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 | 本刊专稿

钱焕涛: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2017-10-26 16:38 今日中国

本刊记者 张辉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稳居全国第二;77家山东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45家企业入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22个县(市)入围全国工业百强县;与2012年相比,2016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了4.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了24.2%;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2年增长80%;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居全国第三;双创活力充分释放,90%以上的省内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这是10月19日晚,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主题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体采访活动上,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钱焕涛对山东工业发展的介绍,他总结概括出了山东经济发展的五个特点——“大、强、优、新、活”。

提升改造传统产业

山东是一个工业大省,传统产业约占整个工业的70%,而传统产业的约70%又是重化工企业。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山东时就指出,山东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前,但能耗、排放也是靠前的,要求山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钱焕涛说:“我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就是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要素,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四化’转变,从而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四提’发展。”

“传统产业并不等同于落后产业。”钱焕涛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强调,“很多传统产业都跟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比如我们的食品生产占了全国的六分之一,农副产品出口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纺织服装、化工等行业占的比重也非常大,这些都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传统产业的提升,对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发挥很大作用。”

钱焕涛介绍说,山东正对传统产业实施高水平的技术改造,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着力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产销率,打造“好品山东”,推动传统动能增添新活力。

不断夯实制造业基础

“我们常说的工业产品的三要素——材料、设计、工艺,近年来在山东都得到了很大提升。”钱焕涛对本刊记者说,这三方面水平决定了制造业的水平。近些年,山东已经涌现一大批高水平的制造业企业,比如材料方面,万华集团的化工新材料、南山集团的铝合金航空材料,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他介绍说:“工业设计方面,在2016年的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评选出了中国工业设计领域最重磅的奖项——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全国九件获奖产品中,山东占了四件,包括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的面料服装的集成创新与变革、海尔集团卡萨帝双子云裳滚筒洗衣机、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全碳变速互换计时车和威高集团有限公司的‘妙手S’微创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

钱焕涛说:“包括制造业强国德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有一大批行业隐形冠军,就是行业细分领域影响力很大的企业。工信部去年发布了中国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名单,山东22家,占了全国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工业产品质量也在提升。比如山东豪迈科技公司,掌握着最先进、最成熟的轮胎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雕刻工艺和精密铸造工艺,是世界上同行业少有的熟练掌握三大加工工艺的公司。”

钱焕涛表示,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山东的很多制造业企业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家电领域的海尔、海信,服务器领域的浪潮,还有医疗器械领域的威高集团等。装备方面,济南二机床在汽车冲压装备里,可以说就是世界老大,足以跟德国企业竞争。他们能够在行业内取得骄人成绩,都是依靠科技创新。”

走向世界的山东制造业

随着山东制造业逐渐变大、变强,很多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家电类的海尔就不用说了,他们的家电产品已遍布全球。其他如轮胎制造方面,山东占到了全国的50%,去年已经有五家轮胎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境外投资达到14亿美元。”

在钱焕涛看来,山东的优势产品和产能之所以能够走出去,是因为相关企业的产品和技术装备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在世界上有了影响。“比如我们的泉林纸业,美国方面专门找上门来让该公司去那里投资建厂,而且开出了很多优惠条件。就是因为他们的科研、研发走在了前面,解决了草浆造纸过去无法解决的污染问题。”钱焕涛说,“所有这些都是靠实力说话。没有实力,是走不出去的,也是走不远的。”

记者在代表驻地采访钱焕涛 张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