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 | 深化改革

高铁:自主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2017-10-16 15:08

  中国高铁凭借技术领先、安全可靠、性价比高,成为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黄金名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让世界刮目相看。

  虽然起步时间晚,但中国高铁却在短短9年间后发先至,其成功秘诀是什么呢?它又产生了怎样的“辐射效应”?

 

  自主创新引领成功

  从平原水乡到戈壁沙漠,从高原冻土到热带雨林,“子弹头”的身影在中国大陆上处处闪现。中国高铁已经从一个陌生概念成为普通人出行的首选。

  2007年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下线;2010年京沪高铁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纪录;2016年中国标准动车组“金凤凰”和“海豚蓝”各以超过420公里的速度交会而行,乘客一秒飞过117米……中国高铁在不断寻求突破。

京津城际列车驶出北京南站

  “坚持原始创新、自主创新是中国高铁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的根本原因。”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主任周黎说,“目前,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标准动车组是指形成中国标准体系的动车组。作为中国最新一代高速列车,中国标准动车组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同时也表明中国具备设计制造满足世界各国不同需求动车组的能力。

  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中车株洲所研究院院长冯江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标准动车组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动车,就拿列车中的核心系统—由我们提供的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来说,自主化率达到100%,也就是说车辆从设计、软件开发到生产制造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牵引电传动系统是“高铁之心”,列车的动力之源,是高铁列车的最核心部件之一。

  冯江华所在的中车株洲所是中国牵引控制技术的领军企业,为中国标准动车组提供最核心的牵引变流器。“为了降低噪音,我们成立专项攻关小组,争分夺秒地优化。白天动车要运营,我们的技术人员就开展程序验证和数据分析,晚上车辆入库,我们再开展地面验证,光是软件我们就修改和优化了100多个版本。”创新研发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冯江华深有体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