日,一方面需要像银税联网这样的设施条件;另外还需要整个的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把纳税状况作为纳税人进行招商引资和他的企业占领市场的基本指标。

许多国家把个人纳税号码与社会保障号码合起来,将纳税人所有的收入情况和社会保险状况累计在这一号码中,这个号码终生不变。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把个人的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障号码与税号合而为一,这样,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实名下的惟一号码,那么他所有的收入信息,都应该在这个号码下累积起来,体现出来。这样,管理部门无论从征税角度,还是从社会保险资金积累的角度,或是从社会管理部门掌握纳税人收入情况的角度,都能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如果有了这样一套控制体系,税收征管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偷逃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不是现在才动真格的

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因涉嫌偷税犯罪案,使这种状况有所改变。此前,也有明星偷税漏税的新闻,但刘晓庆作为颇有影响的公众人物因偷税而正式被逮捕却是头一遭,老百姓觉得很过瘾。许多纳税人主动上门要求补缴税款,上缴罚款和滞纳金的速度快了不少,税案的结案速度也提高了不少。老百姓觉得税务机构是要动真格的了,而税务机关的人则说,我们每年平均查处一千起税案,不是现在才动真格的。

受我国税务征管水平等因素限制,涉税案件的查处有一定的滞后期。我国的税收征管采取纳税人自行申报、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自行申报行为的事后监督的税收征管模式。这一模式为税务机关准确掌握纳税人的收入带来一定难度。比如,教师做家教这种收入只有被提供者和提供者之间知道,如果纳税人自己不主动申报,税务机关很难掌握。税务部门不可能掌握个人账户,如果纳税人有10万元,20万元收入,他却只申报5万元,税务机构没有有力的手段进行控制。2001年,向北京地税部门申报“零申报户”的竟有20万户,占代扣代缴单位总数的60%以上。这意味着有20万户企业向地税局表示,其职工,包括法人的收入都没达到1000元,这个应缴纳个税的最低“门槛”,这一数字让人质疑。

现行的税法不允许税务部门对个人进行资产评估,因此税务部门无法确切知道“富人”的实际收入,无法将富人的全部收入纳入征收范围。而且,税收标准主要是指货币形式,没有包括豪宅、汽车等固定资产。目前,在中国只有处级以上的干部要进行财产申报,财产申报制成了一个廉政制度,而这本应是每个公民都要做的,是纳税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金交易、经营活动暗箱操作的普遍存在,以及偷税手段的隐蔽性也给税务机关的税款征收和日常检查增加了较大的难度。尽管财务制度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现实生活当中,不大好区分哪些是个人的收入,哪些是应由公司支付的费用。比如,公司老板自己的车子出去办事,有私事,也有公事,所以很难区分那些消耗是公家的,哪些是私人的。另外,由于现金管理不完善,很多收入都没有通过银行账户反映。

税案的查处大多依赖税收征管信息分析、税收专项检查、群众举报、其他信息的综合分析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每个较为复杂的涉税案件的查处都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刘晓庆案件,是在今年初掌握了一些线索,通过大量协查外调才查实的。

税务部门正努力改变这一局面。国家税务总局将采取多项措施以加强个税的征收工作,这其中包括重点追踪管理高收入纳税人、强化对演出和广告市场演职人员检查、严加管理高收入者所投资企业的纳税、把高收入者列入每年税收专项检查重点、建立个人所得税监控系统和加大打击偷逃个人所得税的力度等。

税务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建立高收入重点纳税人档案管理系统,对他们的收入、支出甚至经营活动进行追踪管理。目前北京市将年收入10万元以上和有多处取得收入的或需要二次申报的人员及外籍人员,为北京市重点纳税人,按这个标准约有3万人的纳税情况将被重点监控。影视、演出等文艺团体的个税代扣、代缴纳情况也成为税务部门监控的重点。税务部门每年还要开展一至两次以高收入行业和个人为重点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北京税务部门正在筹建联网的信息平台,联网后,企业和个人缴纳税的情况将定期向社会公布,偷逃税的企业和个人将很容易查到。

最近,著名演员徐帆出任了全国首位税收宣传形象代言人。她说,能成为税收代言人,她感到十分荣幸。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宣传,让大家感觉到,纳税就和平常买东西一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