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 | 新闻

交流互鉴 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

2017-08-18 11:34 今日中国

文 安薪竹 图 虞向军、董宁

8月1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前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中国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承办,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在泉州举行,来自金砖五国及墨西哥、智利、哈萨克斯坦、埃及、印尼、泰国等国家的嘉宾深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共商全球治理。

期待全球治理模式的转变

研讨会上,印度国际事务委员会《印度季刊》编辑马杜·巴拉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全球治理机构面临着来自新兴国家利益诉求的压力。显而易见的是,以英美为主导的全球治理框架已不足以解决世界其它地区的问题。由于大型官僚机构和既得利益集团不能及时应变,使得新型机构和组织不得不面临全球治理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西方逆全球化思潮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分歧已经公开化,这些分歧瓦解并威胁着全球治理机构业已建立起的共识。

南非前总统府部长、《思想者》杂志主编伊索普·古拉姆·帕哈德在发言中谈到,目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对非洲的经济增长帮助有限,世界银行债务最高的几个国家不得不满足世界银行的多种限制条件,沉重的债务包袱让很多非洲国家举步维艰。“我们要探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有效手段,看看有没有替代的办法。”

帕哈德表示,旧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不利于非洲国家的集体行动。能够在不同的机制中进行选择,本身就体现了非洲国家的体现了自立、自觉和自愿。非洲国家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希望在全球治理中有一席之地。

墨西哥前驻华大使豪尔赫·纳瓦雷特认为,从大约10年前开始的全球经济大衰退、也就是金融危机开始,全球治理效果的不足日益明显,目前已经达到了公开化和不能忍受的程度,就如同气候变暖这一问题面临的困境一样。

期待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重要角色

纳瓦雷特分析说,在未来的全球经济发展中,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而发达国家则会处在过去的、甚至长期的停滞当中。这就需要新的全球治理模式来适应这一全球发展的变化。以金砖国家组织为代表的新兴跨区域机构,能够为建立新的治理架构做出重要贡献。

在加强治国理政交流互鉴方面,与会专家形成了共识。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地区公务员中心主席阿里可汗·拜梅诺夫认为,本就不存在万能的治理模式,平等原则下的经验交流和探索对于提高各个国家的治理水平非常重要。加强治国理政交流,要重点关注五个要素:各个国家都应该相互理解、尊重彼此的优点和努力;改善环境、包括创新环境,为此政府要提高效率;各个国家体制的适应性和灵活度;领导者能否解决更高层面的任务,例如在全球层面。

很多外国专家对即将召开的金砖厦门峰会充满期待。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总干事萨哈维·索菲亚纳指出,金砖厦门峰会将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有利于与会各方增强团结协作,改善全球治理,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增进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加强机制建设,打造更加有效的合作平台。

中国治国理政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中国政府已经进行了很多改革,中国模式已经成为金砖国家的范例,也应该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范例。”巴西中国问题研究负责人罗尼·林斯认为,对于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模式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在技术上具有一致性;与此同时,每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发展规划。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林斯分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治理方面有六大支柱提供了支持,包括:国家主权、深化改革、教育及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及环境、外交政策、机构监管标准等。在林斯看来,不管是军事国防的现代化、改革深化和简政放权,还是在反腐方面取得的成绩,都对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斯·劳伦斯·库恩认为,外国媒体经常把中国领导人的治理见解理解为政治口号,这导致他们失去了了解中国发展的机会。库恩向多个外国学者和政要介绍了中国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让贫困人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人共享改革成果;全面深化改革,强调的是打破利益集团的利益;全面依法治国,例如里程碑式的司法改革有效地防止了地方部门干预司法审理,影响司法公正;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中国根治腐败的决心,对于廉政和资源的有效分配都很重要。

库恩认为,鉴于我们面临复杂多变的世界,世界应该理解中国治国理政的原则:“中国并没有说,新的世界秩序应该建立在中国治理的基础之上,但是当世界在考虑如何改变的时候,习近平主席的治理理念可以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