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中共十六大专题报道 > 外国人看十六大 >



外国人看十六大
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新老平稳交替令人感动

韩前驻华大使:中共十六大正在创造新发展模式

德国《经济周刊》:动力惊人前景乐观

中共十六大肩负历史重任

俄罗斯《莫斯科新闻时报》:中华民族夙愿正在实现
日本《世界周报》:中国的自信

“洋劳模”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创造奇迹

法、德等国外媒体评价中共十六大

久加诺夫:中国是世界重要一极

外国著名人士评价十六大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

“十六大比以前更开放了”

希望在中国的任期长一些

国外媒体评价中共十六大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文章:中国出现空前繁荣稳定

西班牙《阿贝赛报》:中国改革迈出大步

共产主义在青年中仍享有威望

美国《国家利益》:中国西部发展进程令人惊叹

中国已成为旅游大国
印度媒体高度关注十六大召开
美国各大媒体关注十六大及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不会走回头路
参会的外国记者谈中国
“全新的中国”——访阿尔巴尼亚名记者明召济
中国改革非常成功
俄塔社莫斯科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奔向新的经济目标
德国《经济周刊》文章:继续改革 欣欣向荣
《欧洲时报》社论:十六大将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
"三个代表"是创新理论
基辛格:十六大将加快中国发展步伐
西班牙《先锋报》文章:十六大在空前繁荣形势下召开
爱丽莎眼中的北京
我希望十六大后的中国越来越好
“中国人脸上的笑容更加丰富”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丽莎眼中的北京

张桦

美国人爱丽莎坐在北京西单中友百货一层的星巴克咖啡馆,她看上去有些兴奋。“这是我第二次到北京旅游,说实在的,真没想到能坐在这里喝咖啡”。她说星巴克咖啡馆让她找到了在美国所熟悉的感觉。9年前,她第一次到北京,那时没有星巴克,酒吧更是少见。在她旁边的一张桌子,坐着几个中国人和外国人,他们正在无拘无束地交谈着。爱丽莎看着他们,不无感慨。她说“从前,我来北京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跟中国人聊聊天,了解他们心中都想什么,而不仅仅做个观光客。现在的中国人比以前开放、自信多了,他们有更强的愿望了解世界的一切。”透过明镜一般的玻璃窗,爱丽莎不时看着不远处的西单十字路口,她说她再也无法看不出当年拥挤狭窄的模样了。 从一个旅游者的角度来看,她认为北京比以前更注重挖掘本土的旅游文化资源,以保护自己古老的文明。一天前,爱丽莎和旅伴们在中国旅行社的安排下来到皇城根遗址公园、北京王府井大街观光。这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令她着迷,她想再找个时间到那里转一转、坐一坐。同时,她注意到与这些截然不同的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国际化的写字楼、川流不息的小汽车、以及外国人设计的公寓楼群(比如,北京西四环的德国人设计的北京印象外销公寓)。她感到中国正在变成一个融会中外精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是一个充满朝气、活力的城市,看得出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很多事情”。 听说中国将在11月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十六大),这位美国的教师说,作为执政党能将国家在短短的时间建设得如此富有魅力,本身就证明了它的成功。希望这个会议能使中国现有的政策得到延续,让更多的外国人喜欢中国,了解北京。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