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 | 本刊专稿

朱华:坚持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2017-10-26 10:01 今日中国

本刊记者 张辉

10月23日晚,十九大新闻中心围绕“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举办了第八场对党代表的集体采访。福建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华,河北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民,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丽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张家界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黄斌受邀参加见面会并接受了记者采访。

福建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华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嘱托,要把福建的生态资源作为最优质的资源、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以及福建省要最花力气抓好的一项工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推动生态环境建设。2015年,福建被中央确定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朱华介绍说,在这几年经济中高速发展的同时,福建一直保持了环境质量的全优:福建9个设区城市空气平均达标天数占比98.4%,12条主要河流一到三类水质占比96.5%,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95%,保持全国第一。

在回答本刊记者提问时,朱华向记者介绍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福建省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具体措施。朱华说,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就顺应百姓的要求,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并在总书记的亲自指导推动下,制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她说,过去五年,福建采取了以下众多措施做好“绿色”这篇文章。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福建在绿色发展中注意做好加法和减法。加法就是在产业结构上注重发展绿色低碳循环新兴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注重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传统产业,并且在产业的发展中不断注入新的动能;做减法就是减少污染的存量,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通过对环境污染企业实行比国家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是做大绿色福利。通过绿色发展,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在这方面,福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朱华举例说,福建最早启动了林权制度改革,通过赎买、入股等多种改革试点,让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推动林下经济,种植了很多配套的农作物,去年林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616亿元,林农的年收入从2012年的1万多元增加到去年的1.5万元,年均增长10.9%,高于同期全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朱华说。同时,福建还针对百姓环境质量诉求,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百姓在大气、水、土壤的治理当中获得真正的生态产品,通过碧水蓝天、洁净的环境,获得更多的福利。

三是坚持绿色导向。各级党委、政府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提高生态环境工作比重。上一级党委、政府每年对下一级党委、政府进行考核;相关部门也履行了管行业、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职责,构建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体系。同时,福建建立了一套优化的考核办法,取消了34个县GDP的考核,把考核重点放在生态质量和农民增收上。此外,福建还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以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离任不仅要审经济,还要审环保,让我们的干部有一个绿色导向,更好地履行生态环境的职责。”朱华说。

四是坚持绿色创新。朱华说,福建是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赋予了其先行先试的职责。因此,福建出台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制度,用市场化机制推进污染防治。比如率先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在补偿资金分配上更多地向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区倾斜。“让环境受益者付费,让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有更多获得感。”朱华说。

朱华总结说,福建坚持绿水青山真正换来了金山银山。十八大以来,福建的GDP人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0.9%,2016年其GDP首次进入全国前十。福建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找到了一条共赢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