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 | 理论与成果

“5”:了解中国未来发展的密码

2017-08-11 15:49 今日中国

虽然我很欣赏丹·布朗(《达芬奇密码》的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但我不是他的粉丝,主要原因是我不认为简单的符号可以解释复杂的人类社会历史。但今天我还是想告诉外国读者,确实有一个打开很多中国难题的密码。这个密码可能是“5”——稍稍了解中国的人会知道中国的国旗上有5颗星,与中国官方打交道时你会知道中国的各层权力运行有“五大班子”。能深入一点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会知道《孙子兵法》指导古代将军们要“经之以五事”。更奇妙的是,至少两千多年来许许多多中国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历史发展都暗合于金木水火土这5种元素的相生相克。看到这里,你或许以为本文的作者已经深陷毕达哥拉斯式的数字迷信。好吧,让我们离开简单类比和把数字符号神秘化的古老戏法,说说与“5”相关、确实很有助于你了解中国未来路径的密码:“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那一年是2015年。你看,好多“5”。当然,这只是巧合,真正的密码不在这些巧合里,而在它所阐释的内容之中。实际上“五大发展理念”就是五个关键词,它们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跨度是2016-2020年,也就是说,这五个关键词将指导中国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当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也有指标、工作框架等等,但考虑到中国的庞大和复杂,任何整齐划一、明确到具体步骤的计划实际上不可能一刀切地执行好。所以中国的领导者历来在战略决策中强调理念,以便让各级在执行中既在总体上保持一致的方向,又能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因地制宜予以解决。

从现实而来

提出这五个关键词的背景确实非常神秘,它的名字是现实。

现实很神秘吗?是的。如果现实会自然而然呈现在人的头脑中,指导人正确行动,人基本上会像神一样无所不能。现实就在人们眼前,但把它搞清楚却非常难。只有把现实搞得清楚一点,人才好作出比较对的决定,产生比较有效的行动。所以中国共产党作决定的思路,或者用政治语汇说,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制订十三五规划前,中共中央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目的就是把现实搞得清楚一点。这个现实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

一是“新常态”。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它面临的情况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结构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现实的,或者用中国领导人的话语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是“新问题”。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面临新趋势新机遇,也面临很多新矛盾新挑战,比如有些企业过去很好,但今天面临商品滞销、成本上升等困难,这就需要“创新”。有些地方、人群发展得好,“先富起来”,有些则没有跟上,这就需要“协调”。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多年,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代价日益显现,这就需要“绿色”。中国过去发展得益于开放,也深信世界的发展需要开放,面临全球化遇挫,中国更需要大力推动“开放”。中国的发展成果日益增多,要更会协调积累与分配,而且在分配中要尽量兼顾公平,这就需要体现“共享”。所以,十三五规划才会以五大发展理念去应对这些新问题。

三是新要求。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三五时期正好是完成这个目标的收官阶段。但实际上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存在的短板还有很多。比如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因此,十三五期间中国需要努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去补齐那些短板。短板补得齐,中国建成的小康社会才当起“全面”两个字。

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基于上述现实,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回应的要求而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有比较明确的指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处于中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中国所要推动的创新不局限于企业微观层面,而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还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意味着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中国所要进行的协调包括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等等。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中国所要实现的“绿色”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也包括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所要推动的开放是顺应新时期中国与世界关系日益紧密一体的趋势,不断实现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包括努力实现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也包括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与各国人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主张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政治主张必须在经济社会场面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样才能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效果初显

“五大发展理念”已经在中国产生了真切实效。在它付诸实践的一年多的时间里:

——创新的力量正在显现。中国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新设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08%,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到56.2%。

——发展的协同叠加效应不断显现。中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新型城镇化配套改革政策更多实施。

——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中国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水平正在稳步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新设1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除少数实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领域外,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中国的贫困人口一年间减少1240万,政府财政积极投入救灾、就业、教育事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改善。

五指配合握紧发力

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对中国,也对世界发展有着巨大意义。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徘徊、振荡的历史,就会发现本质上世界经济缺少新动能,人类需要创新。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纷乱,全球治理体系运转不灵,各国各自为战,人类需要协调。主要国家进入工业化以来生产力突飞猛进,但也形成气候变化、生存环境恶化,重要资源枯竭或循环、分配不畅等症结,人类需要绿色。全球化遭遇挫折,多边经贸金融安排在一些大国带头内顾的挑战下搁置不前,人类需要开放。世上有一部分人享受着有史以来最好的生活,而另一部分人则依然生活在饥饿、疾病、恐惧、愚昧的境况中,人类需要共享。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演讲时,开篇就引用了狄更斯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而且接下来提出人类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你会发现,这几种模式与五大发展理念是内在一致的。只是中国清醒地意识到自身与世界有着不同的情况,而且中国共产党的思路历来反对照搬照抄,反对一国、一党把自己的思路强加于人。所以“五大发展理念”并没有一个逐条对照的国际政策版本。

中国与世界既相同,又不同。正如每个人都有手,每只手都有5根手指,但每个人的手都长得不一样,每根手指的形状也不同。5根手指相配合,握起来可以挥拳,伸开来可以弹琴,这恰似“五大发展理念”在中国与世界上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情景。从人类诞生起,每个人的手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劳动成果,这些劳动成果不断积累,形成了今天的人类文明,这个历史路径也在昭示着未来:“五大发展理念”可以让中国实现更大发展,也同样可以在中国与世界紧密互动中发挥作用,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有形成果的不断生成。

寇立研: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