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应对气候变化:共同的目标

卢茹彩

2008年10月底,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在绿色和平组织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看来,这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再次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已有相当的认识,并有详细的计划为此做出努力。”李雁说。

气候变化的影响

“中国实际上会是气候变化最大的受害国之一。”李雁直截了当地说。

近50年来,中国的平均气温升高幅度达到1.1摄氏度,升温的速度比全球或北半球同期的速度都要快。而原本相对平衡的降水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暴雨天数增多,抗洪几乎成为每年的不变主题;而在华北、东北南部和西北东部等北方省份,旱灾发生的范围却不断扩大。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二00七/二00八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到2015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预计会达到5.2吨,虽然只相当于届时美国人均19.3吨的四分之一,但如果目前的排放模式继续,中国三分之二的冰川,包括天山,将会在2060年前融化,而剩下的那三分之一也会在本世纪结束前消失。

空气质量变差、天气变幻莫测只是气候变化的表面影响。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升高和降水比例失调,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更直接的威胁就是粮食生产。

早在2007年3月,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就联合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称,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将产生重大影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员林尔达和他的同事研究指出,气温升高、农业用水减少等因素将导致中国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到2050年下降14%-23%。而目前,每年由于各种气象灾害导致中国农作物的受灾面积已经达5000万公顷。“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再过20年,中国将有5%到10%的粮食缺口。”林尔达说。

相关专家测算,中国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占到整个GDP的3%。

煤炭之“罪”

“五十年来的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工业化引起的”,这个论点是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一直强调的。“我个人理解,这五十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近200年引起的,因为人类使用了大量石油、煤,排放出了很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寿命很长,可以达到一百年以上。”林尔达研究员指出,“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空气中还有一百年以前人类排出的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就像给地球盖了一个被子,越来越热。”

对中国来说,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是燃煤。

“绿色和平”组织国内一些能源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煤炭的真实成本》调查报告中指出,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的七成之多,年生产和销售量均超过25亿吨,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煤炭开采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根据统计,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5%,氮氧化物(NOx)的67%,二氧化碳的80%都来自于煤炭。煤炭也是导致酸雨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在中国,现在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气候变化”或“全球变暖”的说法,对其带来的影响有一些印象。”李雁说,“但是公众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温室气体的来源、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

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保护组织,在中国的气候变化项目已经运作了四年时间。“我们希望通过揭示全球变暖对中国带来的影响帮助全社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决策者采取更多积极措施来改善能源结构。”李雁说。

《煤炭的真实成本》报告向公众发布,并不是他们工作的结束。他们还将访问受煤炭影响严重的地区,推进煤炭价格的良性改革。“作为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只能通过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探讨、研究,随之提出一些可行的政策性建议,传达给相关的政府部门。” 李雁说。2006年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利用法》,绿色和平是当时唯一受邀给予政策咨询建议的非政府组织。

2008年12月份在波兰波兹南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李雁、刘爽等绿色和平中国办公室的成员代表了这个绿色团队中的中国民间声音。

“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挑战。”李雁说,“过去那种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方式已经严重损害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健康;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浪费。”而目前中国政府和公众也已经都认识到了这种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李雁认为,这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施就体现了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科技与民众参与

在北京市区北边30多公里外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平试验基地,有一片“特殊”的麦地:液态二氧化碳罐中不断释放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使小麦们提前被置身于40多年后的大气状态之中。这是林尔达研究员和他的同事在测试出生长在这种环境下小麦的反应,以帮助农作物“主动”应对气候变化,为最终建立起长效的抗天灾农业生产机制提供科学数据。

在国家的一些重点环境实验室,“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的进行,旨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

“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中国现阶段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展后花几十年解决的节能减排问题,我们要在短得多的时间内得以解决,难度之大前所未有。”温家宝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坦言。

根据世界能源署的统计,如以汇率计算,中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4.3倍,英国的6.5倍。与先进国家的平均值相比,中国每吨水泥能耗高43%,加工每吨原油耗能高56%,中国火电供电能耗约高22%。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节能减排形势是何等严峻。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对新能源的应用,已经是政府和专家的共识。2000年到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由34万千瓦提高到1000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由7935万千瓦提高到163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由210万千瓦提高到885万千瓦。而2007年一年内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关闭小煤矿1万多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炼钢产能3747万吨、水泥产能5200万吨。林尔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政府确实在“忍痛”关掉一些落后产能。“虽然这些高污染的企业对提高能源效率不利,但却能改善一个地方的经济。”

怎样运用科技支撑来保护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科技部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前一个五年投入25亿元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的第一批科技环保项目的经费投入已将近50亿元。但是,科技部副部长尚勇也坦陈,如何让昂贵的环保技术转化成产品让消费者接受,还存在难题。环保燃料车的研制和推广,就已经遇到了现实的成本压力。

“在短期内我们会看到较大的经济投入,但是着眼于长远利益,我们必须及时选择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真正有益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方式。”绿色和平组织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说。高昂的转化成本,仍然是束缚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包袱。这也是中国政府不断在谈判中呼吁发达国家减少环保技术转让障碍、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经济支持的原因所在。

“就国内碳减排行动而言,中国已经走在美国的前面,例如推出更严格的汽车燃油排放标准、更高的火电发电能效和广泛的节能行动等。”李雁说。但是,“中国现在的政策设计,依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对市场、财税等等更加灵活手段的利用还不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气候变化白皮书的发布会上证实,中国已经打算调整资源的价格,使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

民间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也逐渐增多。中国绿色碳基金在2007年成立后,已经接受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以森林碳汇(森林植被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为途径,恢复和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固碳能力。这样的碳汇造林项目已经在北京的八达岭、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等地展开。

在很多环保业内人士看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改善环境问题、提高公众参与的一个契机。不仅在奥运会期间的交通限行措施得到了公众的支持,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尾气排放,奥运会后北京等几个城市继续实行每周按尾号限行一天的措施,也得以顺利实施。 合作的力量

气候变化以及互相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间对话一个新的话题。这也恰恰说明,应对气候变化只有全球共同行动才能奏效。

林尔达研究员早在16年前就参加过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谈判。“谈判最大的焦点,是谁先采取减排措施。”他说,“大家都认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最有效遏制气候变化的措施。但是,谁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多少,到现在仍在讨论。”

虽然,目前大约80%的排放量都来自发达国家,但IPCC的报告指出,2030年之前,70%的新增排放量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家。

“因为我们经济发展比较快,在这几年全世界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当中,我们占的比重比较大,减排是我们的一个责任。”林尔达说。他指出,中国接近于达到全世界最多的(单体)排放量,但是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人均排放量就会很低。“即便我们人均排放低,我们也要考虑如何减少它的增长率。高排放说明我们能源效率低,进而会影响经济发展。”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像加拿大人或者美国人一样的碳排放量,我们需要九个地球来吸收这些污染。而现实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说。他指出,虽然贫困人口排放了相对来说最少的碳,不应该为生态恶化负主要责任,然而“事实上他们是最脆弱和最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变暖影响的人群”。

“共同而区别”的责任,这个在谈判最初就确定下来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到现在仍然不能得以完全贯彻。

针对共同的责任,中国亦希望在减少自身排放的同时,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即便每次派出的谈判团队人数越来越多,这一问题的进展仍然难以预料。

全程记录过谈判过程的一位媒体从业人员指出,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之所以说气候变化是“An Inconvenient Truth”,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正视它,因为涉及利益;更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倾力去解决它,因为要付出代价”。

林尔达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二工作组的主要作者,连续18年承担了该委员会十几个评价报告的编写和评审工作。他直接参与了2007IPCC公布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编写。而此次《报告》引用了中国科学家研制的气候预测模型,这是发展中国家唯一被引用的模型。

迄今为止,中国共有100多位中国科学家参加了这一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和特别报告的编写和评审。

李雁认为,无论是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还是举办“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中国的一系列高调出击给国际社会带来新的期望:中国更勇敢地担当起谈判中的领导地位,积极推动各国在2009年万众瞩目的哥本哈根大会达成有力的气候协议。”

“事实上形势越来越严峻。现在几乎每一周都有新的科学证据证明全球变暖的速度和严重程度比我们之前预想的糟糕。”李雁希望,各个国家能够表现出足够的决心来把握住应对的时机。

第二部分

《煤炭的真实成本》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煤炭消耗量占全国总能源消耗量的70%,煤炭燃烧对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对依靠煤炭发展的产煤大省山西来说,改变,是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改变,已经开始。

产煤区的环保之路

李亚红

“能钓到的鱼越来越少了,”山西省左权县的居民张贵生说:“(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村民们能从清漳河里捕到整麻袋的鱼。”说话间,紧临河道的火电厂粗大的烟道里喷出浓重的烟雾,天空中弥漫着灰白色的烟尘。

山西省一直是中国这个燃煤大国的煤炭供应基地之一。2007年,山西省煤炭产量6.3亿吨,销售收入2400亿元。而左权是山西省66个产煤大县中的一个。

追求经济增长的后果

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6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迅速发展的经济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加大。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山西省,地方财政的腰包鼓了起来。但是,“这些年煤、铁矿产的加速开采,及众多煤化工厂的生产也破坏了环境。”左权县委书记孙光堂说。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办事处气候变化与能源项目主任陈冬梅说:“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全球变暖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煤炭消耗量占全国总能源消耗量的70%左右,占世界煤炭消耗量的三分之一。

左权县的面积有2000多平方公里,含煤面积近全县面积的四分之一,地质储量48.5亿吨。全县共有煤矿35座。这还不包括未经政府许可私自开采的小煤矿。采煤业毁坏了当地水源,采煤扬起的粉尘和大量的煤矸石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当地居民说,在煤矿集中的乡镇,经常会出现烟霾(大气中悬浮了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导致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天气。

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张贵生还是一个孩子,现在工厂林立的县城也只是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居民们种植玉米和谷子,清漳河从村子中央流过。“河水非常干净,可以游泳,抓鱼虾。”

2002年以后,中国的GDP增幅迅速达到两位数。同时,房地产业、钢铁业、制造业等行业迅猛发展,煤炭需求剧增。中国能源需求的扩大给整个山西带来了机会,煤炭的价格上涨了好几倍。左权县的煤炭、矿产等行业也发展起来。2007年,左权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到:主导产业煤炭产量350万吨、生铁产量19.4万吨、发电量5.9亿度。财政收入达到了3.2亿元。”

“左权县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27.6万元增加到3.2亿元,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28元增长到1.4万元。”孙光堂说。左权县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200米左右,山地居多,因为丰富的煤炭储备,让这个原本闭塞的小县城现在开始有了高档酒店,商场里也用国际巨星的广告招徕顾客。富人们依靠煤矿和铁矿迅速过上了现代的生活,“盖上了楼房,购买了私家车。”张贵生说:“但是,这里的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54岁的张贵生是县里的垃圾清运工。上身的灰色廉价夹克内套着一件深灰色的毛绒背心和皱褶的衬衣,脚上的一双皮鞋已经变形,并沾满灰尘。“越来越多的化工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原来清漳河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现在周围的化工厂、电厂把水都弄浑了。”

张贵生的说法得到了山西省环保局2007年全省地表水污染检测报告的证实,“山西省地表水污染严重,全省监测的103个断面中,重度污染的断面就达64个,污染已经使得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在县城内能看到很多小型工厂的烟囱,“吐云吐雾”。在左权县辽阳镇五里候村,村南的选矿厂、火电厂飘出的烟雾污染着当地的空气,化工厂周围居民说每天都能闻到刺鼻的怪味。

2007年,山西省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都高于中国政府规定的城市空气质量标准。山西省环保局的检测报告中写着“全省重点城市环境空气污染仍属以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

山西省的119个县(市)中,近八成有矿产资源,由于当地洗煤、炼焦、炼铁等高污染企业的增加,山西省已有近15%的耕地不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在一条布满车辙的乡村道路旁,一座小型碎石厂的墙上刷着“环境你不爱,美景不爱你”的标语,挤在摩托车广告和化肥广告之间。正值秋后,农田里有当地群众在焚烧秸秆,从车窗外能看到升腾的烟雾。

遍布中国农村的秸秆一直是让人挠头的大问题,每年大量的秸秆依旧在田间焚烧。“过去,秸秆一直用于喂牲口和做饭取暖。”张贵生说,如今,拖拉机取代了畜力,煤炭和天然气取代了秸秆。县里负责森林防护的干部说:“我们的任务很重,到处察看禁止焚烧秸秆,但是人们只关心能不能赶快去挣钱,不会考虑污染的问题。”

整治行动

“保持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有时候很难协调。”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说,“但中国已经认识到,在21世纪,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两者缺一不可。”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说“今后三年,中国将从各方筹集1万亿元人民币用于环境护。”很多地区都制定了重视环保的经济发展计划,致力于把保持经济活力和环保结合在一起。

山西省政府制订出污染环境“不得提拔”的措施,掐住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官员们升迁的通道。孙光堂说:“2007年全县投入2000万元治理污染。”当地村民说:“对化工厂的整治减缓了对河水的污染。”

2007年,山西省对流经省内的两条主要河流汾河和沁河进行保护,修建了2个生态保护基地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另外,还建成自然保护区46个,总面积达到11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26%。

巨琼瑛是共青团左权县委书记,2005年她创办了左权县环境保护协会,3年来,巨琼瑛的环保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环保人士的支持,目前已拥有团体会员33个(人数逾万),个人会员1000余名。

2006年,巨琼瑛吸纳社会力量投资60万元,创建了“太行山黑鹳自然保护区”,修建了观鸟台,蓄水池。这一保护区紧邻赵家庄村,鹳鸟在树林里停息。目前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10余只、二级保护动物苍鹭260多只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一个规范的自然保护基地。

在中国的山村,山上浓密的树林是村民们获取木材的主要来源,巨琼瑛到村里游说,向村民们讲解道理,然后到山上劝退小型冶炼厂。

近3年,左权县累计投入1.7亿元实施节能减排,淘汰取缔中小污染企业和设施350多个,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全县年减少废水排放120万吨、二氧化硫4236吨,清漳河变清目标基本实现。

让中国的企业自动注重环保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环保常常意味着一笔不菲的投入,而企业关注的是短期收益。不过,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现在连一些中国的草根企业也意识到节能和环保并不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左权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资造林。煤老板裴乃江承包17000亩土地创建了华鼎生态庄园,以早实核桃园和生态林为主;原鑫兴冶炼公司副总经理赵保明,先后购买了6670亩撂荒地50年的使用权栽植优种核桃树8000多株,在宜林荒山上种侧柏、油松、刺槐、山桃、山杏6万多株。目前,26类似的经济庄园遍及全县,经营面积7.5万亩。

转变的困惑

“我们必须要转换产业结构,摆脱对资源发展致富的依赖。” 孙光堂说:“迅速膨胀的化工、煤矿企业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能源型的经济结构容易受外界经济的影响,使全县的经济发展不稳定。”

晚上八九点钟,从左权县通往阳泉市的公路上已经没有太多车流,“要在平时,这里的运煤车一辆接一辆的像蝗虫一样密集。”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全国煤炭的需求量减低,整个县城都显得有些落寞和困顿。

2008年开始,中国政府加强行政问责的力度,出现污染事故后,地方官员要被追究行政责任。在仕途与经济利益面前,各地都抓紧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治。2003年到2006年间,左权县共关停取缔小煤矿、小选矿厂等企业55个,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30万吨。2007年,威胁清漳河的最大污染源左权昌泰化工公司被停产关闭。

在2007年,中国就开始扶持中小型环保企业的发展。左权县政府还用优惠的税收、贷款政策鼓励发展绿色经济。从事铁矿采挖的国和平本身也希望远离开采矿的生活。2006年,他“决定干点喜欢干的事情”,逐渐退出厂矿的股份,投入40余万元承包了3.7万亩山地,“准备建立一个绿色旅游度假基地。”

29岁的国和平沉默稳重,与他的年龄比起来显得要成熟些。从2002年开始,中国对煤炭、铁矿需求的迅猛增加让他赶上了煤炭、铁矿价格不断上涨的黄金年代。高中毕业后在一家选矿厂工作,几年的奋斗让他拥有了自己的采矿队,他也“获得了从未想象过的财富。”在城市里买了房子,身价过百万。

如今对自己发展绿色旅游度假村的设想国和平也有困惑,“现在退出了采矿业又有些担心,离开矿该以什么为中心。”这成了他思考不透的问题。“毕竟我还要挣钱啊。”

国和平的困惑几乎也是山西这种产煤大省共同的困惑。

巨琼瑛深感向经济落后的农村宣传环保的困难。她说:“村民们只关心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不明白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台都播出有中国的奥运冠军录制的公益广告,倡导环保生活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小事。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消除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艰巨任务。

绿色和平组织的李雁说,“对中国来说,特别的挑战是要找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点。”因此,她认为,“在中国努力向低碳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国际社会也应该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相关支持,以求在合作中共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也是绿色和平组织在国际谈判中一直呼吁的。

链接:

(一)观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的声音:

--“从经济全球化中国所处的产业链的位置来看,基本上还是处在低端。中国的排放总量当中,大体上有20%左右是由于出口产品排放的二氧化碳。我们为别人买单的占了将近20%。”

--“从节能角度来看,这次金融危机确实使一些高耗能的企业停产和关闭,但不都是高耗能,也有一些其他的企业受到了影响。所以,单位GDP能耗可能降低了,但是GDP也可能减少。”

--“据我现在掌握的情况看,我们和美国的排放总量大体上相当,是不是超过了美国,这本身并不重要,对于一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应该历史、客观、公平、全面地来看。”

--“从历史累计排放来看,从工业革命到195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占全球累计排放量95%;从1950年到2000年,发达国家排放量占全球的77%;从1904年到2004年一百年间,中国累计排放占全球的8%。从人均排放来看,因为中国人口有13亿多人,美国3亿多人,如果我们的排放总量比相当的话,我们人均排放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当中,应该说,按照国际上的规律来看,这个阶段是排放量比较大的阶段。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当中,也同样走过了这样一个阶段。据我们了解,最近这15年,发达国家在已经完成工业化了,已经现代化了,发达国家在总体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是在1990年基础上增长了11%。中国在这一阶段温室气体增长比较快,也是一种客观的规律。”

--“在减缓问题上,我们希望发达国家按照IPCC的建议,到2020年,排放总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40%。同时,也希望发达国家按照公约和议定书的要求,在技术转让和资金问题上,承担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减排数字:

--2007年,中国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66%;2006和2007年累计节能1.4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3.35亿吨二氧化碳;2007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落后水泥产能5200万吨;2007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2.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约5亿吨二氧化碳;2006和2007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05万千瓦,年均增长148%;截至到2007年底,全国户用沼气达到2600多万户,每年可替代16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4400万吨二氧化碳。

--中国在农业、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等领域,以及海岸带及沿海地区等脆弱区,积极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初步治理水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

--到目前为止,中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比重8.3%,预计到2010年达到10%,到2020年达到15%,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投入是2万亿人民币。

(三)政府行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国家方案,2007年6月出台,方案提出的近期目标是: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也就是每年降低4%;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0%,即每年降低2%。

--中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担任组长。

--2008年6月,正式启动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旨在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贯彻落实。挪威政府和欧盟承诺给予部分技术与资金支持。

--法规建设不断完备:中国政府早在1994年就制定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1996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同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科研工作紧密进行:开展了 “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在2007年推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