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在行动 | 图说扶贫

遵义香菇走出深山销海外 扶贫用实招 主打生态牌

2017-03-03 14:16

  

    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和“遵义红”为品牌的生态茶,让红色圣地贵州省遵义市有了“醉美”的誉称。而今以生态香菇为代表的健康有机农产品“遵义绿”,正“菌”临天下纵横四海,不仅热销四川、重庆、北京、上海、福建、湖北等地,还远销美国、澳大利亚、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现代高效农业园大棚。胡 博摄

  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闯进国际大市场的小香菇,来自遵义北部偏远贫困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来自深山中的大扶贫产业。

  早春二月,道真县水石脚村的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翻地、播种、育苗、盖地膜……云遮雾绕下,一个个食用菌大棚内更热闹,技术人员耐心向菌农讲解香菇种植要点。

  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38岁的冯永军有种植香菇的经验,去年12月,他投入5万元,购买了1万棒香菇开始种植。

  为何这样有信心?冯永军说,目前政府有很多扶持,我们成本价购买菇棒,还享受土地和菇棚使用租金的减免,以及一棒菇一元钱的补贴。

  实践证明,冯永军买的菇棒原料配置好,技术指导好,管理培训好,让香菇出菇率较高。

  到了去年12月下旬,第一次采菇平均每棒出菇量8两左右,到今年2月18日已第三次采菇,每棒平均出菇量也有7.5两。好点的香菇收购价8元,次一点也能卖6元,几个月下来投入的成本已收回。这1万棒香菇今年还能采集两次,挣个10多万元的纯利润没有问题。

  “有政府扶持,我们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冯永军看着长势喜人的香菇说。

  与冯永军一样,菌农周世敏也给我们算起了经济账:每个菌棒一季可采干菇0.4斤左右,按照35元/斤计算,每个菌棒产值可以达到14元。在减除种植成本后,1棒纯收入6—8元;一个菌棚有650个菌棒,一季就可以收入约4000元,一年两季纯收入8000元左右。

  村里引来龙头企业

  “选择脱贫产业,也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水石脚村党总支书记向建华说,村两委请专家研究当地土质、气候等方面条件,选择既有生长优势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生态香菇。

  为避免农户单打独斗,村里引来了龙头企业,推行“公司+村两委+基地+农户+销售”的产业扶贫模式,目前村两委依托公司发展食用菌基地6000平方米,带动农户与公司签了订单合同。此外,通过基地聘请精准扶贫户务工,既可以解决增收问题,又可以培训食用菌管理技术,这些贫困户学会技术后可发展为食用菌种植户。

  “在道真县投资注册子公司后,我们统一进行基地建设、菌棒加工、劳动培训、技术指导,无论香菇市场价格如何波动,均以成本价供应菌农生产,负责保底回收,并在上玉工业园区精深加工后,统一进入市场销售。”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于国说。

  今年,公司计划出菇1000万棒以上,可以覆盖道真县30%以上精准贫困户,实现产值1.4亿元以上。

  全县全市都受益

  湖北裕国菇业是湖北省香菇行业国家级龙头重点企业、海关AA级企业,连续4年位居全国香菇企业出口榜首。如此“大佬”何以千里迢迢把产业引向遵义?

  “因为地方政府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和行动,特别是服务项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和高效。”雷于国底气满满地说,公司将紧紧依托道真地理、气候、政策等优势,力争两年内食用菌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亿元,把香菇种植规模提升到3000万棒,带动全县60%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在脱贫攻坚中着力解决‘干什么、如何干、怎么变’的问题。”道真县委书记刘东明说。截至目前,道真县共发展商品蔬菜15万亩、年产值6.5亿元,食用菌800万棒,年产值1.1亿元,确保了无产业基础的每个贫困人口种植商品蔬菜1亩或食用菌1000棒以上,实现了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2015年、2016年分别直接带动5000、8000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香菇产业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同步小康看到了新希望。”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在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调研时表示,围绕市场调结构、企业建基地、基地上项目,真正让绿色产品助推脱贫攻坚。2016年,遵义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75个,带动就业15.5万人。