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 | 外国人眼中的十九大

从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看中国未来发展

2017-10-19 13:51 今日中国

侯赛因·伊斯梅尔(埃及)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工作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中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和国家建设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也详述党和国家当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并对中国共产党的下一步工作构想进行了阐述。

习近平在报告中强调了十九大会议的高度重要性,称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他说:“(我们)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他还汇报了中国过去五年在持续改善民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并强调了青年在建设国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报告还强调了中国经济将会更加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并说“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报告还指出坚决反对一切“歪曲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他说 “(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同时他也强调了中国对主权及国家安全的维护,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径,并强调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关于中国的外交政策,他说“(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习近平不仅汇报了国家治理的各项成绩,也对党和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说“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报告中,对于中国直至本世纪中叶的中长期规划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重点之一,他说“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报告对于发展的定义并不是局限于经济方面,而是也涵盖了社会、政治等方面,他对中国实力的阐述是全面的,他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可以肯定,全世界都将对这份报告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因为它不仅是充实了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库,更为中国直至本世纪中叶的政策和目标做出了可见的战略规划。

侯赛因·伊斯梅尔:埃及知名学者,中国事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