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 本刊专稿

连云港:联通中哈贸易的海陆通道

2017-05-10 16:31 今日中国

在中国东部港口城市连云港的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基地里,到处可见码放整齐的红、白、蓝、绿各色集装箱,上面喷涂着“KTS”、“UNICO”、“中国班列”或“国际物流”等标志,橙黄色的大型吊装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集装箱旁边就是港口专门为中哈国际物流基地铺设的专业铁路线。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公司的货车运载中欧班列的货物。

这条铁路线的另一端,连接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每年与日韩及东南亚有大量粮食和铁矿等进出口贸易。而与日韩一水之隔、坐拥陇海兰新铁路优势的连云港,也就成为哈国向东最便捷、最经济的进出海口岸。

两国元首共同启动的“一带一路”首个实体平台

2014年5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上海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了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基地一期项目的正式启动。

一期项目的正式运营,标志着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的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该物流基地也因此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首个实体平台。

“那一刻,数百名手持中哈两国国旗的工人在连云港港口沸腾了。”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公司总经理刘斌回忆说。

刘斌所在的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24日,是由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和哈铁快运股份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如今,在公司的展室里摆放着十余张照片和地图,点点滴滴记录着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的成长史,也记录着刘斌和公司每一位中哈员工为之付出的努力。

“2015年5月19日,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基地运营满一年。物流基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刘斌一步步见证了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的建设,回忆起来感情颇深。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公司负责人刘斌讲述中哈物流筹备和建设的过程。

物流基地选址连云港港口庙岭作业区,毗邻陇海铁路和港口集装箱码头、散粮泊位,南侧距离集装箱码头前沿不到600米,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被称为“港口最好的地块”。

基地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6.06亿元,建设集装箱堆场22万平方米、集装箱位1763个,铁路专用线3.8公里,日均装卸能力10.2列,年最大装卸能力41万标箱,主要经营国际多式联运、拆装箱、仓储、国际货物运输等业务。

两国总理代言的新亚欧大陆桥起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第一枚棋子”为何落户连云港?这要从连云港优越的地理位置说起。

连云港市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城市,又是港口城市,东临太平洋,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向西通过新亚欧大陆桥,与中亚、西亚相联。“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战略区位,使其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陆海交汇点,也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合组织成员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最佳出海口。

2013年11月,紧随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李克强总理就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出席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在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连云港,为成员国提供物流、仓储服务。”

“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基地不仅对哈萨克斯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亚五国过境运输、仓储物流的重要平台。”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公司(KTS)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国有企业,公司原总裁、现任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马明(Mamin Askar)说。

连云港爱思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韩资企业,主要从韩国向哈萨克斯坦运输机械设备、汽车配件、电子产品等,也从哈国运输矿石、小麦和棉花等出口韩亚地区。公司总经理倪睿谦告诉记者,“选择连云港作为韩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过境货物的进出口港口,主要考虑其路程短、时间快、价格便宜、安全性高。”

2015年初,中亚班列从中哈物流基地首发,单程运行时间仅为6天,奠定了连云港海陆中转枢纽优势。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也顺利成为KTS的集装箱总代理商。

繁忙的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公司的集装箱堆场。

2015年12月13日,在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基地里,火车一声长鸣,首班中欧班列(连云港-哈萨克斯坦-欧洲)缓缓启动。刘斌笑着回忆说:“当时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就在现场。他激动地掏出手机,在列车前来了张自拍,将这一瞬间永久地定格在自己的手机里,也见证了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这趟列车全程11,000公里途经6个国家,最终到达欧洲目的地德国,运输时间仅需12天,只有海运时间的四分之一。

哈国小麦6天运抵连云港直销海外

2017年2月5日,连云港作为哈国粮食过境中国唯一离境口岸的政策正式落地。在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基地,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首批720吨小麦装满了32个集装箱,这些小麦只用了6天时间就从阿拉木图运抵连云港,并在两个小时内迅速完成换装,改换海运后运往东南亚各国。

“通过连云港港口,哈萨克斯坦出口的小麦还有其他货物可以直接转运至其他国家,这对于扩大哈萨克斯坦和中国贸易发展规模,提高两国过境运输潜力有积极影响。”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的参赞萨吾烈·努尔咖里耶娃说。

随着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基地和集装箱码头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场站和码头实现了无缝对接,进出基地的集装箱已经实现分流、放行“零待时”。在基地的信息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一个信息指挥管理平台系统,对码头船舶动态进行实时监控。新的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对运输中的集装箱进行实时查询,并与哈萨克斯坦方面有数据互换。“货物班列发出第一时间所有资料都与哈方共享,中哈双方能够随时在线查询车辆运行情况。”刘斌说。

中哈国际物流公司监控中心。

小麦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农产品,年产量达2000万吨,其中2/3用于出口。通过中国过境运输,哈萨克斯坦小麦的产地价相比同级澳麦大约每吨低45美元,同时在运输时间上有了大幅缩减,可以帮助提升哈国小麦的市场竞争力。据了解,2017年,哈萨克斯坦将会有近50万吨小麦过境连云港口岸走进东南亚市场。目前,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二期项目正在建设,预计今年6月完工投入使用,将满足哈萨克斯坦每年过境70万吨小麦的中转离境需求。

哈萨克斯坦小麦过境连云港运输业务的启动,标志着中亚经过我国至第三国的物流循环体系初步建立,也有助于增进中哈及中亚与东南亚等地区的经贸合作,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增添新的动能。

物流大通道促货物与民心共通

“下一步,将以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东门哈国境内无水港为依托,重点打造至阿拉木图和塔什干两条快速班列,逐步形成货物重来重去的对流格局,做大连云港‘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的品牌。”刘斌说,这也是有望在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宣布的重大合作项目。

另外,按照规划,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基地二期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建设粮食泊位和简仓,为哈国小麦等农产品出口提供港口装卸、仓储等配套服务;三期项目拟计划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际物流合作基地,在铁路运输、物流仓储、国际贸易、出口加工等方面实现共建共用。

“这三年的变化非常大,不光是中哈物流基地每年进出港的集装箱量、包括我们的过货量和铁路的装卸量都在不段攀升,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同时,人文的交流,资金和信息的交流,以及先进管理理念的交流。虽然彼此之间有地理位置和语言的差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业务和心灵的互通。”刘斌习惯在员工食堂跟大家一起用餐,方便彼此交流工作和沟通感情。

目前,一共有6名哈方员工长期在中哈国际物流公司连云港港口工作。中哈员工从陌生到熟悉,早已亲如一家,年轻点的哈方员工都喊刘斌“刘叔叔”或者“刘爸爸”。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娜比拉(Nabira)是个高个子的金发女孩,有四年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背景,现在是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公司的财务部副部长。她用流利的汉语说:“中方会计与哈方会计做账的方法不一样,我刚好成为连接他们的一座桥梁。”

(本刊记者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